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共1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网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共18篇〕
篇1:织网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可以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颖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横线、竖线穿插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根本的网状图形;活动准备:自制图片宣纸毛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老师做小鱼游动作,带着幼儿进入活动室。

〔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

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
线穿插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老师补画
三、颜色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2、老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创编鱼网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假设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幼儿操作练习编网师:如今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如今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
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初步理解横线、竖线穿插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能绘画出几种根本的网状图形;活动准备:自制图片宣纸毛笔颜料
2、戏完毕活动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篇2:大班活动教案:织网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横线、竖线穿插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根本的网状图形;活动准备:自制图片宣纸毛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老师做小鱼游动作,带着幼儿进入活动室。

〔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

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穿插的编
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老师补画
三.颜色匹配
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区分〕
2.老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创编鱼网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假设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幼儿操作练习编网师:如今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如今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
〔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篇3: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欣赏各种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丰富多样和装饰特
征。

2.尝试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以及运用面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面具欣赏ppt,面具实物假设干,背景音乐。

2.幼儿进展过装饰画学习,有运用水粉作画以及运用粘
贴材料进展制作活动的经历。

3.不同造型的面具底板,各种易粘贴辅助材料及半成品
材料(如纸环、纸卷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对面具的理解。

你们知道面具吗?你还见过或玩过哪些面具?
二、观察欣赏面具范例,感受面具的多样和特别的装饰。

1.欣赏面具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面具的特别之处。

2.进一步观察欣赏不同类型的面具图片和实物面具,引
导幼儿从面具的色彩、装饰特点进展观察。

3.幼儿戴上面具,体验变脸后心里产生的变化。

三、共同讨论面具的装饰方法与制作步骤。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面具的装饰方法,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2.老师介绍提供的面具底板材料(平面、立体、半面、自制)和辅助材料。

四、幼儿创作自己的面具,老师指导。

1.引导幼儿理解工具材料的操作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展面具创作。

2.老师观察幼儿在创作中的表现,引导幼儿解决遇到的困难;关注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

五、幼儿跟随音乐。

体验戴上自制面具变换角色进展游戏的快乐。

篇4: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散发的光辉。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或图案装饰太阳娃娃的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太阳。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绘画纸、笔、范画。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导入:一个勤劳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假设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

2、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娃娃。

——老师带着幼儿翻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太阳娃娃的头发、眼睛、脸以及光辉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辉,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辉,鼓励幼儿大胆想像,用点、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
老师可根据幼儿的答复,在黑板上画一画,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根本方法。

3、交代绘画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娃娃的根本形象,然后用彩色进展涂色。

——鼓励幼儿表现出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光辉和太阳娃娃。

——老师交代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娃娃。

——帮助幼儿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操作材料上进展装饰。

4、总结评价,完毕活动。

——展示太阳娃娃,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娃娃,并说也原因。

——表扬画面整洁、色彩鲜艳的作品。

篇5: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历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才能。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才能,进步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才能。

教学准备:
范例、课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蚂蚁资料
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教学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下面我们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三、老师示范画蚂蚁
师: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

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

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儿作业,交待要求
要求幼儿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五、指导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
篇6: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理解自己姓名的特点。

2、大胆想象,用绘画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名字。

活动准备:姓名的图片、艺术签名、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活动过程:
1、点名游戏。

师:老师说出一个姓,小朋友马上接自己的名字,如:师:陈某某在哪里?幼:陈甲甲在这里、陈乙乙大在这里。

2、名字的故事。

〔1〕师: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你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
〔2〕请幼儿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

3、出示象形文字水、月、云先请幼儿猜然后增加难度猜名字。

〔1〕师: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的形状、颜色等线索发现名字代表的字,我们的名字是不是也可以变成一幅画呢?
〔2〕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签名。

〔3〕我们的名字可以怎么变画?
小结:名字画除了可以按照字的形状名画,还可以根据自己名字的故事进展绘画。

4、幼儿自由绘画。

5、绘画作品分享。

活动延伸
〔1〕把幼儿作品展示在班级里。

〔2〕请幼儿理解家人的名字并用绘画方式把家人名字画下来。

篇7: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能大胆表述种子的特征及用处。

2、能利用种子的不同颜色,大胆表现用种子贴作品。

3、体验粘贴种子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引起幼儿兴趣:老师出示已压贴好的豆贴作品,如小鱼,小鸟,小花
提问: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看的东西?呀,这些美丽的图画是用什么做成的呀?豆豆真神奇,还能贴出小鸟,小鱼呢!
二、老师示范操作:把橡皮泥宝宝搓成一个大汤圆,压压扁,尽可能压的又大又扁,这样我们的豆宝宝就可以漂亮地排列在泥宝宝身上了。

