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三大题,总分120分。
)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 0.75比35 多( )%;( )米比5米长12。
2. 在3:8中,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扩大_________倍。
3. 如果a :4=0.2:7,那么a=_________。
4. m ,n 的和除以m ,n 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是_________。
5. 用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中途休息了1小时,从出发经过x 小时后,前进的路程用代数式表示是_________千米。
6. 操场上有一400米长的跑道(如图),已知操场的宽度为50米,跑道的宽度为1米,那么这个4×100接力赛起点的间隔应是( )米。
7. 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_________。
8.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是_________,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__。
9. 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5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米。
在这个花坛的外面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米。
10. 某班女生比男生少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2,这个班共_________人。
天平一端放着一块巧克力,另一端放着12
块巧克力和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
整块巧克力的重量是_________克。
11. 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12. 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_________。
13. 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0日完成任务,照这样计算,到6月30日超额完成_________。
14. 圆的半径由1米增加到2米,周长增加_________米(结果用π表示)。
15. 一块长12米、宽0.9米的铁皮,剪成半径是15厘米的圆片,最多能剪_________块。
16.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M是CD边的中点,DN是以A为圆心的一段圆弧,KN是以B为圆心的一段圆弧,AN=3,BN=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单选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7. 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A. 大于30%
B. 等于30%
C. 小于30%
D. 无法确定
18. 当正方形、长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圆
19. 两圆的面积之比是1:9,则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A. 1:9
B. 9:1
C. 1:
3 D. 3:1
20. 已知100g猪肉中含有9.5g脂肪,则40g猪肉中含有()克脂肪。
A. 3.6
B. 3.8
C.
4.0 D. 4.2
21. 在学校最近进行的乒乓球比赛中,每两个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共进行了66场比赛,那么这次比赛一共有()同学参加。
A. 10
B. 11
C. 12
D. 13
更多免费试卷下载分站
22. 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 平移后的位置如图②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23. 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45 米,乙剪去45
,余下的绳子( ) A. 甲比乙短B. 甲乙长度相等 C. 甲比乙长D. 不能确定
24. 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 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1)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像描述的说法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5. 如图所示中国奥运会奖牌数的折线图,哪一届比它的上届奖牌数增加最多( )
A. 第23届
B. 第25届
C. 第26届
D. 第27届
三、解答题(共62分)(26题8分,27-35每题6分)
26. 化简比
2.80.04
125千克:18 吨
27. 一块地种白菜,去年收白菜45吨,今年收白菜51.75吨,今年比去年增产几成?
28. 在图中,画出已知图形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9. 某运输公司运一批货物,两天共运走总数的80%,第一天运了16.8吨,第二天运的数量是第
一天的116
倍,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30. 有一个运动场(如下图),两头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
请你计算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米)
31. 李明在去年元旦把积蓄的零钱2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准备到期后把税后利息捐赠给贫困地区的“特困生”。
如果年利率按2.43%计算,到期他可捐出多少钱?
32. 红星乡去年春季植树450棵,成活率为80%。
去年秋季植树的成活率为90%,已知去年春季比秋季多死了27棵,这个乡一共种活了多少棵树?
33. 下图是明明作的一周的零用钱开支的统计图(单位:元)
分析上图,试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周几明明花的零用钱最少?是多少?他零用钱花得最多的一天用了多少?
(2)哪几天他花的零用钱是一样的?分别为多少?
(3)你能帮明明算一算他一周平均每天花的零用钱吗?
34. 据了解,各类课外学习辅导书的销售,书店老板常以标价的八折卖出。
现你准备买一本标价为10元的课外学习辅导书(不考虑其他因素)。
(1)你要付给老板多少元?
(2)若老板从中获利4元,则老板购进这本书时打了几折?
(3)在(1)(2)的条件下,若老板只要卖出高于进价的30%——40%便可获利,你应在什么范围内还价就可能较满意地买到这本书?
35. “十·一”黄金周期间,重庆市中开县刘帅纪念馆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记为2万,请求出10月2日的游客人数。
(2)请判断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最少的是哪天?它们相差多少万人?(3)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2万,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这7天的游客人数情况: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3、组织学生办小报《战争与和平》。
4、学习读选读课文《黄继光》板书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有
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平稳的课桌鲜花
中读书
……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互相交流。
能发现这些比喻句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读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试着运用。
2、过程与方法:写一篇看图作文,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认真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要丰富合理。
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宽带网,了解战争带来的危害,同时,通过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形式了解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的新闻、英雄人物的故事。
教学课时: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小小新闻发布会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新闻?(看
电视、看报、听广播、上网等)
2、你最喜欢看什么新闻?指名说。
3、看新闻有什么好处呢?举例说一说。
4、既然新闻有这么多的好处,假如让你来讲新闻,你们认为应该讲清楚什么呢?
5、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
规则:1、先在四人小组内讲新闻,讲后每人评议另外三人,讲得怎样,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班上讲新闻。
2、各组代表在班上讲新闻,讲完后班上同学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最后举手表决评选出三名“最佳新闻发言人”。
6、小结延伸: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那你们打算以后该怎么做呢?
二、我的发现
1、自由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表达的感情。
2、同桌交流。
3、全班指名交流。
4、小结:两组带点的词表达的感情不同。
三、教学“日积月累”
1、指名读成语。
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交流词语意思。
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
4、读读记记成语。
5、读一读,注意观察每一横排有什么规律。
四、
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故事交流会,评选故事大王比赛。
第二
课时
一、课前搜集资料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 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二、结合图形读习作要求。
1、习作有几个要求?哪几个?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难点是什么?(观察和想
象)
三、根据观察,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哭?
2、他的妈妈在哪里?
3、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4、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可能会怎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