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王室衰微,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
原因: 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 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口号: “尊王攘夷” 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影响:
三、诸侯争霸
齐 桓 公
楚
晋
庄
文
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
越齐 王勾桓公 践 吴 王 阖 闾
春秋首霸—齐桓公
齐 桓 公
卧薪尝胆
越齐 王勾桓公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 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
践
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
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
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
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
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
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 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什么意义?
铁制农具和牛耕 技术的使用
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 的变化。
a、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
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b、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
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王 室 衰 微,诸 侯 争 霸
(春秋时期最典型 的时代特征)
已得到使用与推广。
❖ (2)铁农具
❖ (3)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 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 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 13(1)东周时期
❖ (2)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齐桓公、晋文 公、楚庄王
❖ (3)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军队;以 “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使齐国强大,齐桓公成为 春秋第一霸主。
名称 西周
土地
兵力
财力、 人口
天子与诸侯 关系
直辖方圆 直辖14万人 人口众多, 天子在政治上有
千里
以上
资源丰富 最高地位
直辖方圆 直辖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 天子成为傀儡,
东 周 百里
几,财力减 依靠强大的诸侯
少
东周王室实力与西周相比有什么变化?
二、王室衰微
原因: 分封制逐步瓦解 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 侯不再听从王命。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 贡。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摘自《三字经》 春秋公:元因前孔7子70编年写,的周记平载王这把段都历城史向的东史迁书到 洛邑(《今春河秋南》洛而阳得)名,。历史上称为东周。
战前国7:70由年于~各前诸47侯6年国以前兼4并75或年自~保前为22目1年标, 连春年交秋战而得名。 战 国
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
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影响
问题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孔子曾说“春秋无义战”。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史料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春秋初年 补充 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只有10多个诸侯国了。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 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宪问》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思考:
——孔子
(1)管仲是如何“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必革军制,组 建强大的军队。
(2)从齐桓公称霸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一个国家要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抓 住机遇,实行改革,实现富强;改革是 强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识和人才是强盛 的必要条件。
❖ (4)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了民族融合。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东周
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 思考: 春秋时期以前,人们使用什么生产工具?
旧
新
石
石
器
器
骨 器
春秋时期铁犁头
牛耕示意图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普遍使用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普遍使用。)
➢ 与春秋之前比较,它们有什么进步?
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 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发展。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结果: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情况?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
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
时代特点: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割据
三、诸侯争霸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春 秋 时 期 的 经 济 发
展
铁器出现
生 产 力 提 高
牛耕使用
王 分室 封衰 制微 逐、 步诸 瓦侯 解争
霸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等
给社会带来种种 灾难 影 有利于局部地 响 区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动荡的春秋时期
❖ 生产力飞跃进步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 社会制度大变革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 政治局面大动荡 (诸侯争霸)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P19材料题
❖ 12(1)说明春秋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牛的习性,牛耕技术
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势力,通过战 争和会盟等手段吞并或奴役一些弱小的国家和部落,扩展 领土,掠夺财富,并强迫其他诸侯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春秋五霸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讲授新课
二 王室衰微
观察和思考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对比,思考
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
原因: 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 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口号: “尊王攘夷” 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影响:
三、诸侯争霸
齐 桓 公
楚
晋
庄
文
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
越齐 王勾桓公 践 吴 王 阖 闾
春秋首霸—齐桓公
齐 桓 公
卧薪尝胆
越齐 王勾桓公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 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
践
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
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
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
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
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
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 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什么意义?
铁制农具和牛耕 技术的使用
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 的变化。
a、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
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b、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
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王 室 衰 微,诸 侯 争 霸
(春秋时期最典型 的时代特征)
已得到使用与推广。
❖ (2)铁农具
❖ (3)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 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 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 13(1)东周时期
❖ (2)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齐桓公、晋文 公、楚庄王
❖ (3)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军队;以 “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使齐国强大,齐桓公成为 春秋第一霸主。
名称 西周
土地
兵力
财力、 人口
天子与诸侯 关系
直辖方圆 直辖14万人 人口众多, 天子在政治上有
千里
以上
资源丰富 最高地位
直辖方圆 直辖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 天子成为傀儡,
东 周 百里
几,财力减 依靠强大的诸侯
少
东周王室实力与西周相比有什么变化?
二、王室衰微
原因: 分封制逐步瓦解 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 侯不再听从王命。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 贡。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摘自《三字经》 春秋公:元因前孔7子70编年写,的周记平载王这把段都历城史向的东史迁书到 洛邑(《今春河秋南》洛而阳得)名,。历史上称为东周。
战前国7:70由年于~各前诸47侯6年国以前兼4并75或年自~保前为22目1年标, 连春年交秋战而得名。 战 国
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
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影响
问题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孔子曾说“春秋无义战”。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史料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春秋初年 补充 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只有10多个诸侯国了。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 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宪问》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思考:
——孔子
(1)管仲是如何“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必革军制,组 建强大的军队。
(2)从齐桓公称霸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一个国家要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抓 住机遇,实行改革,实现富强;改革是 强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识和人才是强盛 的必要条件。
❖ (4)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了民族融合。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东周
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 思考: 春秋时期以前,人们使用什么生产工具?
旧
新
石
石
器
器
骨 器
春秋时期铁犁头
牛耕示意图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普遍使用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普遍使用。)
➢ 与春秋之前比较,它们有什么进步?
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 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发展。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结果: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情况?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
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
时代特点: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割据
三、诸侯争霸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春 秋 时 期 的 经 济 发
展
铁器出现
生 产 力 提 高
牛耕使用
王 分室 封衰 制微 逐、 步诸 瓦侯 解争
霸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等
给社会带来种种 灾难 影 有利于局部地 响 区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动荡的春秋时期
❖ 生产力飞跃进步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 社会制度大变革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 政治局面大动荡 (诸侯争霸)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动荡的春秋时期》人教部编版教学 课件1
P19材料题
❖ 12(1)说明春秋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牛的习性,牛耕技术
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势力,通过战 争和会盟等手段吞并或奴役一些弱小的国家和部落,扩展 领土,掠夺财富,并强迫其他诸侯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春秋五霸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讲授新课
二 王室衰微
观察和思考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对比,思考
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