〔边说边引导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揉搓〕(1〕老师:我们来贴个小太阳吧,太阳是什么形状的?把豆宝宝围成一圈,小太阳周围是什么〔光辉〕,还有五颜六色的七彩光!
〔2〕老师:小太阳完成了,得意吗?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小朋友,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也请你动动小手把它贴出来吧!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在揉搓压平的根底上贴画。

五、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排队逐个欣赏点评小朋友的作品,表扬完成的好的幼儿,并放到展览区展览。

篇8: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初步结合季节特征设计制作不同风格的服饰,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2.能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的特色,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2.能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的特色,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1.创设气氛,引起幼儿兴趣。

师:在上次的谈话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认为冬天因为天气变冷了就不能穿上美丽的服装,你们都同意她的说法吗?(幼儿讨论)
师:那我今天还请来了一位大班的小客人,你们瞧,她来了。

(大班小客人和小朋友打招呼)“你们好!你们喜欢我穿的衣服吗?它既暖和又好看,让我在冬天也能穿得很漂亮!我很感谢设计这件衣服的设计师!”
2.引导幼儿观看秋冬季服装图片的投影,激发幼儿创作激情。

3.幼儿制作服饰。

老师提供模特脸部、手和鞋子的纸模以及彩色纸及制作工具,幼儿进展创作。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将幼儿作品通过投影仪进展展示,倾听幼儿对自己设计的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针对幼儿喜欢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肯定的心理特点,我让小朋友互相介绍作品,也促进了老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
活动延伸:
将主题墙布置成“20xx~20xx《GOOD BABY》秋冬季时装发布”的主题,将幼儿设计的服装作品、设计理念、设计师照片(幼儿)张贴在主题墙上。

篇9:美术活动《织网》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可以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颖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横线、竖线穿插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根本的网状图形;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宣纸毛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老师做小鱼游动作,带着幼儿进入活动室。

〔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

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穿插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老师补画
三、颜色匹配
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区分〕
2、老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创编鱼网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假设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如今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如今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2、戏完毕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活动延伸:继续创编不同的网。

篇10:美术活动《织网》 1.狡猾的狐狸
材料与工具:枪蟹壳、红色和黄色海绵边角料、黑豆两粒、百得胶、剪刀。

制作方法:
1、用海绵剪出狐狸的耳朵,其中红色稍大,黄色较小,剪好后将两片耳朵贴在一起呈三角状。

2、把枪蟹壳横放当狐狸头,将剪好的耳朵贴在枪蟹壳后面,正面露出两只尖耳朵。

3、剪两块三角形红色海绵当嘴巴,并将“嘴巴”贴在蟹壳上。

4、粘上两颗黑豆当眼睛〔图1〕
2.京剧脸谱制作
材料与工具:甲鱼壳、毛笔、水粉颜料。

制作方法:将甲鱼壳背朝上竖放,并用水粉颜料在上面画京剧脸谱,这种脸谱立体效果特别好〔图2〕。

3.孔雀开屏
材料与工具:扇贝壳、小鹅卵石、海绵边角料、水粉颜料、百得胶、毛笔。

制作方法:
1、先用毛笔给扇贝涂上蓝绿颜色。

并将各色海绵剪成羽毛状粘在扇贝上。

2、把扇贝壳和两块小鹅卵石〔长的一块做孔雀身子,小的一块做孔雀的头〕粘在一起。

3、最后在孔雀头上粘上几根翎毛〔图3〕。

这样,一只美丽的孔雀便做成了。

用处:以上玩具可以镶在镜框内作欣赏用。

篇11:美术活动《织网》教材分析^p :本课时教材属于自编内容,该内容根据幼儿大班学生的现实承受才能和结合国家幼儿大班的课程标准进展编制。

水果在人们生活中是离不开的,尤其是诱人的果形和美丽的色彩,让人们感觉那水淋淋的样子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必备品。

所以,应多让孩子们加深水果的认识,并且画画生活中自己喜欢的水果。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孩子们对水果加深认识。

2、让孩子们对不同水果的形状、色彩进展分析^p 。

3、让孩子们掌握部分水果的画法、并按自己的想法进展〔绘画〕补充开展。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形状、色彩。

难点:对水果的画法、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分析^p 水果形状、色彩、示范。

学法:观察、分析^p 、练习。

四、课前准备
绘画工具、材料、课件、教案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运用水果实物等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水果图片。

