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 出色的教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出色的教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我”在美国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地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规则的优秀品德。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好朋友伦捷送“我”一只电子手表,“我”非常喜爱它。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讲“我”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我”幡然醒悟,认识到这位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

篇末点题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的中心更明确、突出。

编选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同时,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按照“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记叙的。

课文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揭示了做人的道理,给人启迪。

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入手,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根据文章记叙的线索,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和表达深刻的语句,边读边思考文章表达的特点,通过朗读加深体会作者的感情。

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个性的表达,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校规的精神。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讲课文故事梗概,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帮助学生学会“揣、昧、屉、蔼”4个生字,掌握“揣测、拾金不昧、抽屉、和蔼可亲”及“至理名言、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赫然、告诫、困惑、居然、遗憾、幡然醒悟、迂回”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

教学准备:
1、积累遵守或违背校规或社会公德的现象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谁能谈谈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或社会生活中,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有无遵守或违背校规或社会公德的现象?
【联系生活,从身边的事情说起,有利于课文内容的衔接。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坚守公共道德的故事,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

2、同桌间交流预习情况。

①生字的认识和记忆方法:揣、昧、屉、蔼
【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也可以让学生与熟字进行比较,来记忆它们的读音和字形。


②认读词语:
流动、揣测、拾金不昧、乐极生悲、至理明言、告诫、困惑、愤愤不平、和蔼、重洋、幡然醒悟、公德、迂回
③理解词语:
揣测:推测;猜测。

拾金不昧:昧,隐藏。

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已有。

乐极生悲:快乐到了极点的时候,发生悲痛的事情。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愤愤不平:因感到不公平而很生气的样子。

幡然醒悟:同翻然,很快而彻底地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

二、朗读课文,抓住梗概。

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注意让学生倾听,集体评价。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梗概。

3、让学生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朋友送我一只电子手表,我非常的喜爱,接着写我的手表失而复得。

<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

>最后写我幡然醒悟。


4、按课文继续的顺序,给课文划分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写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书写词语。

2、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揭示新课
1、认读词语(课件)
揣测拾金不昧抽屉和蔼可亲至理名言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赫然告诫困惑居然遗憾幡然醒悟迂回
2、回顾课文内容,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我”在美国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的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规则的优秀品德。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色的老师》。

二、自读交流,感悟内容
1、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那位黑人是位出色的老师?课文中的哪些描写你受到了教育和感染?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想法。

【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提出关键且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抓关键的语句,从而教会学生阅读,培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2、学生自学。

3、交流体会。

交流一:送还手表
就在当天晚上,一位陌生的黑人同学走进我的宿舍,他的手中拿着块手表。

天哪,这是我心爱的电子手表。

我高兴得眼泪都要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表示谢意。

他只是微微耸肩一笑,还没等我从手表失而复得的喜悦中反应过来,他就走了,连名字我都没来得及问。

点拨要点:
1、为什么说“这是我心爱的电子手表”?(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2、“他只是微微耸肩一笑”看出黑大哥有怎样的品质?
3、想象一下,当时“我”应该怎么表达谢意?
4、什么是“拾金不昧”?你对黑大哥怎么评价?
5、读出喜悦和敬佩的感情。

交流二:黑大哥告发
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手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点拨要点:
1、黑大哥告发我后,我受到了怎样的处分?(读课文的6-9自然段)
2、“极其困惑”是怎样的感情?(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埋怨、责怪、无奈……”)
3、“遗憾”是什么意思?猜测一下黑大哥是怎么想的?
4、“这是公德,这是规则”。

黑大哥说的公德与规则指的是什么?
(他将手表送还给我,这是公德。

因为我违背公德,他向校方举报了我,也是公德。

违反校规,我必须接受处罚,这是规则。


5、“居然”是什么意思?包含“我”怎样的感受?
6、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感受.
交流三:我的醒悟
老人的话让我幡然醒悟。

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确实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因为公德,他将手表还给了我;也因为公德。

他又向校方举报了我,因为我违背了公德。

他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让我彻底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

点拨要点:
1、老人的哪些话让我“幡然醒悟”?(读11-12自然段)
2、为什么说“黑大哥确实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3、“迂回”是什么意思?黑大哥的“迂回”说明了什么?
4、读出我的深刻反思。

三、总结全文,提炼情感
1、这篇课文主要按照“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记叙的。

课文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揭示了做人的道理,给人启迪。

2、让学生说说最大的启迪和收获是什么?
3、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

四、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1、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遵守公德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赵绰舍命护法》和《刚正无私的“包青天”》
板书设计:
8、出色的老师
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
黑大哥:送还——举报——解释
我:感激——困惑——醒悟
公德重要,校规严肃
课后练习: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

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
..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吗?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
....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老人的话让我幡然醒悟
....。

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补充建议:
本篇课文讲的是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事情,文章结构简单,语言也比较朴实,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理解为什么说那位黑人是位出色的老师,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

1、教学课文的第一部分,要引导学生抓住这块手表的来历和特点,理解“我”对它的喜爱之情。

2、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

要通过自主阅读,先要理清这部分内容的记叙顺序,进而抓住“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的发展过程,理解“我”
丢失手表后的伤心,寻找手表的方法,找到手表的快乐和受到学校高额罚金的痛惜等情感的变化。

特别是“我”对那位黑人同学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认识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可抓住“我”对黑人同由“感激——困惑——幡然醒悟”的情感线索,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

3、教学课文的第三部分,要引导学生抓住收罚的老太太对“我”说的“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及因为“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也因为公德,他又向校方举报我,因为我违背了公德。

”进行理解感悟。

明白为什么说那位黑人学生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