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
我煞费苦心地写了 这件事的详细报道, 还画了一组粗糙的 插图。
在他诗的下方登了 一段言简意赅,措 辞辛辣的脚注。
事件
内容
撰写希金 文章的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 斯投河报 翰·摩尔先生的葬礼”,正文是
道 这件事的详细报道,插图中有 一幅画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 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 拿手杖,试控水的深度。
事件
撰写希 金斯投 河报道
写作原因
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峙的报纸的编 辑……镇里人对这事众说纷纭,而希金 斯却未觉察到。
给新来 的外乡 人增写 挖苦他 的脚注
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 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他每周 给报纸写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 最新感受,我编的那一期就有。
事件
想法
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 反响。
2.马克·吐温在“第一次文学尝试” 中做了哪几件事?叙写这些事时, 作者是怎么安排其详略的?
四件事:
1.撰文描写希金斯投河自杀。
(详)
2.撰文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 (较详)
3.撰文嘲笑两位知识人士。
(略)
4.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详)
对于详写的事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详写的? 写作原因、想法、过程、内容
有。”“票全都卖光了,你只有站着
了。”“真讨厌!”马克·吐温叹着气说:
“我的运气真不好,每次那个家伙演讲时
《死是千真万确的》
• 某一个“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 克·吐温,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报道说他 死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从全 国各地纷纭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 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在写 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齐声 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豪无怒 色,幽默地说:“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 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马克·吐温与理发师》
•
马克吐温一次外出做演讲,来到一
个镇。晚饭前,他先去一家理发店刮胡子。
“你是外地人吧?”理发师问。“是的。”
马克·吐温回答,“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
“你来的正是时候,”理发师继续说,
“今晚马克·吐温要来做演讲,我想你会去
的,是吗?”“噢,我也是这样
想。”“你搞到票了吗?”“还没
【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美]马克·吐温
1.了解作者,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文中 重要字词及其意义。(重点)
2.学习作者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技能和 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难点)
3.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 培养自己对文学的兴趣。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他是美国 的幽默大师、小说家、
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 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
栩栩如生:本文形容人物形象生动逼 真的样子。
真谛:本文指人生的真正意义或道理。
4.从全文看,母亲留下的遗产 是什么?这份遗产对“我”走上 文学道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个立柜里的“一堆破书”。
为“我”打开了一个毕生享用不尽, 还在不断丰富的文学宝库。
5.⑦段里作者说他能爱好文 学,能走上文学的道路,并 不是有“特别爱好文学的天 性”。请问,不是天赋起的 作用又是什么起的作用呢?
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 刺一体,既富于特殊的
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 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
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
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 的严肃!
马克·吐温 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傻瓜威尔逊》 《竞选洲长》 《百万英镑》 《赤道环球游记》等。
后人评价:
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 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 流作家! 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 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 美国文坛巨子! 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提示:物质遗产固然很好,但倘若没有高尚的精 神作支柱,这样的遗产就不是真正的财产,因为 精神财富才是最宝贵、最无价的财富。所以,应 侧重从精神遗产方面谈。
1.给加点字注音。 禅( chán)词 私塾( shú ) 康熙( xī )连蒙( mēng )带猜 栩栩( xǔ )如生 真谛( dì) 遗( yí)产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悄(qiāo ) 静悄悄 ( qiǎo ) 悄无声息、悄然 度( duó ) 审时度势 ( dù ) 度量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撰写希金斯 这是个好机会,我信迷这件 投河报道 事非常滑稽,发表出来没有
什么不道德的地方,而且用 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 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 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 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给新来的外 心血来潮 乡人增写挖 苦他的脚注
事件 撰写希金斯投 河报道
给新来的外乡 人增写挖苦他 的脚注
爱好、兴趣和正确的引导。
6.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是多种多样的。方志敏给 后人留下的是《清贫》,鲁迅给后人留下的是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文天祥给后人 留下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浩然正气,刘胡兰给后人留下的是“生得伟大, 死得光荣”的英雄气势,贫穷的母亲给儿子留下 的是一堆破书,更是享受不尽的还在不断丰富的 文学宝库。同学们,你希望得到或为后人留下什 么样的遗产呢?
5.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着特殊 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在语 言风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你能举一两个例说明吗?
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语言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简洁
明快。
如:作者在详写了希金斯投河未成中 途而废这一富有闹剧色彩的报道后, 为之配上一组讽刺性极强的插图,作 者用简洁明快的漫画笔法对其讽刺对 象的神态、肖像勾画,仅寥寥数笔, 但入木三分,十分传神:“其中有一 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 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手杖,试探 水的深度”;“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 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 使女人着迷。”
自学检测:
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伶俐 líng lÌ 撰文 zhuàn 煞费苦心 shà 言简意赅 gāi 趾高气扬 zhǐ
差事 chāi 滑稽 jī
编辑 jí 戏谑 nuè 猝不及防 cù 乳臭未干 xiù 诽谤 fĕi bàng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
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内容。
第二部分(6、7自然段)
给新来的 我们发表这样的东西……不要 外乡人增 再利用本报专栏。 写挖苦他源自的脚注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因为详写的事反响很大,略写 的事反响较小;详写的事足以展现 马克吐温的文学才华;同时略写的 事件是对详写事件的有力补充,是 对文章主题的深化;这样安排使得 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3.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让这期报纸大大畅销;让小镇轰 动;让希金斯离开小镇;让裁缝动身 到南方;让当地报纸编辑妥协求饶; 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
让叔父及周围的人刮目相看。
4.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少年马 克·吐温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你从马克·吐温的经历中受到 了什么启示?
“聪明”:“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 的聪明孩子。”听到希金斯事件,就想到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外乡人的诗发表时, “心血来潮”,登入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 辛辣的脚注等。 “求上进、有志气” :很认真的去办那一期 报纸,“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
“正直,有正义感”: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嘲笑的 都是些“我”认为应该受到嘲笑的人。
“能干”:“这一期的报纸大大畅销”, “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 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及卖 不出去的萝卜……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 两年。” “胆大”:年少却敢敢于嘲笑对峙报纸的编
辑,于嘲笑那些知名人士,敢于挖苦那个外 乡人;敢于面对那些被激怒的人。
“有文学天赋”:第一次文学尝试就编 出了那样的报纸,而且语言“言简意赅, 措辞辛辣”,能极富灵感地用漫画来讽 刺嘲笑希金斯。
另:敢想敢干,有正义感;兴 趣广泛,善于思考,善于在实践中 提升文学才华;善于抓住机会,推 销自己;做事写文章有创意……
又如:“那位裁缝来时,带着一只鹅和 一把剪刀”,“鹅”在英语中读 “goose”,这个词还有“笨蛋、傻瓜” 的意思,作者这样写,暗含讽刺意味。 再如:“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 ,高 声喊叫,趾 高气扬 ,欣喜若狂,他终
于诚心诚心地体谅我,邀我到药房去, 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 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这 一段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