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破阵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 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 悲。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 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 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 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 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 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抒发了被免官闲居的愁懑。 一个“愁”字对比概括了一生体 验。
拓展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 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 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含蓄深刻地表现出尝尽辛酸的 玩世 不 恭和孤傲清醒的情感。
•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 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 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 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 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 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
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
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
•
; / 鼓风干燥箱
suc29rvt
衣上的泥土。几个人把老人家抬回北面的屋子里,放到床上盖上被子。七嘴八舌地安慰一番,就都又到院子里看老妇人了。那个大男娃儿拿着 一沓子黄表纸返回来了。壮年妇人接过来,对年轻妇人说:“最好是烧在脸盆儿里吧,流了那么多血,估计得不少纸灰呢!”年轻的妇人说: “是哩,我去拿脸盆儿!”纸灰烧好了。壮年汉子和年轻男人小心地抓着肩膀把老夫人扶坐起来,耿正和那个大男娃儿一边一个扶住可怜的老 妇人那耷拉着立不住的脑袋。年轻妇人端着脸盆儿,壮年妇人抓起纸灰,一把一把地按在老人还在流血的后脑勺上。半脸盆儿纸灰全部按上去 之后,老人后脑勺上那个两寸多长的大口子终于不再流血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壮年汉子说:“咱们把粱婶儿也抬回屋里去吧!”耿正对 惊魂未定的弟弟和妹妹说:“你俩就在院子里陪着那两位大哥吧!”耿英点点头拉着弟弟来到两个伙计的身边,不安地看着俩人在昏暗中有些 扭曲的痛苦面孔„„那边,耿正和那个大男娃儿扶着老妇人的头,其余人抬着她的身体,小心翼翼地把昏迷不醒的可怜老人慢慢地抬回屋子里, 也放到床上盖上被子。老爷子哭着问:“她真得没事儿吗?真还活着吗?”壮年妇人说:“真没事儿,已经止住血了!”年轻妇人说:“只是 叫不醒。唉,这要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啊?”耿正说:“等天亮了,得找一个郎中来医治医治呢!”老爷子哭得更厉害了,说:“可积攒下的 银子都被这贼抢走了啊,只剩了这屋那个抽屉里,还有不到三两,是最近几个月里赚的„„”昏暗的灯光下,耿正看到两对邻里夫妇面有难色, 就说:“不碍事,救人要紧!我们兄妹三个也攒了一点儿银子呢。如果不够,我们来添!只是我们来这里时间不长,不知道哪位郎中医治得了 这种伤病。”壮年男人说:“这倒好说,东大街上的张郎中在医治跌打损伤方面就很有经验呢,明儿个早饭后,我就去请他来给老婶子瞧一瞧。 还有,梁叔也需要上一些跌打损伤的药呢!”其他几个邻里人也都说:“应该请张郎中医治的!在医治跌打损伤方面,别的几个郎中,都比不 上他呢。”耿正又说:“这事情还应该向当地衙门报案的,或许能追回一部分被这窃贼抢走的财物呢!即使追不回来,也好让衙门派人追查缉 拿他,免得这贼人再祸害镇上的其他人家!”大家都点头称是。耿正说:“这事儿也得各位办呢!”年轻男人说:“我去报案吧!前一阵子, 县衙在咱这镇子上安插了一个只有两三个人的巡捕房呢,听说就在镇东头离龙王庙不远的地方。”耿正看看眼下也只能是这样了,就对这两对 邻里夫妇说:“你们照看两位老人吧,我去看看那两个伙计。如果他们都没有事儿,我们就先走了!唉,他俩本来是送我们回来的,却遇到了 这样的事情!”壮年妇人问:“你们不是
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
破
阵 子
辛 弃
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 (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 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 名的伟大词人乊一,艺术风格多样,以 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 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 长短句》 他 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 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 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
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 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内心悲愤,揭露 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颂祖国大好 河山的作品。 《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 并用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 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 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又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感慨。
沙场/秋/点兵
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 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 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
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 得极为热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 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 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 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 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 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宋词的发展
• 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 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它首 先盛行于民间,后来文人注意了这种形式,开 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晚唐、五代,致力于词 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 韦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此时,文 人词和民间词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的繁荣、 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词人。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完成 统一大业,就可以了却君王的心愿, 自己也可以声名大震,名传史册。 词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梦想,只 好在想象中横刀跃马,实现自我。 但梦最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
可怜/白发生!
“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 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 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 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 对作者深深的同情。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 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 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 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 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 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 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 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 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 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 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 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 神。
梦回吹角连营 带着这样的悲壮情怀入梦, 梦醒之后,不禁浮想联翩, 耳边似乎听到了军营中鼓角 齐鸣,边声四起,不由使人 产生出征杀敌的豪气。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牛
军旗下 指军营
烤
奏
战士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 雄壮的塞外战歌。 (另说:一望无际的八百里军营连军营, 处处都是炊烟烤牛肉,部队供养充足,官 兵们同甘共苦,为战斗做准备,而鼓舞士 气的悲壮乐曲更加激励着将士们,整个军 营何等壮观!)
题解:
《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 短句集》。
wu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
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 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赢 了弓马 可 得 却如作 怜 生 君霹的 白 前 王雳卢 发 身 天弦飞 生 后 下惊快 ! 名 事。, 。 , / / / / / / / / / /
翻译 :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 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 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 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 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 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 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词的结构
实 醉态— — 虚 梦境— —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实 现实— —
可怜白发生!
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 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 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 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 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 和愤恨。
拓展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陆游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 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 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 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 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握英雄泪。
注入新的血液。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
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
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
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
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
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
贡献。
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 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 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 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 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 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 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 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 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 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 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沙 八梦醉 五 百回里 十 场 里吹挑 弦 秋 分角灯 翻 点 麾连看 塞 兵 下营剑 外 。 炙。, 声 , 。 / /
为 陈 同 甫 破 赋 阵 壮 子 词 以 寄 之
• • •
• • • / /
/ /
/ / / /
注音:
麾( huī ) 的( dì )卢 炙( zhì ) 霹雳( pī lì )
读词思考:
用“/”划出诗句的停顿。
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
破阵子
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
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 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 亮,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 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 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展现出一幅农家天伦之乐的风情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点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