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评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评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9个)
右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压分
下图为某湖泊(阴影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各图示意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 布。

读图完成1〜2题。

1.该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是()
的是( B.丙、丁
2.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 (只考虑小)的是( )
)
A.甲、乙
4.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 )
A.湖区晴天多,光照充足
B.湖区昼夜风小
C.湖区温差大
D.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
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 Pa)。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示气压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值高于乙地
B.乙地气压值高于丙地
C.丙为低气压中心
D.T为高气压中心
6.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中/华-资*源%库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完
12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8.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

点的风向为()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是14时,乙图是2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 位h Pa )。

读图回答9〜10题。

9 .甲图中M 点的数值,可能是()
A .1 003或1 007
B .1 005或1 009
C .1 007或1 009
D .1 009或1 011
10 .从14时至20时,有关a 、b 、c 、d 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 符的是( )
A. a 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B.b 地偏南风,风力变大
C.c 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D. d 地偏南风,风力变小
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大面积的的水域会对降水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所学 回答11〜12题。

11.谚语中有“雷雨不过江”的说法,其原因是
A.雷雨遇到江河会自然消失
B.江水为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C.江水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
D.河流两岸的高地阻挡了雷雨
12.新安江水库是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

水库建 成后,气候有显著的变化,其表现最不可能的是
A.库区夏季不象过去那样热,冬季又不如过去冷
B.库区初霜推迟,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
C.库区范围内,降水明显增加,水库中心增加最多
D.水库附近的雾日比过去增多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等温面垂直剖面图,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

a 、b 、
c 、
d 、
e 为不同的温度值。

且a>b>c>d>e 。

读图完成13〜14题。

D.②或③
110” 120" 130n 110* 120" 130° -I _ J ________= J
110" 侬" 130- 甲图 110"
1加" 130- 乙图
13.若图中等温面状况是由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导致的,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大小比较,最可能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14.甲乙之间热量差异会引起热力环流,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大气运动形式。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下图中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示意“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5 17题。

1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高
1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地风向为西北风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C. b为阴雨天气
D.d为下沉气流
17.若图1为“某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不考虑盛行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可能为城区
B.乙处房价比甲处低
C.城市绿化带应建在离城市中心16千米外
D.火电厂宜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至20千米处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8 19题。

(i:00 10:00 13. 00 H'tiif
18.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19.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二、综合题
20.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0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尤)实况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 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

(2) 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 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6)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热力环流评测试题解析
解析1.C 2.D 第1题,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受热地点空气膨胀上升,形 成低压。

结合图中的高度和气压可以判断,丙地为近地面受热地点,盛行上升气 流,形成低压;甲地为近地面受冷地点,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

则近地面空 气由甲地流向丙地,高空空气由丁处流向乙处。

第2题,读图可知,随着高度的
增加,(4) 在下图中画出城区与郊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示意图。

近地而 覃萍¥型萍,
(5)图中A 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两地在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先减小,后增大,而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因此在垂直方向上,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3.B 4.D第3题,湖泊与周边陆地的热力性质存在差异,昼夜变化会导致热力环流方向也发生变化。

白天,湖泊气温较周边陆地低,湖泊上空气流下沉,周边陆地气流上升,丁正确;夜晚,湖泊降温慢,气温较周边陆地高,湖泊上空气流受热上升,周边陆地气流下沉,丙正确。

第4题,湖区受水体的影响,温差较小,湿度较大,空气清新。

解析5.D 6.A第5题,由图示可知甲地气压介于1012〜1016 hPa之间,乙地气压为1 024 h Pa,甲地气压值低于乙地;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丙和丁气压都大于1 024 h Pa,为高压中心;乙地气压为1 024 hPa,低于丙地气压。

第6题,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解析7.B 8.A第7题,判断风向一般情况下,第一步找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第二步看所在半球,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第三步看位于高空还是近地面,高空要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要偏转30°〜45°的夹角。

本图为北半球,P1>P2,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P1 指向P2,向右偏转,若位于高空则是③,若位于近地面则是④。

第8题,根据题干分析,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因该图可能是南半球,也可能是北半球,则O点的风向为③或⑦。

解析9.B 10.D第9题,由图可知,M处外围等值线数值可能为1 006或
1 008,相邻两条等压线的等压距为
2 h Pa,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M处的数值可能大于1 004小于1 006,也可能大于1 008小于1 010。

第 10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a、b、dm处的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小,c处风力增大;根据气压分布判断可知,a、b、c、d四处分别吹偏南风、偏北风、偏南风、偏南风。

解析11.C12.C第11题,【解析】第11题,雷雨是空气因温差大,造成空气强对流形成的。

而大面积的的水域在夏季因水的比热大,升温慢,导致其水面与高空温差较小,所以空气对流不显著,故而江水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是“雷雨不过江”的主要原因。

C正确。

第12题,由于人工湖的出现,使得湖面在夏季整体温度较低,气压比周围地区气压高,库区出现下沉气流,所以不容易形成降水,
使得水库中心降水量明显低于周边地区,C正确。

解析13.C 14.A第13题,根据图中信息及“a>b>c>d>e”可知,乙地气温高于甲地,所以乙地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于;甲地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甲乙丙丁之间空气环流为:甲一乙一丁一丙一甲,所以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大小比较为:甲>乙>丁>丙,C正确。

第14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可知,由于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所以在近地面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A正确。

解析15. B 16. A 17.D 第15题,由图2可知,甲地近地面与高空在垂直方向气压梯度大,等压面密,地面定为冷高压,乙地相反,近地面为热低压,从而形成图1的热力环流,在高空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第16题,在近地面,①② 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向东,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

第17题,在城郊热力环流中,乙处气压低,应是城区。

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以外,远离城区,绿化带建在城郊风经过的地方,即16千米以内。

解析18. D 19. B 第18题,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除了受天气变化影响外,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20. (1) 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 (2) A (3)城区空气作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 略(5) 不能。

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环
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

(6)美化环境,净化流
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解析:本题以某城市等温线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其影响。

第(1) 题,城区气温高,而郊区气温低,反映了城市具有的热岛效应。


(2)题,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释放大量的热量。


(3)题,城市多云雾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及烟尘多有关a第(4)题,近地面,城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郊区相反。

高空,城区等压面向高空凸出;郊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

第(5)题,主要考虑当地盛行风向及城郊热力环流。


(6) 题,环境绿地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