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习武心得范文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习武心得范文五篇
习武之人要谦虚谨慎,不要心存门户之见,不要老子天下第一,要注意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惟有如此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习武心得,供大家参考。
习武心得1
曾和一位练了二十多年太极的朋友试招,他是正式拜过名师的内弟子,在听劲上造诣颇深,年轻时还练过外家拳,也练过硬功。
当然我们的交手是按太极推手的方式来,搭手后我想用柔道的小内刈把他放倒,但刚使力就被他在我肩上一搭,然后我莫名其妙就翻在地上了;第二次我小心了点,晓得他会听劲,手上不使劲,脚下依然用小内刈,眼看快得手,但仍然被他搭在肩上一翻,顺着我的发力方向把我放出,我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就到两三米外了,真有点神奇。
我到现在还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后来我们关系很好了,我还曾用大外刈偷袭过他一回,结果也被他防住了。
太没面子了。
但是他应付游斗不行,马步站得忒稳,可跟不上西洋拳远近滑步的节奏,只能守不能攻。
我琢磨了下,太极源于长拳,长拳有说源于马上功夫,所以大部分国术都讲就站马步,下盘稳健,不动如山,这明显是站在马蹬上才用得着的基本功,衍生到拳法里,就是下盘功夫。
用来对付摔跤、柔道一类的站立摔法,是有点效,但是对付西洋拳这类靠步伐移动腾挪的格斗技,就显不足。
再一个中国传统擂台是四面空的高台,自己不动如山,把对手放出去掉下台子就赢了。
而西洋武技,如拳击、泰拳、K-1有绳圈,MMA比赛如UFC有八角笼,把人放出去没有实质性的伤害。
基本等于没用。
另外就BJJ而言,倒地根本不算个事,倒在地上意味着战斗才刚开始。
就我的感觉,拳击和柔术是两个极端,拳击的拳就直勾摆,步伐就前后左右滑步,防守就招架闪避搂抱,就这么点技术,几个月就能
学会,但几年都练不好,对体能、身体反应速度的要求太高;
而柔术,就是缠斗,不需要太快的反应速度,招术极多,整个技术体系庞大复杂,练个一年两年才完成蓝带的教学。
所以柔术里不存在练熟一招打遍天下的情况,就像围棋一样,得整个体系的技战术练熟了才能成为高手。
至于国术,我已经无语了,只能赋诗一首:
少林都在烧香骗大钱,武僧只会金枪顶喉碎大石,方丈就爱念经给失足开光,护寺还得靠保安。
高人全在深山老林里,脸皮烂了也不会出山,抛头露面的必不是真高手,国术不打擂台只杀人,可怜从不杀人何能知道能杀人?掏裆挖眼是真相?
编造超人李小龙,自尊全靠美国人。
还有黑市弗兰克陈,遮羞仅靠意来淫。
当然还有比我们的国术更差的,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跆拳道,我有些同门和跆拳道黑带都交过手,打完后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
问他为什么,他说打跆拳道是极没面子的事,要是传出去让同好们晓得了,是件抬不起头的事情。
习武心得2
打太极拳除了注意身体姿势正确外,还必须注意运动方法,才能真正练好,打好太极拳。
本学期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地认识到这点,现将课堂上所学的与自己领悟的记下来,作为自己习武的心得。
(一)“心静体松”。
自大一参加武协起,师兄师姐就一再提起这点,在“百人太极”练习中,张老师也反复强调,但当时由于练习较少,一直不能体会,虽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却全绷得紧紧的,或是身体疲塌松散,而且打拳时也不能做到心静,如今才意识到:“心静”是指内心安静,心无杂念,把精神都中在运动上,用意念引导动作,做到“意到身随”,而“体松”则不是岙体疲塌松散,而是指精神与躯体都放松,身体处于一种舒松自然的状态。
在练习中还必须要注意“舒展”与“开展”的区别,尽量做到“舒展”,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周身舒适的状态。
(二)连贯圆滑。
“连贯”指各动作间自然衔接,无明显停顿,使整套动作节节贯通,连绵无断,即所谓势断意连。
而反观过反,自己是追求动作,各动作间间断极为明显,有时练得快时,干脆就停下来等别人打。
造成“势断”这是极为不可取的。
再看“圆滑”,它指的是动作变化自然,表现为手保持自然弯曲,多保持空间的圆形,弧形等不同的曲线运动,具体表现在太极推手与各动作之间。
这也许是太极拳与别种拳法的差异之一吧!
(三)松肩松腰。
其实这一点应该归入第一点的“体松”中的,不过因为自己老是做不到这一点,而且初学者也不易做到,故而特别指出。
在打太极拳中,只有做到软户松腰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体松”,在松腰时,还要注意身要正,尽可做到直腰,且尾骨也要下坐,这样才能达到“中正安舒”。
(四)上下相随。
以身带手,太极拳是一种协调性运动,要求上下相随,即各动作由脚而腿而腰一气完成,特别是在转身时,更应以腰为轴,利用腰力及脚蹬力自然地把手带到正确的位置。
在此期间,还要注意手,脚动作与眼的变化相配合,这样才能做到上下相随,以身带手。
以上的几点是我习武后的几点,提出看法,并且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今后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定更加努力,争取真正练好,打好太极拳。
习武心得3
学员疑问:我十分喜爱少林功夫,现在正在学习少林拳,教练教过的招式动作我都记得很牢,也练了很多遍,基本上能做到闭上眼也知道下一步怎么出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打出来的少林拳总是和别人不太一样,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打出来的拳变了味,没有少林拳应有的那个气势,请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才能克服这个问题?
