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课时分层作业9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美美与共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九)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美美与共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66】
①土地退化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并会给人类生存和能源供给造成威胁,可面对近年来日
益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人们不以为然
....。

②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实施与东盟经
济共同体建设有机结合可相得益彰
....,中国—东盟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③利用跨境电商渠道消除药品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现象的举措大快人心
....,这一举措让群众急需药品的价格明显降低。

④在雄安新区的整体规划下,一栋栋美轮美奂
....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雄安成为继深圳和浦东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⑤中兴事件虽然显示我们当前在IC领域的落后现实,但以此来否定中国当下在科技领
域已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妄自菲薄
....。

⑥为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中山菊城小学把“儿童诗教”引进课堂,引领小学
生对诗词评头品足
....,开创省内“儿童诗教”课堂教学之先河。

A.①③⑥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④⑥
A[①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应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②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各自的好处,此处使用正确。

③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不妥。

④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使用正确。

⑤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此处使用正确。

⑥评头品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此处不妥。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67】A.夏天要防备蚊子的叮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尽量穿浅色的衣服;勤洗澡,消除人体散发出的汗味;在衣领、袖口等处喷洒花露水。

B.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C.高中语文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

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组成。

D.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A[B项,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风格”;C项,“分……四个部分组成”句式杂糅;D 项,成分赘余,删除“超过”或“多”。

]
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导学号:51362068】A.我每次寄呈论文、提出问题求教时,张老师赐复均极认真、诚恳,决无半点应付、搪塞。

有时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写满一两张纸。

B.朱家骅在7月13日再度发函冯志,“同济将建设文法学院,拟请你主持德文学系,不知你意下如何”,并祝“贵恙当必康复”。

C.程先生事业心极强,我们不便打扰,只是晚饭后偶尔到他家短暂拜望。

D.张小兰4月7日回信说:李编辑,您好!如您有暇,我于今天下午或晚上惠临您处一叙,商量一些问题。

未知您意下如何?
D[A项,赐复,敬称人回信的客套话,运用得体。

B项,贵恙,敬辞,对对方病的敬称。

运用得体。

C项,拜望,敬辞,指探望。

运用得体。

D项,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谦敬失当。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日、韩三国专家在韩国举办研讨会,决定共同为筷子申遗,此举引发网民热议。

乍一听,把使用广泛的筷子,____①____,的确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应该说,筷子本身并不稀罕,更算不上遗产,____②____,却很有遗产价值。

古老的东方文化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____③____,筷子就是很好的介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的前面总说了“筷子申遗”的事,后面写的是人们的疑惑,因此①的内容应填“同‘世界遗产’联系起来”(或“作为申遗的对象”)之类的意思。

②处结合后面“很有遗产价值”“古老东方文化”,应填写筷子承载的文化方面的句子。

③处结合前后两个分句的表述,可以写“文化需要承载(或介质)”的句子。

【答案】①同“世界遗产”联系起来(或“作为申遗的对象”)②但附着在筷子上的(筷子)文化③需要许多物质上的承载(或“需要有好的介质”)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导学号:51362069】在当今国际关系中,要高度警惕文化霸权。

作为国家生存发展的主体性精神,民族精神必定是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民族性格、品格、道德和风尚。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密切相关,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集体记忆”;是民族生活中最具权威的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变“虚
弱”,国家就没有了任何希望。

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必然是一个消亡的民族。

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会被打垮。

①本民族全体成员并不一定都具有这种民族精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段议论性的文字主要强调人文精神和民族传统的重要作用。

梳理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推断不合理的地方,仔细分析其错误所在,然后参照例①的方式仿写即可。

【答案】②传统文化变“虚弱”并不一定导致国家就没有任何希望③一个民族抛弃传统文化不一定就会消亡
6.把下列几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给“全球化”下一个定义。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

“全球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

它不是一种口号、一种主张或者一种信仰。

它指的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球化”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的一种社会文化过程。

7.下面是关于中德文化对比的两幅图,请仔细观察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中德文化的不同特点,要求结合两幅画进行判断。

(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人忽视自我(自我意识薄弱),倾向集体生活;德国人重视自我(凸显自我
/表现自我),喜欢独立生活(个体生存/独处)。

8.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
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观察此图,明确各层级间的关系。

根据箭头指向,按
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接着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结束后,需要再进一步修订。

只要依照顺序表述清楚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
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
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
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

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

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
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


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

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

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
学的源头不一样。

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

《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

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

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

《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

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
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

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

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

“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

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
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善的统一,西方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知价值。

表现在戏剧中,西方悲剧往往一悲到底,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

B.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D.西方文化强调“二元对立”,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得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D[D项,“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于文无据。

]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便提出中西美学的显著不同:中国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B.第二段作者论证了中国美学强调抒情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差异,接着又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学的源头不同。

C.第三段作者更进一层,论证了中西美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显著差异。

D.文章层次非常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将原本抽象的美学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D项,文中没有大量的引用论证。

]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不是安排大多数主要人物都死亡的结局,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B.《诗经》《楚辞》虽然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

C.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和写实,《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是相同的,但是迥异于我们的抒情文学。

D.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B[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项,扩大范围。

认识价值打折扣,与伦理价值无关。

C项,无中生有。

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但同为叙事文学,表现形式也未必都相同。

D项,因果关系不当。

中西方文化难分优劣,其原因不是西方人“已经认识……希望从中吸收精华”,而是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