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切实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建设_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切实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建设_模板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切实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国税干部工作在税收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是税收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是国税干部队伍的基石,是税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和根本。
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建设是国税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税收任务的根本保证。
只有治好队,才能收好税。
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一、明确基层队伍建设主要内容,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1、从提高基层国税领导班子入手,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子建设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班子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加强基层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充分发挥基层国税班子的领导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
要培养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基层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税收工作的第一线,搞好指导监督,狠抓工作落实。
要发挥基层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同心同德,努力奋战,圆满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
2、从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入手,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
“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国税部门的工作宗旨,也是国税干部基层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实现这个宗旨,必须要从提高基层国税干部的整体素质入手,始终认真抓好教育、学习和培训,从规范日常的一言一行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引导税务干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依法征税、规范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推进依法治税,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水平。
3、从强化税收法制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
要以强化基层国税干部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为抓手,把学习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坚持经常抓、抓经常,通过“六员培训”、“能级考试”等手段,不断提高涉税执法工作水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实施行政处罚,严禁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或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责任制岗责体系和工作规程,明确基层执法岗位职责,加大对重大执法过错、管理失职和不作为行为的追究力度。
找范文
4、从完善税收服务体系入手,不断强化基层干部依法文明服务的意识。
要在落实“三项服务主体、六项服务内容、十项服务制度”的基础上,以文明办税“八公开”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与纳税人办税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事项、税收政策规定、审批程序和办事标准,推进阳光作业,增强税收执法的透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
要充分利用国税内外网站、税法公告会和办税服务厅咨询窗口,落实好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办税服务、环境服务、援助服务等各项纳税服务,把形象性服务与实效性服务、大众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实现纳税服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要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切实把依法文明服务落到实处。
5、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入手,努力塑造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加强队伍廉政建设,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是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塑造部门良好形象的有力手段。
要坚持以人为本抓教育,重点抓好党纪法规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
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法纪观念、廉政意识、执法风险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以及队伍制定的廉政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着力构建约束、监督的制度体系。
坚决查处勒拿卡要报、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提高广大干部的遵纪守法、拒腐防变能力。
要加强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促进干部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廉洁从政。
通过教育、制度、监督体系的建立,切实提高基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nb
[1] [2] 下一页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认真查找了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思想根源,明确了整改方向。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进入第二阶段后,各个方面的同志们为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虚心诚恳地接受,衷心地感谢。
经过征求意见,对照检查,我认为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学习自觉性不够。
学习上存在浮躁情绪,有急用、实用思想。
对党性党风、理想信念方面的学习钻研不够自觉、不够深刻,不能系统地、对照性地进行学习和运用,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学习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满足于进行过专门培训,满足于对指导实际工作有用,满足于要求别人、要求群众,而自觉地、系统地全面学习、反省自己则做得很不够。
2、理想信念和政治意识有所淡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还不够强。
相当一个时期思想意识中认为只要加快发展经济,加快提高生产力就是优越的社会主义,而没有把党的理想信念和讲政治作为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定方向,难免政治敏锐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
在党风和社会风气存在问题时,特别是腐败现象,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会产生疑惑、困惑和迷茫,缺乏清醒头脑和正确认识,反映出党性还不够强、不够纯,信念还不够坚定。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深入基层解决“难点”问题上做得还不够。
工作中布置多,检查落实上抓得不够紧;下乡到基层多,沉下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的不够。
虽然力求为人民、为群众多干工作,多办实事,多谋利益,但对一些工作基础不好、问题较多的乡村和企业以及部门,蹲下去设身处地与他们共同研究一些棘手的问题做得还不够。
4、和同志们沟通交流不够,工作中有时出现急躁情绪。
关心班子成员的思想方面不够,往往谈工作方面的事多,谈思想方面的情况较少,对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不够。
面对特殊的形势,自己心里很着急,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被动的局面,在县委工作中力求节奏快、力度大,虽然力戒盲目、冒失,但有时有急躁情绪。
由于工作职责关系,自己能直接参与各项制度、政策方向制订及完善,对政策的把握、理解较全面,而碰到有些人理解政策不透、不按制度执行时,不够耐心解释,态度地较生硬,批评人有时不分场合比较严厉。
主观上虽然出于工作,出于好心,但难免影响挫伤同志们的积极性,伤害感情。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自己在学习、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宗旨观念有所淡化。
认为自己工作30多年了,有时产生松口气、想歇歇的念头,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
2、放松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
在理论学习上,表面上看来,也在读书、讨论、写文章、投入也不少,但就是不能全面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
虽然也在学,但都是形而上学的学,并没有达到学习的应有目的。
这样以来,就造成了三个不良的后果。
一是只顾工作,不顾政治理论学习,导致了政治理论学习的放松;二是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或是为了进行某一方面理论研究的需要,或是为了应付工作上的需要,影响了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思想改造缺乏实践性,思想与实践脱节,影响了理论学习水平的提高。
3、“三观”改造不自觉、不刻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是人民群众中最先进的代表。
