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732乙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则乙醇与 过量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 18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5.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 mL浓硫酸、3 mL乙醇和2 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地加热 3~5 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 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33]__酯__基__
乙酸乙酯
[即学即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 )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 ) (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 √ )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
答案:D
[提升2]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燃料、香料等工业,在中学化学 实验室里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密度 (g/cm3) 0.789
1.05
0.90
熔点 (℃) -117.3 16.6
-83.6
沸点 (℃) 78.5 117.9
77.2
溶解性
(2)制备精品(图2) 将B中的液体分液,对乙酸乙酯粗品进行一系列除杂操作后转移到C 中,利用图2装置进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 ①C的名称是_蒸__馏__烧_瓶__。 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从___b__(填字母)口进入;收集产品时,控制 的温度应在___7_7_._2__℃左右。
关键能力 1.酯化反应原理 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其反应原理如下:
答案:D
解析:Na与H2O反应比与C2H5OH反应剧烈,故反应速率③>①,CH3COOH部 分电离,溶液显酸性,H2O只有极微弱的电离,显中性,故反应速率②>③,所 以反应速率大小为②>③>①,故选D。
[提升1] 探究水、乙醇、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的活泼性。将四种 物质分别置于四支试管中,并编号
①H—OH,②CH3CH2OH,
三、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 物类别
烷烃
官能团 —
烯烃 炔烃
[21_碳__碳__双_键__ CC碳碳三键
芳香烃

代表物 [20]___C_H_4___甲烷 CH2===CH2[22]__乙__烯____ [23]___C_H_C__H_____乙炔
[24]__苯__
卤代烃
碳卤键(X表示
[25]_卤__素__原__子_)
_④__>_③__ _①__>_②_
(2)实验结论总结:羟基氢的活泼性: __乙__醇__<_水__<_碳__酸__<_乙__酸_____。
状元随笔 羟基化合物的反应规律
(1)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OH或—COOH,反应关系为 2Na~2—OH~H2或2Na~2—COOH~H2。
(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COOH,反应 关系为NaHCO3~—COOH~CO2。
关键能力 乙酸、碳酸、水和乙醇四种物质的性质比较
物质 羟基氢的活泼性
电离程度 酸碱性 与Na 与NaOH
与NaHCO3
乙醇
不电离 — √ × ×

碳酸
逐渐增强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中性
弱酸性


×

×
×
(说明:√表示反应,×表示不反应)
乙酸
部分电离 弱酸性
√ √ √
状元随笔 在有机化学中通常利用羧酸的弱酸性鉴别羧基、常用的 试剂是
反应物 先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催化剂
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既加快了反应速率又提 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目的:溶解乙醇,
吸收剂 和乙酸反应,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液体分

状元随笔 酯化反应的特点:
(1)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为100%。
“冰”是指固态的水。 “干冰”是指固态的二氧化碳。 “冰醋酸”是指纯净的乙,不一定是固态乙酸。
3.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且其酸性强于碳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CH3COOH⇌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
2CH3COOH+2Na―→2CH3COONa+H2↑ CH3COOH+NaOH―→CH3COONa+H2O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_将__浓__硫__酸__加_入__乙__醇__中__,__边__加_边__振__荡__,__然__后__再_加__入__乙__酸__(或__先__将__乙__醇__与__乙_酸__混__合__ _好_后__再__加__浓__硫__酸_并__在__加__入__过__程__中_不__断__振__荡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CO2↑+H2O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 装置
实验 现象 化学方 程式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11]_油_状__液__体__生成,且能闻 到[12]____香_味___
[13]C__H_3C__O_O_H__+_C_H__3C__H_2O__H____
答案:D
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 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
3.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乙酸和乙醇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 的量相等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乙酸和乙醇都能与K和KOH溶液反应 D.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写成RCOOR′,结构简式为[15]____________,官能团为
[16]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酯(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17]__小__,[18]_难__溶__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具有[19]__芳_香__气味。 3.用途 (1)用作香料,如作饮料、香水等中的香料。 (2)用作溶剂,如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答案:D
5.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是( ) A.金属钠 B.CuO C.石蕊溶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A
6.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答案:D
核心素养
目标1 不同物质中羟基的活泼性 [例1] 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 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H3COOH溶液 ③H2O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第2课时 乙酸
学业基础
核心微网络
新课程标准
1.认识乙酸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
2.结合乙酸的结构与性质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3.以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素养新要求
1.能从乙酸的微观结构解释乙酸的化学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 观念;
A.—CH3 B.
和—OH
C.—OH D.—COOH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 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 碳酸 C.乙醇能与钠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乙酸不与钠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醇 [27]__—_O__H___羟基
[26]__C_H__3C__H_2_B_r__溴乙烷 CH3CH2OH[28]__乙__醇____

