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为了解决当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为有学前教
育需求的社会大众提供保质低价就近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以实现教育公平。

但目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分析当前普惠性民
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并从社会、政府和幼儿园三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010年“国十条”首次提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概念,是指“面向大众,收费较
低的民办幼儿园”,本文同时结合《四川省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界定,认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面向大众,以非
营利为目的,享受公共财政资助,办园行为规范、保教质量保证,并参照当地同
类公办幼儿园保育费标准或按照当地政府指导价收费的民办幼儿园。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普惠性民办园优秀师资匮乏
教师队伍构成不合理,流动性大。

在性别方面,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
在年龄方面,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教龄方面多数教师教龄较短,缺乏幼儿教育
经验;学历方面,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大专学历为多数,其次是中专及本
科学历,研究生学历较少,教师学历有待提高。

师资配备基本合格,但师幼比不达标,班级规模大。

绝大部分的普惠性民
办园配有两教一保,符合《通知》中民办幼儿园应当每班至少配备 2 名老师及保
育员的师资配备规定。

《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2013)中规定全日
制幼儿园师幼比应满足 1:7—1:9。

但很多的幼儿园幼儿较多,师资力量却较少,
师幼比早已超标。

园所教研水平低,教学笔记提交少。

由于科研经费不足,缺少必要的经费
补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表论文篇数明显少于公办幼儿园。

2、对普惠性价值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园长访谈中,70%以上的园长将“普惠性”简单的理解成为幼儿园和家长都
受惠的双向互动的过程,理解为国家为民办幼儿园投入资金、降低收费从而普惠
家长的一种公益行为。

民办幼儿园的普惠性举措更多的面向受教育的弱势群体,
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改变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收费较高的现状,
以提高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将国家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简单认为是投
入资金并且在民办幼儿园当中具备竞争性就违背了普惠性的本质。

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审核标准模糊,缺少经费补助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础设施薄弱,硬件条件简陋。

首先部分幼儿园仅配置
了桌椅、盥洗设备、饮水设备这三个基本设施,钢琴或风琴、书架、多媒体的配
备不完善,降低了幼儿园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其次场地狭小,生均面积不达标。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质量标准包括幼儿园准入标准及教育质量标准。

对幼儿园准入
标准从办园行为、办园资质、教师标准等方面予以规定,但此标准尚有很多地方
需要完善。

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对策
1、社会层面
合理审核标准与制度的建立。

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教育
质量主要涉及三个维度:学前教育投入质量(人或物的资源质量)、学前教育过
程质量(教育教学活动)和学前教育结果质量(产出)。

其次建立科学的质量标
准检测体系,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尚不完善,同时民办园的管理制
度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完善的现状,如:教师考核不成体系、教研无可参考的考
核制度、幼儿园财政管理混乱,幼儿园日常流动资金不足、幼儿园伙食管理制度
不完善等问题都影响着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

这些管理制度的问题同样也是由于
国家政府监管较少所造成的。

合理整合社会资源,提供适宜的活动场地。

合理整合包括场地、教学设施
设备、生活基础设施、玩教具、图书、场地等在内的社会资源,如广场、演播大厅、剧院等,呼吁这些场地为普惠性民办园提供场地或者低价租赁,以实现社会
力量参与办园的目标。

其次提倡社会各领域专业人士举办公益性讲座和活动。


领域专业人士包含很广,涉及幼儿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如书法老师、舞蹈老师、糕点烘培师、花艺师等等,由这些专业人士开展相关教
育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而提升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质量,保障园
所的良性运行。

2、政府层面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经费扶持力度。

幼儿教育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普惠园
更是如此,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才能维持下去。

政府应对普惠性民办园分等级进
行考核,加强对扶持经费使用效益的监管。

根据考核情况,增加补助经费。

这样
一方面可以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积极性,不断地提升办学质量,保障园所良
性运行,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和增加认真办园的投资人和园长的信心。

3、幼儿园层面
更新对普惠性观念的理解,转换幼儿园园长管理理念和行为功利化。

幼儿
园园长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功利化在师资保障方面表现为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在物
质保障方面表现为不愿在硬件上面花费经费,硬件陈旧、简陋无法满足正常保育
教育活动;在经费保障方面表现为节省必要的幼儿园运行经费支出。

许多普惠性
民办幼儿园违反政府规定开设了兴趣班谋取更多的利益,没有把发展学前教育作
为造福社会的公用事业,而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

园长及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及时地学习普及普惠性民办园的价值取向,更好、
更深刻地理解国家出台各项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及时掌握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
的最新动态,从第一手资料开始学习。

从观念上开始改变,为后期具体工作的落
实打下理念上的基础,用观点来指导行动的具体实施。

提高教师入职标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一是对教师的专业背景有所要求,幼儿教师应该是学前教育出身,最低标准是有教育学科背景。

二是提高学历要求,原则上大专学历是最低入职门槛,对于大专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则应该对其教
龄有所要求。

最后,普惠性民办园应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胡慧睿.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李妍君.重庆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运行保障的现状研究—以N区为例[D].重庆师
范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袁希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D].宁波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