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摘要通过优质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秦油7号表现生长稳健、丰产性好、抗倒性较好、杂株率低、产量较高等特点,可在南京市江宁区作为大面积主推品种种植;皖油19、苏油1号、沪油15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关键词优质油菜;品种筛选;江苏南京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区油菜生产在大力发展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同时,重点示范推广油菜免耕直播、育苗板茬移栽等轻简栽培技术。
为了实现油菜优质双低化,我区分别引进了皖油19、秦油7号、沪油15、苏油1号等高产、抗病、优质油菜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就目前来讲,大力发展双低优质油菜,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以及优质优价并存,尤为重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有皖油19、秦油7号、沪油15、苏油1号,不设对照品种。
1.2试验设计
示范地点分别安排在我区的湖熟街道和周岗街道,种植面积每个品种为666.67m2。
田块前茬为水稻,土壤肥力中等。
参试品种于9月20日统一播种育苗,10月30日移栽,秧龄40d,移栽密度为10.98万株/hm2,栽后田间管理按常规处理。
在肥料运筹上,基本上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
苗床基肥施人畜粪18.75t/hm2,硼肥7.5kg/hm2;移栽到大田,基肥施复合肥450kg/hm2加尿素150kg/hm2;11月15日化学除草1次,12月10日(冬前)施尿素225kg/hm2;防治蚜虫1次。
春后当油菜抽薹8~10cm时,根据苗情长势追施150kg/hm2尿素作抽薹肥。
油菜全生育期施肥折合纯氮279kg/hm2,五氧化二磷72kg/hm2,氧化钾87kg/hm2,开花期间防治菌核病1次。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表现
从4个参试品种的示范产量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秦油7号,其次是皖油19、苏油1号、沪油15。
再从构成油菜产量因素分析来看,在移栽密度相同、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单株有效角果数以秦油7号最多,平均为419个;沪油15次之,平均为391个;皖油19排列第3,平均为380个;苏油1号最少,平均为362.3个。
每角实粒数以苏油1号最多,平均为18.2粒;皖油19次之,平均为17.2粒,秦油7号排列第3位,平均为16.8粒;沪油15最少,平均为16粒。
而千粒重秦油7号和皖油19相同,平均为3.5g;沪油15平均千粒重为3.4g,苏油1号平均千粒重为3.3g(见表1)。
2.2生育特点
油菜籽的产量是由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粒重3个因素构成。
有效角果数的多少取决于一次分枝及其角果所占比重,而每角粒数则取决于春季植株营养体强弱及开花受精时的温光条件,粒重则取决于后期温光条件及植株生长状况。
据生育期记载结果分析,在播栽期相同的情况下,抽薹最早的是皖油19,其次是沪油15,而秦油7号、苏油1号要晚抽薹3~4d。
成熟期最迟的是秦油7号,5月26日收割;熟期最早的是皖油19,5月20日收割(见表2)。
2.3植株性状
2.3.1株高。
据成熟期考察植株性状,在4个参试品种中,植株较高的品种为秦油7号,高度为167cm,其他3个品种的株高都在160cm以下。
2.3.2分枝习性。
一次有效分枝点较高的为秦油7号、苏油1号,皖油19次之,属上生分枝型。
一次有效分枝数最多的是秦油7号9.5个(二次有效分枝6.3个),其次是苏油1号为8.2个(二次有效分枝最低4.5个)(见表3)。
3品种评价
3.1秦油7号
该品种由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培育,属双低优质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48d 左右,叶色较深,苗期长势一般,春发性较好,抽薹整齐,后期生长速度快,分枝均匀。
该品种生长稳健,生长量较大,丰产性好,抗倒性较好,抗菌核病一般,杂株率低。
经我区2年试种产量较高,可作为大面积主推品种扩大种植。
3.2皖油19
该品种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品种。
经试种观察,该品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生长迅速,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花期集中,籽粒灌浆速度比较快,丰产性一般,抗病性一般,成熟期早,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3.3苏油1号
该品种由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长势较好,叶色淡绿,越冬半直立,春发性一般,分枝节位较高。
抽薹及始花略晚,开花集中,籽粒灌浆充实较快,病害较轻,抗倒性好,丰产性一般,可搭配种植。
3.4沪油15
该品种由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育成,幼苗叶色深绿、生长半直立,叶片中等大小,叶面平展,叶缘有波状缺刻,蜡粉较厚,短柄叶和无柄叶较多,分枝习性属中生分枝型,主花序较发达,角果较长,茎杆坚硬,耐肥抗倒,抗病性一般,可适当搭配种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