嵩山少林寺武校教练:我们在学习各种拳术和器械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形似,还是力求神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所学武术不同项目的风格特点,才不致使所学的东西“串了味儿”。
比如长拳,要知道在风格特点上,它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
明显,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的拳术。
而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与长拳截然不同,独特地表现出柔和、缓慢、沉着、轻灵、且动作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起来前后贯串,绵绵不断,恰似行云流淌。
不难看出长拳和太极拳在风格特点上的显著差异。
另外,在器械方面,由于结构不同,运用方法和演练风格也不同。
比如刀术,表现其器械结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骠悍,有“刀如猛虎”之称。
而剑术,由于剑的两刃结构所限,技法上则不能采用类似缠头裹脑这样的动作,演练起来的风格特点,突出潇洒飘逸、轻快矫捷、富于韵律感,有“剑似飞凤”的美称。
再说枪吧,其风格特点有“枪如游龙”的形象比喻。
棍,有“棍似疯魔”之说。
总之,无论学习什么拳种或器械,都要分清它们的风格特点,并准确掌握,经过反复长期练习,最后才能做到神形具佳,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期间需要经验丰富的教练随时进行指导,纠正。
建议想学武术的同学一定要找一个好的教练。
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是少林寺旗下直属学校,由少林弟子亲自传授正宗的少林功夫,让每位学员都能亲自体验并感受到正宗的少林禅武术文化。
习武心得4
自去年习武至今已有一年余,在这一年中,我从武术中领悟了许多东西也发现了更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松静自然是我在习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我认为是习武的根本只有松静自然才能灵活,才能安稳,保持气血在体内顺畅无阻,从而保证皮肤量在体内聚集而不散发出去。
但是松静自然不能过,所谓过犹不及,松必须有神、静也必须有神,自然也要有控制,必须恰到好处,动作不能强求,有许多动作必须要基本功为基础,基本功未到,强求动作会误入歧途。
基本功,尤其是站桩在武术中占有绝对的地位,武术是基本功的武术,离开基本功,一切武功都是空的。
经过长时间的站桩,身体的内部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似乎关节的方向或者说一种难以说明的东西存在于关节与骨骼,使得整个的身体
在整体结构和行动方式上与未经过站桩训练似不同。
习武的疲劳与田径的疲劳不同,习武的疲劳可以很快得恢复,但是田径的疲劳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而且习武的疲劳所增长的是骨骼的少量,田径训练增长得是肌肉的办量,就持久而言,骨骼的力量要强得多。
习武可以使人暂时从嘈杂的环境中解脱,放松心灵使消耗掉的能量得到补充。
在太极拳中,立身中正是整个太极拳的精要所在,在打拳的融个上过程中,都要保持身心的放松,身体的重量都要放到大地上,但这需要稳固的下盘功夫,究其根据还要从站桩上练起。
太极拳的许多原则在生活中也有踪迹可循,包含着许多深层次的道理做事,他人都要遵循的道理。
太极拳不仅是一门拳术,而且是一门哲学,需要不断地发掘总结。
总之,这一年余的习武使我受益非浅,我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环境继续练习通过习武明白更多的道理。
习武心得5
我自幼爱好武术,小学经选拔参加过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的校少年武术队。
自己也勤奋锻炼,抱着一种兴趣爱好“玩”的观点,想熟悉各种拳种,有过不成系统的习练:如少林拳械、螳螂拳、太极拳、华佗五禽戏、气功的一些桩功盘坐等功法。
组织过社区少年武术队,组织小伙伴一起出操锻炼,丰富了大家的暑期生活,活跃了体育运动,锻炼了身体,规范了学生的自制管理,在社区有一定影响。
是武术将孩子们联系组织在了一起。
通过锻炼,也使大家身体健康,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和耐力都大幅度增强,体育学科成绩提高很快,获得校运动会多项成绩,并担任了体育委员。
初步体会到武术的魅力、凝聚力和非凡的作用。
初中毕业,父亲把我引见到南拳名师方芦芳处,希望我能进一步训练武术。
第一课没有练功,而是讲武德,练武要讲武德,这是最基本的。
武术的震憾力不在于以暴制暴,而在于以德服人。
说说容易做到难,需要平日刻苦锻炼,持之以恒,以身体的威慑力、自身的意志
力和毅力来达到“非战而屈人之兵”,这是要靠实力的,不是靠外表来哄人的。
随着数年锻炼,初显成效,身体也强健了,意志和毅力也得到了磨练。
并且有了一些副产品:如代表大学系里参加全校演出,让更多的大学生领略武术这一国粹。
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了一种活泼健康充实的生活。
对于自身青春期的成长和性格的培养都是很好的经历。
随着年龄渐长,我产生了一些模糊的想法和担心:过去一起习练传统武术的人们现在早已不练了,一些传统武术套路和绝技已经失传,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忙于搞经济,而忽视了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在今天这个时代式微了。
为了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武术,我应当尽一分心力,做一些工作。
我的工作尚属轻松,使我有了这方面努力的可能。
于是,我利用工作之余,搜集整理一些传统武术的资料、访问拳师(如师从岳家拳名师叶子奎习练岳家拳械),不想让这些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在公园内见一老者打一路棍花,就攀谈起来并准备拜师习练。
老者以现在年轻人应当赚钱不该学这些为由拒绝了,说明一些不利武术推广弘扬的思想还是占相当市场的。
我练武,决非处于经济利益和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传承继承中华武术这一国粹。
通过我们的资料整理和一些工作,成功地使岳家拳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