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刘成香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放射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KPS评分、病灶大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及病灶大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KP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9(016)005
【总页数】2页(P146-147)
【关键词】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放射性肺炎;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护理
【作者】刘成香
【作者单位】434000 荆州市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放射性肺炎是肺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其放射治疗作为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肺部肿瘤患者中占据关键的地位。

据相关统计数据
显示[2],放射性肺炎在肺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7%~55%,对患者的临床
治疗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免疫力相对降低,肺部极易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速患者病情。

为此,本研究探讨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在放射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放射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具有心、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37.90±10.20)岁;KPS平均评分(66.73±5.82)分;肺癌22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7例,纵膈肿瘤5例,其他部位肿瘤转移3例。

观察组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39.60±10.30)岁;KPS平均评分(67.04±5.77)分;肺癌21例,乳腺癌13例,食管癌6例,纵膈肿瘤3例,其他部位肿瘤转移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头孢唑肟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平喘,盐酸氨
溴索、痰热清化痰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具体如下:清肺化痰祛瘀成分包括杏仁12 g、生甘草6 g、炙麻黄9 g、生石膏30 g、黄芩12 g、丹皮9 g、赤芍12 g、桔梗12 g、桑白皮12 g,温水煎服,每天2次,坚持服药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KPS评分采用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总分100分,≥90分为
显效;60~89分为有效;<60分为无效,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

(2)临床治
疗效果[3]。

显效: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但尚未达到正常标准;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

(3)比
较两组患者CT检查下的病灶大小。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

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及病灶大小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KPS评分及病灶大小比较组别例数KPS评分(分) 治疗前治疗后病灶大小(cm2)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
4766.73±5.8274.82±2.85∗57.46±4.9744.92±3.07∗试验组
4867.04±5.7784.26±5.23∗57.32±4.9332.06±1.74∗统计量
0.2611)10.9542)0.1381)25.0482)P0.795<0.050.891<0.05
注:1)为t值;2)为t’值;*与治疗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对照组4710298试验组4820271u2.753P0.005
3 讨论
放射性肺炎的病例机制主要是在放射线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空泡化和囊样化,进而引起毛细血管栓塞,造成肺组织发生炎性细胞浸润或者肺间质水肿,最终导致放射性肺炎[4-5]。

有研究显示[6],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放射速度、放射量及放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放射治疗6周内,放射剂
量>6000 cGy时,将发生放射性肺炎;放射剂量<6000 cGy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降低[7]。

西医治疗放射性肺炎主要考虑肺部感染,但放射线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关注不足,致使放射性肺炎的治疗达不到理想效果。

中医治疗注重修本复原,调理患者肾、肺、肝三脏器官,因此,常采用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活血化瘀等方式,清肺化痰祛瘀法对放射性肺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主要成分为麻黄,具有宣肺定喘,清热解毒的作用,再加上桔梗、黄芩、杏仁等中药成分,对放射性肺炎
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由于放射性肺炎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应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物理降温[8-9]。

针对肺炎伴严重咳痰患者,指导其正确咳痰方式,必要时采取雾化吸入镇咳剂或者机械吸痰,避免因痰液误吸导致病情加重;部分放射性肺炎患者具有咳血症状,及时清理其呼吸道,必要时采用辅助通气、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措施,避免出现气道阻塞[10];部分长期卧床患者,保持其病房干净整洁,注意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避免肺部感染加重。

放射性肺炎患者常具有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其心理变化,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KPS评分及CT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
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KP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张燕燕,欧阳举.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相关预测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
学,2017,25(7):1167-1170.
[2] 徐莉,郝利国,张程.非小细胞肺癌三维放射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13,29(33):42-43.
[3] 陈敬,龚奎玉,刘芳群,等.1例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J].肿瘤药
学,2014,4(1):66-70.
[4] 郑莉华.预见性护理在Ⅲ期肺腺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88-89.
[5] 崔珍,柳雯,殷红梅,等.清肺祛瘀汤预防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6,36(3):317-321.
[6] 韦嵩,蒙如闯,张发恩.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16,14(3):269-
271.
[7] 王晓芳,江浩,李多杰,等.食管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
报,2017,33(9):1-3.
[8] 熊乙霓,段岳琛,姚德蛟.从热毒论治放射性肺炎[J].新中医,2014,46(12):247-248.
[9] 陈静.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优质护理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40-41.
[10] 徐琦.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中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6):154-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