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场新人的角色转换-SUSAN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学生到新员工
——角色转换我做到了吗?
“没想到社会大学是这样”
暑期将至,毕业季的到来预示着有一群年轻人将开启他们新的人生阶段——踏入职场。
许多新人怀揣着毕业证走出校门,信心满满地以为,凭自己“多年”学到的知识和相关实习经验就可以从容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而当他们真正踏入职场之后才发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跨越并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人的自豪和自信慢慢被烦躁、迷茫、愤愤不平甚至挫败感所替代。
“怎么老让我打杂?根本用不上我的专业知识。
”“老员工好像一点也不nice,宁可在网上回答问题,也不愿帮我一下,传说中的Team Spirit呢?”“领导同事怎么都针对我?”“公司太变态了,上下班都得打卡,还老加班。
”“某某在学校还不如我呢,现在都挣得比我多了。
”凡此种种,恐怕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抱怨,在老同事和领导的眼里也许就是“学生气十足”。
说到底,很多职场新人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心态上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转变。
要完成从毕业生的角色转换,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学校和企业的区别。
企业与学校大有不同
首先,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企业——无论属于哪个行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即便是一些事业单位和非盈利机构,他们也是需要实现社会效益的,只不过他们的效益常常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罢了。
所以,企业组织的培训也是为了让员工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这样的大道理似乎每个人都知道,然而你还必须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想抱怨老员工不太愿意教你,那你就搞错对象了,人家为什么要主动教你呢?你们只是同事关系,别人并没有指导你的义务。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会为新员工指定“导师”,然而此“导师”非彼时学校之“导师”,你们只是特殊的协作关系,甚至上下级关系。
不要指望谁来无私地培养你。
你加入一个团队,最终是要和大家共同努力实现绩效目标,并因此获得相应的酬劳。
其次,两者管理模式不同。
高校基本是扁平化管理,对学生来说也没有真正的上下级关系,时间安排上也相对自主。
而企业免不了都会有层级关系,还有复杂的管理制度。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研究生阶段的自由散漫,那么请你重新绷紧纪律这根弦。
很多企业在招聘启事里便会写道“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多毕业生显然没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从大处说,这意味着你必须遵守公司的制度和行为准则;从细处讲,如果这个单位是个创业型公司,那么你就得和大家一起为了赶在Deadline之前交活儿而加班加点。
如果这个公司是提供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每天都得西装革履上班,那么你就别抱怨公司不尊重个性。
刚刚加入某个团队的你,先别着急评论别人如何,因为新人要做的是尽快适应这个团队,而不是让团队适应你。
还有,评价机制也不同。
在学校,基本以课业成绩为准,但“学习”是个过程。
而企业必行创造业绩,是目的导向性的。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客户的满意度就是公司的评价基准。
学校和企业的这些特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行为模式。
在学校你基本上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而在企业你的个人会影响组织绩效。
为了处理各种的任务和应对更为负责的人际关系,光有学习书本知识的理解力、记忆力和简单的操作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种技能,比如领导力、沟通协调、时间管理等等。
如果你执念于自己的学校或者课业成绩比别人强,不满意薪资上的差距的话,那么你只会固步自封,越来越愤愤不平。
职业化——我准备好了吗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拥有了一份工作并不等于就完成了职业化,至少很多新人在认识和心态上还没做到。
何为“职业化”?有一种定义是:职业化即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简单地说,就是对职业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我们说一个人非常professional,通常就意味着他/她的言行、对自己工作的态度非常符合大家对这种职业的总体看法。
当然,提高本职业的工作技能是你在这一行安身立命之本,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
而我们常说“态度很重要”,职业化的工作态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用心把事情做好。
另外,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不管你个人遇到了什么事情,只要你要上岗,那就以专业的精神做专业的事情。
因为职业需要你输出标准化的、稳定的服务。
还有就是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职业道德也是一个员工必备的基本品质。
个人理念也不要凌驾于职业精神之上。
因为违反行规和本职业基本道德,离职后在行业内待不下去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新人也要有意识地打造职业化的工作形象。
说简单点就是“ 干什么的就要像什么”。
如果你是客户,估计也不会放心把年度审计工作交给一个穿着短裤拖鞋、肩膀带有纹身的咨询师;同样,鲜有人会选择素面朝天、皮肤粗糙的名牌化妆品导购。
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换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你这艘小船需要在职场大海中反复碰壁、不断调整,往往充满痛苦和迷惘。
只要你能积极面对,那么这个过程就如同螺旋式上升,会让你的职业生涯因不断丰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