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市33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Ⅰ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将答案全部写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特征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的静谧恬然是“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使然。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那些特征呢?
意象具有较强的情感性特点。

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诗歌中的意象或多或少,或淡或浓地侵染着诗人的情思。

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倾向。

古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因经过文人的多次使用而具有相对固定的思想情感。

它们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适应中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

例如中国诗词中的“月亮”就是一个含有哀思、别情(思乡)的象征意象:“长安一片月”“床前明月光”(李白),“月是故乡明”“永夜月同孤”(杜甫)。

又比如,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杜鹃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

第二,意象蕴含着诗人特定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是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

某时某刻某天或许都有不同的情感交杂,要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诗人并不是直接抒发而是往往借助选择最能触动这些心情的意象来体现。

这些意象是蕴含着诗人特定情感的。

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诗人选择意象也考虑到意象本身的“形、声、色、态”等方面。

通常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在其他方面也如此。

再有一点就是,成熟的诗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忧国伤民,杜牧的清丽雅致,李商隐的残冷隐涩等,无不折射着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宏观的人生内在情绪。

意象往往体现出含蓄性的特点。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具有含蓄、暗示的特质。

正因为此,借景(物)抒情,融情于景(物),情景交融等等“婉曲”的抒情方式和比喻、拟人、象征、
对比等修辞技巧的运用成了大家一致的艺术追求。

例如,有的以物喻人,如屈原的诗歌常用香草美人比美好的事物或君子;用恶禽臭物比喻小人。

有的以物寄情思,如“月亮”是“思乡”的同义语,“折柳”代表离别,留恋之意。

有的借景抒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也有的意象是作者思想的流露和愿望的表达。

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舟楫”非指船,而是指作者想入官场,施展才华的引荐之人。

意象的表达具有虚实性的特点。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

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

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的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

“境生于象外”,虚象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

分清虚实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意象的内涵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诗人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

同样是美酒,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李白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如是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同是李白“酒”在他笔下又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种时乐、时悲,时愁、时喜,时离、时合都是通过“酒”这一意象来表达的。

“酒”这一文化现象在古典诗歌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解读诗词意象要根据诗词的内容做具体分析,才能更准确地透视作者融铸于诗词的思想情感。

1、苏武牧羊时,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后世诗词中的鸿雁意象成为表示音信意思进而表现思念的情感,这利用的是()
A、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倾向。

B、意象蕴含着诗人特定的情感。

C、意象往往体现出含蓄性。

D、意象的表达具有虚实性。

2、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中“浮云”附着了漂泊之慨,而他的另一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中“浮云”则粘着了奸臣之意。

由此可以看出()
A、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倾向。

B、意象往往体现出含蓄性。

C、意象的表达具有虚实性。

D、意象的内涵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3、根据原文的意思,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就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B、“春花”“秋月”从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倾向看应该属于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的暖色,但由于意象蕴含着诗人特定的情感,因此也就有了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表现伤感情调的抒情诗句。

C、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因此,鹧鸪也就成了古诗中离别的意象,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只今惟有鹧鸪飞。


D、意象的表达具有虚实性的特点,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类的游仙诗,都是借虚写实,通过梦境来写现实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7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

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献所俘旧港酋长。

帝大悦,爵赏有差。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

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

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九年六月献俘于朝。

帝赦不诛,释归国。

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

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

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

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

十七年七月还。

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

比还,而成祖已晏驾。

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

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

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之。

踪迹:逃亡的地方
B、和觇.贼大众既出觇:窥视
C、诸邦益震詟.詟:恐惧、害怕。

D、赉.诸将士有差赉:赏赐。

5、下列都表现“郑和下西洋”所做的事情的一项是()
①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
②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③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④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
⑤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6、下面对原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在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在燕王府侍奉他,跟随燕王起兵夺权有功。

多次赏赐给他许多太监。

B、明成祖怀疑明惠帝(朱允炆)逃亡到海外,打算追寻他,而且想向外国炫耀大明朝的武力,显示中国的富强
C、明仁宗派郑和的部下守备南京。

南京设置守备,就是从郑和开始的。

D、郑和共侍奉了三代皇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2)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及诗后鉴赏,完成8——9题
黄鹤楼闻笛(1)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

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被贬后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2)王琦注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8、填空(4分)
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之感和去国之情。

首句作者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暗示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9、鉴赏全诗最后一句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①_____________。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_____②_______,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_____③_______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5分)
《莫言评传》前言(节选)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中,莫言的写作像推土机一样强劲有力,他翻耕过的田野,散发出高粱酒的香气、青草的香气和饽饽的香气。

出生在平均海拔不超过二十米的胶河平原边上的莫言,举手投足的姿势如同凌泰山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的伟人。

他自己筚路蓝缕开创的高密东北乡王国,国土既微小如一张八分钱的邮票,又广阔无边如西伯利亚大平原。

在地理学的意义上,高密东北乡是胶河平原上的一个小镇,面积小,影响低;在文学的世界里,高密东北乡却是一个伟大的王国,拥有浩瀚的疆土,丰沛的河流,肥沃的田野和无以计数的人口。

在这个文学王国里,莫言需要什么就有什么: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坦克、大炮,乃至妖魔鬼怪——他在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和《生死疲劳》里,继续为这个神奇的王国添加各种增值资产:长篇小说《檀香刑》里清末义和团的历史背景和残酷的刑罚场面,把高密东北乡的版图推进到历史的纵深处。

把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里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故事背景,再次向前延伸。

如果有需要,莫言就会继续编撰高密东北乡的悠久历史,甚至可以从三皇五帝开始、从夏商周开始,从春秋战国,从秦汉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开始。

