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掉下来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掉下来啦》课题:掉下来啦
年级:小班
学科:科学
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理解“掉下来”是物体下落的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下落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图片展示器。
2. 四个不同材质的小球(例如木球、铁球、橡胶球、塑料球)。
3. 一个小木块。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或实物(例如:钥匙、苹果、书等),向学生提出问题:“当我们手中的物体掉下来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激发他们对现象的好奇心。
2. 实验探究(10分钟)
将课桌上的小木块举到空中,然后松开手让它掉下来,观察学生对此现象的反应。
然后,选择一个球让学生预测它掉下来的速度。
接着,将球从相同的高度掉下来,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观察结果。
依次选择不同材质的球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下不同球掉下来的速度和声音。
3. 归纳总结(10分钟)
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例如:“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掉下来时,掉下来的速度是不同的。
同时,不同的球掉下来的声音也不同。
”
4. 拓展应用(10分钟)
通过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其他物体的掉落情况,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应用到现实中。
鼓励学生描述和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 总结复习(5分钟)
通过回顾实验和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认识进行总结,并提醒他们物体掉下来的速度和声音与物体的材质有关。
教学反思:
1. 这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物体掉下来的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拓展应用,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