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虎门销烟(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我认为一定是国富民强,外国侵略者再也不敢欺负我们中国了。
生:我们中国泱泱大国,谁敢来犯?
生:不是这样。真实的历史却告诉我们:不久之后,侵略者便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虽然以林则徐、关天培为代表的爱国官员勤练士兵,浴血奋战,也打了好多个胜仗。
师:究竟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生:补充关天培及鸦片战争的部分资料。
师:说得多好啊,用不同的动词可以表现不同的心情,作者在选取表现动作的词时,还将人们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所以,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中,如果能像作者这样用词精准,那我们的语言会多么吸引人呀。
师:来,咱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的“销烟”图。
生:朗读。
师: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震惊中外的销毁鸦片的壮观场面,你们自己读着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谁能不看书,说说你头脑里的“销烟”图是怎样的?大家能看着黑板上板出的销烟步骤,通过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的话把销烟的过程跟大家说说。
四、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
林则徐 1839年6月3日 禁烟先驱 民族英雄
中 场面:壮观 隆重 落
国 后
人 就
民 伟大壮举 过程:先撒盐巴再抛鸦片然后倒石灰 要
不 挨
可 打
欺 23天 二百多万斤 侮
生:他们失败了,不是他们的错,是因为他们的身后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落后就要挨打。
师:发聋振聩的声音啊——落后就要挨打。(黑板纸出示。)
师: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投降派竟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禁烟,将他革职并发配边疆。一生忧国忧民,为国家兴亡、民族觉醒而鞠躬尽瘁的禁烟先驱、民族英雄竟成了一个罪臣、阶下囚,同学们,公平吗?林则徐也恨,也愤怒,恨清政府为什么如此软弱无能,恨侵略者为什么如此欺人太甚,可是林则徐对他所作的一切,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所遭受的苦难却无怨无悔,就在发配边疆前和家人告别之际,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诗,其中有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师: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我们中国的铁血男儿、铮铮勇士,他们不怕死,可是却死不瞑目,鸦片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以中国割地、赔银的屈辱结果结束了。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你想说什么?
生:我好恨,为什么明明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现在却成了侵略者手中杀我同胞的钢枪大炮,而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握着的却还是不堪一击的大刀、长矛,和一淋雨就就歇火的哑炮。
师:对啊,都是倒啊,为什么用不同的动词呢?我们一起来思考,可以商量商量,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
生:因为盐巴不能堆积在一起,要平均分布,所以用“撒”更好些。
师:说得好,看来用好动词不仅是文学,更是一种科学。
生:我觉得用“抛”的时候,读起来特别有力。(边说边做动作)
生:我也是这样觉得,好像“抛”得特别用力,我感觉仿佛抛出去的不仅仅是罪恶的鸦片,而是利用鸦片来侵略中国的可恨的侵略者。
生:打开《补充习题》,补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领悟意思。
师:(出示林则徐的雕像挂图)1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这位民族英雄的塑像前,面对着他炯炯的双目,昂起的头颅和巍峨的身姿,不屈的眼神里似乎还写满了对国家、民族深深的担忧和思虑。我们拿什么来告慰这位民族英雄的在天之灵呢?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他倾诉。来,孩子们,拿起我们的笔,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当中学过的下列词语,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但是,一定要表达此时此刻你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虎门销烟》课堂实录
【教学活动详录】
一、复习导入
师:因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指板书) 生:林则徐师:因为一项伟大的壮举——(指板书) 生:虎门销烟师:我们记住了这个日子——1839年6月3日(指板书),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师:为什么这个日子值得纪念,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呢?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销烟前的场面壮观、隆重,那么销烟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师:让我们再次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师:让我们再次庄严地告诉每一个中国人——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师:同时也激励自己吧——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三、走进一段历史,铭记这个难忘的日子。
师:你认为虎门销烟后,中国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师:作者是怎么把这个销烟过程写清楚的呢?
生:读。
师:说说销烟是分几个步骤进行的。
生: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销烟第一步第二步的先后顺序?
生:( “先……再……然后……”)
师:引读,朗读指导。
师:细细地读读这些销烟的动作,读读,做做动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我有个发现,你刚才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是在倒,可书上为什么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呢?
生:林爷爷,您知道吗?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您的崇敬和爱戴,您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铭记在心。
师:接学生的发言,我还想接你这样一句话,敬爱的林则徐爷爷,无论在过去那个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还是繁荣富强、民族振兴的今天,我们都需要铭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因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少年强则国强!
师:虎门销烟,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
生:销去的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生:也销去了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
生:同时也销出了中国人的决心、威风。
师:说得好!一百六十年前,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来侵略中国,中国曾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坚决领导了禁烟斗争,虎门硝烟的壮举,震惊世界,它不但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还向全世界表明——(黑板纸出示)
生:在音乐《沉思曲》中写。
师:好,孩子们,放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面对詹天佑的铜像,让我们表达内心的一份真情。你读。(和着音乐)
生:敬爱的林爷爷,“不忘屈辱,奋发向上”像一粒种子播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田,您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师:百余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记住了这个名字,记住了这个难忘的日子,记住了写在这个日子背后的屈辱,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为了捍卫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同外敌作顽强的斗争。如今,我们的祖国日趋强大。
二、精读课文
(一)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自由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你特别喜欢读,读起来特别有感觉,请你多读几遍,把它读好,待会儿我们来交流。明白?
生:读到“群情沸腾”,读到“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我觉得特别激动。 师:是啊,这是一个让历史铭记的声音,一个让世界记住的时刻。指导读出激昂奋发之情和和豪壮的气势。 生:我觉得销烟的过程很详细。
生:低头凝思。
师:组织交流。请你来当小组的领呼员。
生:我们终于把鸦片烧掉了,烧掉了……
师:你脸上严肃、坚毅的表情令老师感动,因为曾经的苦难是真正的历史,而不是今天的游戏。
生:鸦片被销毁了!我们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了!
师:这呼声让敌人胆战心惊,你喊出了4万万中国人的志Βιβλιοθήκη 和力量。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师:听,这是昏睡百年的东方巨狮觉醒的声音。同学们,谢谢你们真诚、真情的欢呼,让老师知道即使相隔百年,我们今天的孩子却依然能够如此真切地感同身受,这是多么了不起!
(三)交流、学习第5自然段。
师:销烟持续了(引读)(板书)
师:23天,二百多万斤,意味着什么呢?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想到了些什么?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不是卷进了咆哮的大海,那么它们变成了什么?
生:那么多鸦片堆积成小山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个个变得骨瘦如柴。
生:这么多的鸦片,外国侵略者掠夺了我们多少财富啊。
师:是的,堆积成山的不仅是鸦片,侵略者掠夺的财富也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更是无数中国人的白骨累累堆积而成。
师:而在这之前,如果不禁烟,在这之后,又会有多少个二百多万斤,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像魔爪一般掠夺着中国的财富,像毒蛇一般吞噬着中国人的身体和灵魂。
(四)交流、学习第六自然段。
生:按要求复述。
(二)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师:虎门硝烟真是轰轰烈烈,真不失为一“伟大壮举”啊!这么多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你们高兴吗?老百姓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 朗读。
师:老百姓为什么会这样高兴呢?他们会叫些什么?发出什么样的欢呼声?时间定格在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寨。把你心中最想欢呼的一句话想一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