如:
(1) (2)
2、引导学生分析^p 不同水果的形状和画法。

3、老师演示几种水果的画法。

〔三〕指的学生练习画水果。

〔四〕课时〔口述〕。

六、教学反思
篇12:美术活动《织网》目的:
1、尝试用多种材料装饰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和成功感。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展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准备:水果,多种装饰材料〔软管、纸杯、塑料瓶、彩带、丝带……〕
过程:
一、欣赏作品、讲讲议议:
1、出示部分幼儿于家长一起制作的水果娃娃。

请这些幼儿介绍一下如何做的?用的什么材料?
2、启发考虑: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打扮水果娃娃?
二、幼儿操作:
1、找个好朋友一起打扮。

2、重点观察:幼儿使用材料情况?
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的?
三、交流分享:
1、你的水果娃娃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
〔请几组较有特点的孩子介绍〕
教学反思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得意、漂亮。

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

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

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

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才能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好,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根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进步幼儿的绘画才能和审美才能还有创造才能。

篇13: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感受孔雀尾巴的造型美与色彩美。

2、学惯用棉签与手指表现出孔雀的羽毛。

3、培养幼儿的欣赏才能。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节假日与父母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孔雀。

2、查阅有关孔雀的资料,初步理解孔雀,会跳舞蹈《金孔雀》。

3、PPT、颜料、棉签、抹布、报纸。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花冠头上戴,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开人人爱。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是孔雀。


二、游戏体验:
听音乐,学学孔雀跳舞,用肢体去体验、感受孔雀的美。

三、图片体验:
提问:孔雀哪里最漂亮?它的尾巴像什么?孔雀尾巴上的羽毛是怎样生长的?还有什么样的东西是这样的?
四、儿歌体验:
小孔雀,穿花衣,
走来走去好神气,
突然开了五彩屏,
和我比比谁美丽。

五、绘画体验:
用棉签画出孔雀开屏时尾巴的样子,手指蘸上颜料为孔雀点出五颜六色的羽毛吧!
六、评价展示:
看看好朋友画的孔雀漂亮吗?漂亮的话就在星星榜涂上颜色吧!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到达了预设的目的,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气氛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才能比拟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老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鼓励他们更加努力。

篇14: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天气标志。

2、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历设计标志,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常见的天气符号、不同天气图片、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什么是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说说你知道的标志。

〔2〕老师出示常见的标志让幼儿欣赏。

〔3〕请幼儿说说这些标志的特征。

小结:标志是生活中人们用来说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记号。

它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2、设计天气标志
〔1〕今天我接到一个任务,气象站的叔叔阿姨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她们设计天气标志,你们有没有信心设计?〔2〕今天设计的天气标志有暴雨、台风、高温、大雪的天气标志,请你们分组设计。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假设干组设计一种天气标志图。

3、标志展示,幼儿互相评价和欣赏。

活动延伸
1、幼儿在适宜的地方张贴天气标志。

2、设置天气播报栏,值日生每天轮流记录
篇15:美术活动《织网》【活动目的】
1、尝试运用部分夸大的方法表现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2、大胆想象,体验“部分夸大”画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海底背景、三张夸大鱼的线描画、鱼钩、乒乒乓乓手偶、鱼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手偶,激发兴趣。

师:今天来了两个小客人,是谁呀?这个是乒乒,这个是乓乓,我们和乒乒乓乓打声招呼吧。

二、感受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1、师:小朋友们好。

今天天气真好呀,乒乒乓乓要去海边钓大鱼啦。

看这是一个神奇的鱼钩,只要被它钓上来的海洋生物身体会发生变化。

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小,有的变粗,有的变细。

2、引导幼儿观察钓上来的动物的变化在什么地方。

三、引导幼儿说说想钓什么,想让它的什么部位发生变化。

四、幼儿作画,老师个别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让鱼的部分发生夸大的变化,并用线描画的方式进展装饰。

五、作品评价
你觉得哪个小动物最有趣。

篇16:织网大班教案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横线、竖线穿插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
,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根本的状图形;
活动过程:
一、老师做小鱼游动作,带着幼儿进入活动室。

〔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

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的特点,认识横竖线穿插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
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眼大小〕
3、老师补画
三、颜色匹配
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区分〕
2、老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
四、创编鱼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
其他的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假设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
3、幼儿操作练习编
师:如今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
的鱼,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如今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
丰收?有没有都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你觉得谁的编织的最好?
2、戏完毕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