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五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五)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A级·学考达标练
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
A.海洋上空 B.公园绿地
C.水田耕地 D.建筑工地
[2022·陕西宝鸡市高一期末]下图示意局部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3~
4题。

3.能正确表示该高度气温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高度所在大气层大气( )
A.全部处于电离状态
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
C.天气现象显著
D.会产生极光现象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周围产生大量的等离子,包围了整个返回舱,阻隔了返回舱与地面的通讯,这个过程只有10多秒钟,在航天中,该过程被称为“黑障”,等降落到距地面40千米时黑障消失,通讯恢复。

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
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

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完成5~6题。

5.黑障发生区( )
A.多电离层 B.适合飞机飞行
C.多流星D.无云雨现象
6.与黑障造成影响类似的地理现象是( )
A.极光 B.磁暴 C.流星 D.日食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电影《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

2018年5月14日7:06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以800 km/h的速度飞行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9 800米高空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抖动。

机长临危不乱,用冻得发紫的双手迅速手动操作迫降,34分钟后飞机安全降落成都机场,119名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民航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

(1)描述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的大气层的特征。

(2)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解
释这是为什么?
(3)下列图示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B级·选考高分练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下图示意1957~1993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约75°S, 30°W)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
A.1.5千米B.8.5千米
C.12.5千米D.22.5千米
2.a月,高度1.5千米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对流层大气在正常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但是,有些时候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从而出现逆温现象。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随高度气温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大气层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③
4.关于逆温现象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运动显著 B.大气污染加剧
C.适宜户外运动 D.不利于飞机飞行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

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

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

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

(1)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则他起跳的位置属于大气的________层。

简述该大气层的主要特点。

(2)鲍姆加特纳自39千米高空跳下至落地的过程中,气温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鲍姆加特纳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

说出特制宇航服特点的主要作用,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4)根据鲍姆加特纳跳伞过程中大气环境的主要特点,为了维护鲍姆加特纳的身体健康,推测特制宇航服具备的其他功能。

课时分层作业(五)
A级·学考达标练
1~2.解析:第1题,大气中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影响对流层天气变化,①错;水的相变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②正确;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所必需的凝结核,③正确;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④错。

故选B。

第2题,建筑工地灰尘多,大气中固体杂质最多;海洋、公园绿地和水田耕地对大气具有净化作用,固体杂质少,D正确,A、B、C错。

答案:1.B 2.D
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段大气层分布在50 km到90 km,属于高层大气的底部。

该层大气成分稀薄,没有物质吸收太阳辐射,又离地面较远,受地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温随海拔升高迅速降低,A正确,B、C、D错误。

第4题,该高度所在大气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但不是全部处于电离状态,A错误;该层大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该层大气稀薄,没有水汽和杂质,天气晴朗,C错误;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

D正确。

答案:3.A 4.D
5~6.解析:第5题,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流层的厚度在8~18 km之间,平流层为18~55 km之间,而黑障发生在35~80 km之间,并且降落到距地面40 km时黑障消失,说明黑障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A正确;适合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B错误;流星现象多出现在对流层,C错误;高层大气密度很小,没有云雨现象,但并不是黑障发生区的主要特点,D错误。

第6题,黑障发生时阻隔了返回舱与地面的通讯,太阳活动引起地球出现磁暴时,电离层受到干扰,也影响地球上的通讯,因此两地理现象类似,B正确;极光不会使通讯中断,A错误;流星是外太空的小天体落在地球的过程中燃烧的现象,并不会使通讯中断,C错误;日食不会造成通讯中断,D 错误。

答案:5.A 6.B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考查对图表的分析和知识的调用能力。

第(1)题,根据所学可知,9 800米高空属于对流层。

对流层的特征为: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和固体杂质多,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贴近地面,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第(2)题,大气底部是对流层,云雨就在这一层,空气密度大,气流不稳,还有雷电,不利于飞行安全,因此飞机起飞后尽可能上升到平流层,摆脱对流层;平流层气流稳定,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视线好,适合飞机飞行。

第(3)题,Ⅰ层为对流层,飞机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Ⅱ层为平流层,适合飞行;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作逆温现象;Ⅱ层臭氧层以上紫外线强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故D项错误。

答案:(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和固体杂质多,天气复杂多变;贴近地面,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2)平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航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

(3)D
B级·选考高分练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月各高度平均气温普遍低于b月,故a月属于南半球冬季,即7月;b月属于南半球夏季,即1月。

1月地面以上至约8.5千米处,对流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符合对流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A项错误,B项正确;1月约8.5千米以上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不符合对流层大气平均气
温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C、D两项错误。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月即7月,1.5千米以下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属于对流层大气逆温现象,主要是冰面强烈辐射冷却形成的,B项正确;7月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位于75°S的哈雷站极夜时,没有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和冰面反射太阳辐射现象,A、D两项错误;读图可知,哈雷站7月近地面大气平均气温低于-20°C,冰架不会融化,C项错误。

答案:1.B 2.B
3~4.解析:第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逆温现象是对流层内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由图像可知①、③大气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不是逆温现象,A、C、D不符合题意;图中②大气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出现了逆温现象,B符合题意。

第4题,逆温层上热下冷,大气结构比较稳定,不利于对流运动产生,A错误;逆温层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大气污染物不易垂直扩散,容易加重大气污染,B正确;逆温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和雾的扩散,降低大气质量和能见度,不适宜户外运动,C错误;逆温导致大气稳定,对流运动弱,因此有利于飞机的飞行,D错误。

答案:3.B 4.B
5.解析:本大题以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这一真实事件为材料,涉及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第(1)题,平流层是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起跳位置属于平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第(2)题,鲍姆加特纳自39千米高空跳下到落地过程中,起跳位置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下降而降低;后进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下降而升高。

但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0 ℃以下。

第(3)题,由材料可知,鲍姆加特纳是从39千米高空向下跳,起跳位置位于平流层,平流层氧气稀薄,头盔内的液氧系统可以为他提供氧气;鲍姆加特纳下降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气温低,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可以调节气温,保护眼睛。

第(4)题,由材料可知,鲍姆加特纳是从39千米高空向下跳,起跳位置位于平流层,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因此宇航服还应抗大气压力,防过强太阳光线等。

答案:(1)平流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上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空气平流运动为主;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2)随着高度的下降,气温先降低;进入对流层后,气温逐渐升高,但大部分时间气温
都在0 ℃以下
(3)①鲍姆加特纳在平流层跳下,那里氧气稀薄,头盔内的液氧系统可以为他提供氧气
②鲍姆加特纳下降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气温低,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可以调节气温,保护眼睛
(4)抗大气压力、防过强的太阳光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