历史在高密东北乡这个王国里,是任由其国王莫言——是的,这位主席已经祷告过天地,荣升为国王了,他甚至可以随随便便地摇身一变,当上伟大的独裁者:皇帝——随意打扮的,他可以把整个高密东北乡的历史,改写为莫氏家族的千秋万代史,莫言是莫始皇,依此类推,上下从容。

莫言是一名天才而勤恳的建筑师,他在自己亲自设计蓝图并亲手建造的高密东北乡王国里,日夜不停、废寝忘食地大干特干,巧干苦干乃至蛮干狠干,从高楼大厦、辉煌华屋到泥棚茅舍、青砖瓦房,从天河寰宇到犄角旮旯,莫言胸怀世界,眼观脚底,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不管沃土巨野还是瘠泥碱地,都躬耕不止。

从娘胎里落到尘土上,嗷嗷成长,莫言的身份是不折不扣的农民。

他在土里生,在土里长,他对土地的爱恋和憎恨同样强烈。

他对自己家乡充满了逃离的渴望,真正离开这片土地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割断对家乡的依恋。

在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中,莫言被逃离和回归这两种力量所深切羁绊,他一度试图抹杀这种故土的羁绊,写那些跟自己生命毫无关系的东西。

他按照文学写作教程的要求和范式去写,按照传统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模板去仿造,辛辛苦苦、日夜奔忙,编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大全的光辉形象。

在这种离开真实生活很遥远的地方,他的语言苍白无力,空泛呆板,好像一个笨拙的弓箭手,对着空中翩然飞过的大雁,垂涎欲滴,却因为无法瞄准而只能干跺脚,白瞪眼。

在一次又一次高亢而空洞的表达之后,莫言试探着逆向摸索。

他沿着自己出走的道路,一直向后,像他在长篇小说《檀香刑》里大言不惭地表白的那样,大踏步地后撤——而不是溃退——撤回到自己的家乡,直抵内心深处。

他寻找到了汹涌澎湃的创作之泉。

对于作家而言,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王国是有福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文学王国是巴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文学王国是约克纳帕塔法镇,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文学王国是乌克兰的顿河,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文学王国是马孔多镇,人们常常用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跟他们进行比较和研究——莫言提出作家的“血地”概念,确实一针见血。

流淌着血液的躯体,才是有灵魂的。

奔涌着河流的土地,才是生机勃勃的土地。

在莫言的小说里,胶河、墨水河等河流川流不息,形成了最为丰沛的想象沃土。

这片土地上,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有各种各样面目清晰的芸芸众生。

情感深挚的土地,才能催生雨量丰沛的想象力。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莫言的身份是不折不扣的农民,因为他出生在山东胶河平原的农村里,始终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家乡。

B、作者称莫言为莫始皇,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莫言改写了莫氏家族的千秋万代史。

C、作者称莫言是一名天才而勤恳的建筑师,是因为莫言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伟大的高密东北乡王国世界。

D、莫言曾经想尝试写高密东北乡之外的内容,然而他失败了。

F、每个作家都应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王国,这就是生活的家乡的土地。

(2)、如何理解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胶河平原上的一个小镇却如“广阔无边如西伯利亚大平原”?
(3)、文章中“莫言被逃离和回归这两种力量所深切羁绊”一句中
逃离是指:
回归是指:
(4)、“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王国是有福的”请你联系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作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第Ⅱ卷
四、语言应用
1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亮剑》,把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融为一体,是近年来数见不鲜
....的精品。

B、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
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

C、上课时,全体学生向老师问好,看似小事,其实礼轻仁义重
.....,涉及道德问题。

D、现在婚礼上使用的礼炮,声音大,简直可以说得上是响遏行云
....,振聋发聩。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B、“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C、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D、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1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这几句白话,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

我的体会,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_________________;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思辨机趣,融情入理②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
③自然天籁,朴拙浑成④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

(8分)唐代诗人是一群深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答:
15、在民间保钓活动中,一位东北籍网友出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前世不忘,东三省是我家。

”请你为他对出下联来。

(4分)
16、作文(60分)
诗歌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杰作,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写照,请以《诗意人生》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应用中的单项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双选5分)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2)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
8、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
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2)
(3)
(4)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4、
15
试题答案
1、A
2、D
3、C
4、A
5、C
6、A 11、B 12、C 13、B 双选:CD
翻译:
1、郑和打败了他们,生擒了陈祖义,献给朝廷,在京城的集市处死了
2、皇帝认为登基时间很长了,而离中国远的外国依然没有来朝拜进贡
诗歌
8、迁谪(贬谪)用典
9、使用双关,《梅花落》既是指乐曲的名字,同时也是幻化景物描写之意,(2分)《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

(4分)(或者答: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分)
现代文阅读
1、CD
2、在文学的世界里,高密东北乡是一个伟大的王国,(2)莫言需要什么就有什么,(2)他把高密东北乡的版图推进到历史的纵深处(2)
3、逃离:写那些跟自己生命毫无关系的东西。

他按照文学写作教程的要求和范式去写,按
照传统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模板去仿造,
回归:莫言的创作内容重新自己的家乡,写家乡的生活以及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4、例如鲁迅的文学王国是鲁镇,
例如沈从文的文学桃花源是湘西。

(3分)
这些地方是作家从小生长的地方,正是作家对这个地方的情感深挚,才是这些地方成为作家丰富的创作源泉。

并且激发了作家无限的创作激情。

(3分)例如鲁迅笔下的《祝福》《孔乙己》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都取材于作家最熟悉,最富有情感的家乡。

(2分)
14.无论是服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提示:“慷慨歌吟”对“深长呼唤”,“郁郁哀歌”对“娓娓诉说”;由盛唐到晚唐,由民生到个人。

答题时应考虑这两个因素。

)(4分)
15、后世之师,钓鱼岛属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