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
周刊
教材教法|教法研究
摘 要:学生的深度学习促使教师走向深度教学,从把握教学理念,优化深度教学目标,整合深度教学内容,重视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开展深度教学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实践与探究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给深度学习下了一个定义: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因此,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不同于学生的自学。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浅层学习的问题,我们可遵循深度教学的教学理念,着重从准确把握深度教学的理念、优化深度教学目标、整合深度教学内容和注重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入手,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尝试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一、把握深度教学的教学理念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最先提出“深度教学”这个概念,他认为深度教学不是指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而是以知识观和学习观的重建为基础,追求实现知识的内在发展价值,强调反思性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它的内涵,防止走进深度教学的误区。
第一,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深度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智力水平,因材施教。
第二,深度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与难度,用满当的“干货”占据课堂时间、填充学生的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无异于传统“填鸭式”的教育。
第三,深度教学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课堂组织、审美情趣、终身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文本阅读要求有一定的深度而不能停留在浅层教学。
小学语文深度教学是教师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知识符号,引领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内涵,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获得情感体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二、优化深度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它的优劣影响着教学活动效果的好坏。
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本学情及阅读文本体裁的不同,精心设计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受考试成绩的影响,教师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花在字词句篇章的讲解上,目的是让学生能快速掌握考试要点,考出高分。
学生的高阶思维、审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没能充分得到训练,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浅层学习。
比起传统的阅读教学,深度教学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精心设计。
在部编版教材中,如六上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和《灯光》两篇课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着重考虑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会停留在片面和浅显的层面上,无法感受革命传统精神,更别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
深度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目标设计上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侧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知识、体验知识,还敢于提出质疑与反思。
三、整合深度教学的教学内容
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知识拓展到生活经验,层层深入吃透教材。
从多个角度出发围绕
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横向和纵向梳理,学会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阅读宽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关联思维,促进阅读教学的课堂走向深度。
第一,拓宽教学内容的宽度。
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收录了老舍的两篇作品《猫》和《母鸡》。
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构建。
针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指向,先引导学生从内容方面进行对比,再从文章结构、文章的语言特点入手,拓展阅读老舍其他作品,感受作家对动物的感情,进一步了解、鉴赏老舍作品的艺术特点。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习作时尝试模仿优秀作家的创作手法来抒发情感,提高习作能力以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二,延伸教学内容的深度。
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阅读文本的“浅层学习”——文字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触发学生打通学科间的知识关联,探寻作品蕴含的文学审美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抽丝剥茧。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构整合零碎知识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的系统完整。
四、注重深度教学的多元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是深度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去衡量不同的学生。
比如有的学生擅长口语表达,有的擅长书面写作,评价应当各有侧重。
期末以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
然而,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必须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深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否对权威敢于提出挑战,具备批判能力;是否具备审美鉴赏的能力,提高素质与修养。
这样的教学评价关注到了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生出持续深度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深度教学的效率。
此外,面对班级后进生,教师在学习、生活上应以正面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帮助后进生、学困生树立信心。
3月5日在抖音的一则视频火了,视频中,吉林市永吉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为班里李XX 同学颁发“最具期待小明星”尽管李XX 同学在上学期整体表现平平。
小男孩激动得泪流满面后说:“我能变得更好。
”那种被信任的感觉此时在他心里发了芽,老师的一次鼓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这就是鼓励的力量。
深度教学这种新的课堂形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成熟。
笔者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并反思调整,指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尝试转变,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身处课堂一线应当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创新,努力为学生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与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郭元祥. 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3):1-11.
[3]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4]王强善.深度学习观照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9(10):11-13.
[5]余玲艳,代建军.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92-96.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西洪塘小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张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