但是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高,受其影响,自己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不那么本资料权属
[1] [2] 下一页
XX县XX镇“十一五”总体规划
“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国家和省州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XX镇“十一五”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XXX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历史性机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十一五”规划的总目标
预计到201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比“十五”期间逐年递增10%,力争达到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5亿元,其中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财政收入350万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8000吨,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小城镇基础建设有质地飞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以完善,全镇95%以上的人口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把松江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经济强镇。
三、规划区概况
XX镇位于XX县南部,东经128°12′~128°37′,北纬42°22′~42°37′,距县城XX镇120公里,距XXX87公里,北与XX乡相接,西与XX镇相连,东与XX市毗邻。
全镇区域面积1396.44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560千米,气候温凉湿润,四季分明,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时数5~9月份为1062.2小时,年平均气温2.2℃左右,最高月均温20.3℃,最低月均温-18℃,年积温2300~2450℃,年平均降水量66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3%,无霜期95~120天。
XX镇位于XX旅游风景线上,XX公路、XX公路贯穿全镇。
南通XX、北至XX、东至XX、西至XX,是XX县南部的重镇。
XX镇物产丰富,生态资源蕴藏量极大。
XX镇现有行政村47个,总户数9482户,人口为34600人,其中农业户数6104户,农业人口23880人。
主要居住民族有汉、朝鲜、满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重镇。
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500万元。
XX镇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
XX镇以真山真水、风光秀丽而著称。
山上植被茂盛,树木参天,满目青翠,华盖苍苍,为松江增色。
镇
内结构极富特点,南北有山相倚,中有XX河水流过,是极为典型的山水城镇。
山水与城镇的有机结合,是历史形成的XX镇镇内空间的突出特征。
XX镇被群山环抱,秀美的XX河蜿蜒而过,山青水秀,以山为骨,以水为肤,镇在景中,景在镇中,镇景交融,可将其喻为“山水盆景镇”。
四、规划的主要依据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与城镇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8<《吉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XX自治州生态州建设规划》。
7、《XX县城镇总体规划》。
8、《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9、《Xx镇城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
10、规划以《XX省XX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为总纲。
五、规划期
“十一五”规划期:2006~2010年。
六、XX镇“十一五”规划主要内容
㈠XX镇经济发展规划:
2010年XX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800吨,劳动力转移6500人,药材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3,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全镇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特色、绿色和有机品牌,从而调动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使产业结构完整、系统化。
1、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XX镇地处长白山脚下,发展中药材得天独厚,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并且种植品种多样化,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以地道的长白山中药材为主,力争使药材面积达2000公顷,采取大力发展林下野化山参及中药材深加工业,充分利用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发展壮大长白山中药材大镇。
(1)XX镇X村、XX屯、XX村细辛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镇XX村,属新建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基地面积100公顷,项目建成后,可使400户,1500个农业人口脱贫致富。
规划期2006年。
(2)XX镇桔梗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镇XX村、XX村,属新建项目,基地面积30公顷,总投资25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2村共同受益脱贫致富。
规划期2006年。
(3)XX镇XX村贝母基地建设位于XX村,属新建项目,总投资20万元,基地建设面积8.2公顷,项目建成后,可使XX村80%的农户受益。
规划期2006年。
(4)XX镇XX村天麻扩繁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镇XX村,属新建项目,基地建设面积0.5公顷,总投资25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XX村520户农户受益。
规划期2007年。
(5)XX镇XX村野山参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镇XX村,属新建项目,基地建设面积100公顷,总投资15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XX村受益并脱贫致富。
规划期2007年。
(6)XX镇国营林场五味子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镇XX村国营林场林区,属新建项目,基地建设面积60公顷,总投资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XX村受益。
规划期2009年。
2、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1)XX镇特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林场和XX村,属新建项目,采取股份制经济方式,基地建设面积8公顷,总投资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XX村136户农户受
益。
规划期2006年。
(2)XX镇XX村水芹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镇XX村,属新建项目,基地建设面积20公顷,总投资45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XX村79户农户受益。
规划期2007年。
[1] [2] [3] [4] 下一页
2013年网格化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认真贯彻落实区委7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习培训,统一思想
先后召开街道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上地街道工作大会;工作推进会和社管通培训会。
同时,迎接徐永全副区长到上地西里社区调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邀请区社会办陈刚主任就“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街道副科以上全体领导干部进行培训。
通过以上措施,为做好网格化工作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意见,统筹协调
制定《上地街道关于落实海淀区的实施方案》。
一是精确12个网格、56个网格单元划分,确定包格领导、格长和格员。
二是健全和调整了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地区管理委员会,并成功召开了两个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三是落实司法所、统计所属地管理等相关工作。
四是组建街道联合执法队,并开展联合执法工作。
五是调整十大工作组,并与社区网格实现无缝衔接。
六是确认区委办局、街道科室部门、各类协管、社区自治等下沉力量,并在年底前制作展示橱窗。
三、系统运行,稳步推进
一是社区网格微循环运转正常,网格平均数值均排在全区前列,曾受到区有关部门的表扬,目前解决了部分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262件。
二是街道网格小循环运行正常,目前街道网格小循环共处理14个案件,基本解决了部分社区网格反映的问题。
三是区级大循环保持畅通,目前还没有案件需要上报解决。
四、绩效考评,落实督导
完成了对所属格员、社区网格、对属地专业部门派驻机构和对相关委办局的绩效考评工作。
10月8日,公布了对22个街道网格化综合绩效考评结果及排名情况,我街道排名第二。
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网格化工作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是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作用还有待提高。
2014年,针对问题和不足积极整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格,主管科室包片、十大工作组和三级网格力量等工作制度,真正实现“入格、管格”,重点整合各类协管力量,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是在原有上地街道城管监督与应急分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上地街道城市服务管理指挥分中心。
三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管通的作用,同时稳步推进“一个系统,五个中心”的上地街道综合管理信息E系统建设。
四是全力做好全年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绩效考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