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心本教育理念 实施班级心本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8
学习版内容提要:就现代教育的目的而言,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现代教育必须建立这样一个教育理念育人先育心,教育应以心为本,从“心”开始。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心为本,在班主任工作中践行心本教育理念,通过实施班级心本管理,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试图摸索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班级心本管理模式。
关键词:心本教育 心本管理 核心素养
一、实施心本教育,树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心本理念:1.传统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2.心本教育理念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二、落实心本管理,探索核心素养培育的心本途径:1.通过心本管理,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
除了某些原始情绪是通过种系遗传下来外,人们的大多数情感和情操都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心本管理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积极心品的管理,主张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品素质。
班级通过对学生实施心本管理,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和谐心理、阳光心灵,能化解学生的浮躁心理和个性特征,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不良个性表现;同时有利于学校和谐班级、和谐团队、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我支教时,曾有一个后进生,上课无精打采,成绩下降得更快。
甚至开始不断在老师上课时报告说:“老师,我肚子疼,得去厕所,得去厕所,甚至提出要回家看病。
”后来,通过我的家访,得知他家里的妹妹生重病了,当哥哥的伤心了,着急了,急得身体都产生状况,又怎能静下心来学习?他是懂事的,我知道。
后来,通过我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后,告诉他:“家人已经带妹妹去广州救治,你最好对爸妈、妹妹的支持和帮助是学习该学的知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采取了心灵交换的措施,从而治愈了他的烦恼,学生终于能安下心学习。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关注学生的心理,才能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2.通过心本管理,培育学生强大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时常会碰到各种困难、挫折,会遇到失败、逆境。
具有阳光心灵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和逆境,能够用自信、勇气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用意志、毅力去迎接未来发展,哪怕最后失败,也能乐观面对生活。
积极心理指具有阳光、阳气、向尚、向上、乐观、乐群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
人的积极心理有助于人对世界本质、人生本质、生命本质、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减少青少年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心态和构筑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态度,有利于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
学生小陈原来是一个成绩普通但积极阳光的大男孩,突遇家庭变故,整个人变得消沉狂躁,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3.通过心本管理,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重要心理成分。
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学期期末考试以后,我发现由于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和前途感到很迷茫,我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的心本管理,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
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通过创设参与机会,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设置学习目标,提出恰当要求,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4.通过心本管理,培育学生爱好、特长和自我实现的愿景。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是少的,就连他仅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有名的“马太效应”。
班级管理又何尝不存在“马太效应”编排坐位,优生坐前排、居中间,差生靠两边、往后挤,组织活动,优生唱“主角”、出头露面机会多,差生当“陪客”、活动时间少;课外辅导,优生开“小灶”、吃“偏食”,差生靠边站、无人理;选优评先,更是优生的“专利”,与差生“无缘”。
长此以往,导致班级学生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加剧;5.通过心本管理,培育具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班集体。
心本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就是要处处服务于学生,从发展学生个性出发,关爱学生、塑造学生心灵,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
培育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师生之间有很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帮助的环境中感受到集体存在感,提高班级凝聚力,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做到:在每周的周会课上由班主任或班干部进行小结,总结归纳一周班级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班级活动集体荣誉时,及时表彰做出贡献的学生,号召全体学生向先进学习;在出现个别学生为集体拖后腿的情况下,及时个别批评指正;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给与特别关爱,如象留守学生;提倡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和“不许”。
三、践行心本管理,构建班级心本管理模式:心本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且是一种教育行为――心本管理。
唯有真正懂得人心的人,才能走进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赢得学生的信赖,就要先赢得他们的心。
随着心本教育的实施,班级管理要沿着“师本管理→人本管理→心本管理”的趋向发展。
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梳理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和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取向。
班主任教师要用多元化的角度看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挖掘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让学生生活在健康向上、温暖的班级当中,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做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南翔中学)
践行心本教育理念 实施班级心本管理
■文/杜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