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催收与反催收——从十几年前我遭遇到的信用卡催收说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催收与反催收——从十几年前我遭遇到的信用卡催收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非典那一年,同事交了一个银行工作的女朋友,于是她的任务也就变成了他的任务,强逼我填表领了一张信用卡。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张信用卡。

我不习惯寅吃卯粮,对于今天刷卡明天还钱这种事,心里始终是不踏实。

但同事说这家股份制银行政策很好,说只要每年刷6笔,就可以免信用卡年费;如果没有刷够,第一年的年费也只有30元。

30块钱不是问题,但主要还是朋友的情面拗不过。

于是信用卡到手了。

但我实在没有刷信用卡的习惯,小钱都是用现金,大额刷借记卡,没钱就忍着。

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撸口子借网贷超前消费,看的我老人家真是目瞪口呆。

但是这样银行第二年就开始向我索要30元年费——因为我一年只刷了两笔。

一开始是短信,然后是发电子邮件,如此有两个月后,开始给我打电话。

我一开始收到催收短信时,是打算立刻还的,因为这是我人生欠的第一笔银行款项,虽然金额很小,但让我很不安。

但是我附近没有这家银行的网点,最近的也有五六公里,平时工作忙特意跑一趟并不值当,但空闲的时候又想不起来。

那时候也没有微信支付宝。

但随后银行又开始向我发电子邮件,进而打电话,我有意拖延了一个月,因为我想观察一下银行是怎么催收的(我的单位是一家企业信用管理公司,其中一项业务,就是催收企业之间的往来欠款,这本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技术工种,但是我万万料想不到,十几年后,催收这个词居然被网贷行业污染和滥用,而且后面还被追加了一个"狗"字)。

因为办一个案子,我正在外地出差的时候,银行又来电话催收,我心想必须要还钱了,于是诚恳跟人家表示,现在是周二,正出差外地,周四回去就还,并跟对方约定,万一没见还钱,周五再来电话。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么,我拖的也是够久了。

但是第二天又来催收电话了,还是那个人,我诧异极了,我说不是约好了周五再来电话么,那
人的回答简直让我出离愤怒——他说,领导有交代,只要没还钱,就每天跟踪电话。

这算是早期的电话轰炸了吧。

我气的鼻子都歪了,我问他领导叫什么名字,是怎么教徒弟的,这究竟是让人还钱还是不让人还钱…….如果不懂行,上网搜索我们名字,可以来我们这里上课,但要交学费。

他当然不肯供出他领导,但随后两天也再没有给我来电话。

我周五出差回来,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来回花了40元打车费直奔银行,还了30元年费,并要求推掉信用卡,但因为手续繁琐就算了。

这样看来,那厮的电话轰炸应该还是有用的哈。

这是我第一次领教消费金融领域的催收。

当时觉得太low,如同《天下无贼》里头葛优扮演的偷窃集团头头"黎叔"说抢劫"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某些人的手机里,密密麻麻全是网贷APP
关于网贷和催收:
十几年后的今天,P2P和网贷大规模兴起,因缘际会,我了解到了一些他们的催收,爆通讯录,P图,威逼谩骂,各种无下限,比起十几年前我遭遇到的信用卡催收,那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也不能说他们"没有技术含量"了,因为P图这个技术,我就不会。

我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催收这个词,已经被他们霸占了去。

非常不认同这些网贷机构的催收方式,认为这种方式破坏良性生态,并不利于网贷及催收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我承认,对于几千几万这样小金额的债务,温柔沟通力度确实差点意思,而打官司又有点高射炮打蚊子,成本收益不成比例。

暴力催收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合理性,何况很多还是高利贷。

存在就是合理的,有些人实力不够,有的人的确规则意识差一些,需要给一定压力才能还钱,爆通讯录这件事,的确能给人很大压力。

但是我一直信奉这样一个道理——大棒威力最大的时候,是高高举起的时候,而不是已经落下砸在人身上的时候。

大棒落下,伤害已经造成,人家凭什么还要畏惧你?动辄就爆人家通讯录,给人家造成伤害不说,也毁掉了这人潜在的还款能力,更丧失了继续施压的工具,
这是竭泽而渔的不智行为。

至于所谓上门催收,这种色厉内荏的招数,早已被无数网友看穿了。

如果网贷只能靠这种低级的催收来保障,那这种网贷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何况,我也不认为它是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

很多年轻人,消费欲望强,自控能力差,这时网贷机构给了他们放纵自我的机会,使得人年纪轻轻欠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相比于他们的收入水平来说,等同于人生破产。

因此,不加管控的放贷,其实就是在作恶。

催收们的倒行逆施,最终给自己掘了墓,国家开始打击暴力催收,规范P2P和网贷。

绝大多数网贷,即便是合法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它自称利率每月只有1.5%,但加上各种手续费,实际利率也都超过国家规定很多,可能达到每月6-10%甚至更高。

对于合法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实际利率超限的部分统统无效,对于这部分建议法律解决;至于很多无牌的放贷机构,所有利息都无效。

关于反催收:
不认同网络上那些"打倒催收狗"的反催收口号。

除了自嗨,一点用处没有。

而且那些带头反催收的大V差不多都是别有用心,只想顺路再薅羊毛,并不能提供什么有意义的服务。

真正要反的,是不知节制的寅吃卯粮的所谓超前消费理念。

已经负债并面临了催收的,要咨询律师,依靠法律应对,同时要积极工作挣钱,首先要保障自身的生存,再图发展,宁可应对起诉,也坚决不可再借新还旧。

同时,也决不认同那种"凭实力借的钱,凭什么要还"的论调。

这种论调对人对己,都是不负责任的。

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善恶终有报,只在早晚而已。

对于借款本金,还有合法的利息,还是需要还的。

这只是一篇随想,有感而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概不负责。

催收与反催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