[29]__醛__基____
[30]________________ 乙醛
羧酸 [31]__________羧基
[32]_乙__酸___

[34]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解析:2 mol CH3COOH或2 mol CH3CH2 OH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的氢气均 为1 mol,A正确;乙醇与Na2CO3溶液互溶,不分层,不反应,没有CO2气体放出, 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有CO2气体放出,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 CO3溶液,液 体分层,B正确;乙醇能与K反应,与KOH溶液不反应,乙酸与K和KOH溶液都 反应,C不正确;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乙醇催化氧 化、乙酸的燃烧反应都是氧化反应,D正确。
(× ) (5)酯化反应是加成反应。( × )
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 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答案:B
3.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其官能团是( )
CH3COOCH2CH3+H2O
状元随笔
1.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吸水剂——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2)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 (3)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3.酯的分离 用分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
二、酯 1.酯 羧酸分子羧基中的[14]___—_O__H__被—OR′取代后的产物称为酯,简


(1)设计实验验证:
操作
四种物质各取少量于试 管中,各加入紫色石蕊
溶液两滴 在③、④试管中,各加
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在①、②中各加入少量
金属钠
现象
结论(-OH中氢原子活 泼性顺序)
③、④变红,其他不变
_③__、__④__>_①__、__②__
④中产生气体
①产生气体,反应迅速; ②产生气体,反应缓慢
(2)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尽量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 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学考评价
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B.其官能团是羧基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C
2.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 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 基结合成水
与水互溶 易溶于水、乙醇 微溶于水,能溶于
乙醇
(1)制备粗品(图1) 在A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将三种原料依次加入A中,用酒精灯缓慢加 热,一段时间后在B中得到乙酸乙酯粗品。 ①浓硫酸、乙醇、乙酸的加入顺序是_乙__醇_→__浓__硫_酸__→__乙__酸___,A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C_H_3_C_O_O__H_+__C_H_3C__H_2O__H___________C_H_3_C_O_O_C_H__2C_H__3+__H_2_O___________。 ②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防__止__暴_沸____,长导管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 作用是___冷__凝__回_流____。 ③B中盛装的液体是__饱__和__碳__酸_钠__溶__液__,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在_上___(填 “上”或“下”)层。
(1)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2)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3)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蓝色絮状沉淀溶解)。
目标2 酯化反应的实验设计 [例2]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 醋酸 B.用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18O存在于水中 C.试管b中的液体是饱和NaHCO3溶液 D.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 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醇脱氢”。酯的结构式是RCOOR′。
2.实验装置及注意事项 (1)实验装置
(2)注意事项

酒精灯
用酒精灯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将生成的乙 酸乙酯及时蒸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试管 作反应器的大试管倾斜45°角的目的:增大受热面积
导气管 导气管末端的位置:不能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
2.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能用简单实验探究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条 件及反应方程式。
一、乙酸 1.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C2H4O2
羧基
或—COOH
或CH3COOH
2.乙酸的物理性质
强烈刺激性
当温度低于16.6 ℃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 乙酸又称为[7]_冰__醋__酸___。
状元随笔 “冰”“干冰”“冰醋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