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9四下·东莞期末) 听短文《无土栽培》,完成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无土栽培的实验始于()。
A.十八世纪
B.十七世纪
C.十九世纪
②最简单的无土栽培方法就是在一个容器中铺上()厚的沙和砾石,种上蔬菜秧苗定期浇灌营养水溶液即可。
A.15-20厘米
B.20-25厘米
C.25-30厘米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最早用无土栽培蔬菜的方法种出了蕃茄。
②无土栽培蔬菜省力、省肥,只要除草即可。
③无土栽培蔬菜,将来也可在密闭的栽培室里进行。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25%) (共6题;共25分)
2. (2分)选出以下各组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债券(juàn)和谐(jiē)分外(fèn)挑拨离间(jiàn)
B . 动辄(zhé)腼腆(tiǎn)干涸(hé)更新换代(gēng)
C . 谦逊(xùn)执拗(ào)招聘(pìng)破绽百出(zhàn)
D . 恐吓(xià)檄文(xí)纸砚(xàn)随声附和(hè)
3. (2分) (2018五下·兴义期中)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实话时说不惜带价了如指掌认劳认怨
B . 监贞不屈赤胆忠心冲锋陷阵迁里迢迢
C . 风雨无阻奄奄一息赤胆忠心赴汤蹈火
D . 严阵以待一声不吭迫不急待完好无损
4. (2分) (2019五上·莲都期末) 下列诗句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的王师指王家的老师。
B . 《己亥杂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的“生气”指心中气愤。
C . 《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指西安。
D . 《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指江边的枫树。
5. (2分) (2019五上·浙江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夜幕降临后,运河两岸流光溢彩,令人流连忘返。
B . 爸爸参加援疆建设整整一年,全家人都浮想联翩。
C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最美苍南人”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D . 2017年8月8日晚,四川省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对当地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6. (2分) (2019四下·枣庄期中) 在下列语段空缺处填补还原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 . ②③①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②③④
7. (15分)日积月累,我会填。
(1)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
(列宁)
(2)任何成就都是________。
(宋庆龄)
(3) ________,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
(4)为________而读书。
(周恩来)
(5)书籍是________的阶梯。
(高尔基)
(6)《闻鸡起舞》这个故事和________有关,“闻鸡起舞”的意思是________,我还知道一些成语故事,比如《________》、《________》。
(7)在本单元我认识了________的列宁,________的高尔基,________的李四光和________的宋庆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30%) (共3题;共30分)
8. (6分) (2019六下·龙华期末) 近两年来,“减负”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但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却很复杂,不能片面的“一减了之“,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家长认可的减负措施主要有(左下图所示):
9. (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
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
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
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
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
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
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
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
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
A . 整理装束
B . 练习打枪
C . 练习冲锋
D . 练习队列
(3)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
(4)读新闻,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200米跑着跑着就晕倒了……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
请你写几句宣传语,呼吁同学们都来参加体育活动。
10. (14.0分)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我们同启明星上路了。
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高原梦。
汽车在青藏公路上行驶。
窗外,是一片漆黑和寂静。
我在轻轻的摇晃中,继续在那神奇的高原梦中徜徉。
身子猛地朝前一倾,我从睡梦中惊醒。
身旁年轻的司机,此时轻轻地说了声:“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
我的
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水。
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蓝得温柔恬雅。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青海湖之所以如此湛蓝,是因为湖面高出海平面3179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晶莹明澈。
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淡蓝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返施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
我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
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
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至数十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年复一年地从我国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畅游嬉戏,悠然自鸣,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还有那满湖欢快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吧。
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①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透施着伸向遥远的地方……________
②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蓝得温柔恬雅。
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作者是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第三自然段描写景物色彩鲜明,有________ 、________和蓝色的水。
(3)青海湖为什么“如此湛蓝”、“晶莹明澈”?
(4)读文中划线的句子。
文章写的是青海湖,为什么要西、东湖等著名的湖?
(5)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青海湖迷人风光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40%) (共2题;共40分)
11. (5分)改病句
①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②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
③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
④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⑤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2. (35分)题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要求:①举一两个事例,说明你是如何保护环境的。
②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③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 (共1题;共5分)
1-1、
1-2、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25%) (共6题;共25分)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7-5、
7-6、
7-7、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30%) (共3题;共30分)
8-1、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40%) (共2题;共40分)
11-1、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