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系列关于抢救、发掘与保护的活动也全面展开。

通过对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究,期望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借鉴。

标签:《文化财保护法》;无形文化遗产;人间国宝
1 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1.1 人间国宝的认定
在日本,“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保持者”被国民称为“人间国宝”。

法律规定,如果被认定为“人间国宝”就有义务将其技艺、技能及其作品等进行公开和传承给后世,如果拒不外传,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传承其技能,将被解除或者取消其资格。

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必须依据《文化财保护法》所规定法定程序展开。

指定及认定工作通常是不定期地在文部科学省下面的文化厅组织进行的;由数十位专家和有识之士组成的文化审议会就“人间国宝”因死亡等原因而解除认定的情形,就其艺能和工艺技术领域的发展状态等,进行专业性的调查与研讨,其结论将最终成为文部科学大臣认定人间国宝或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保持团体的基本依据。

上述指定程序一经完成,国家就会依据《文化财保护法》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对文化遗产实施保护。

1.2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在日本,对历史文化遗产实行保护的历史已有100多年。

多年来,日本保护文化遗产一直采用的都是指定制度。

这种制度实行的是有局限的重点保护政策。

2004年,日本《文化财保护法》通过新的改订,进一步扩充了保护非物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

所谓登录制度就是将文化遗产进行注册和登记,以此来认定其资格,确定历史文化价值,然后用一定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并通过媒介公布于众,进行大量的舆论宣传,来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日本正在积极推进“文化财登录制度”,通过这种新的“文化财登录制度”,它有“保护10万件历史遗产”的决心。

现在,登录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

实践证明,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采用的也是登录制度。

1.3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经过几次重大修订,逐渐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

文部省在1950年组建“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并任命5位国内一流的文
化专家担任委员。

委员会之下设有四个文化财保护审议会,专职负责文化财保护的技术咨询、专业指导、调查审议和相关的事务性工作。

日本在1954年,又明确规定各地方必须组建“地方公共团体及教育委员会”,来负责地方的文化财保护工作。

1986年,日本将“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废除,其承担的指定与解除国宝的工作由文部大臣直接担任,文化厅长官决定其他事务性工作。

地方政府亦设置“文化财保护审议会”,和民间团体共同保护本地的文化财产。

研究工作方面,日本成立了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和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还有许多民间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大学和图书馆,它们除了做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文献资料的保管工作外,还做一些启蒙和推广活动,成为日本有形文化财和无形文化财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2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泱泱中华,拥有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所以对其保护的任务也十分艰巨。

笔者认为,在学习与借鉴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上,主要是逐渐将保护法制化,通过法律来确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创建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

考虑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传承人的法律地位,并对传承人的各种传承活动给予支持。

每年支付其“特别助成金”以改善其生活和培养后继传人的条件,支持其保持和提高专业技能或培养传承者的各种努力。

对于由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持者团体或地方公共团体所进行的旨在培养无形文化遗产后继者的事业,或有关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的公开表演等事业给予部分经济资助。

(2)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通过登录,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确定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条例加以约束。

(3)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研究教育基地,在中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指导委员会,地方建立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来协调和具体实施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应当以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法律制度的不断深化、调整和完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功必备的基础。

因此,学习和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并使之得到有效贯彻实施,是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加稳定、持续和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