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000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00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
A.生产关系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4.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
A.货币资本的价值B.流通资本的价值
C.商品资本的价值D.社会总产值
5.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属于()
A.集约型增长方式B.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
C.粗放型增长方式D.内含型增长方式
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始终高于价值D.价格始终低于价值
8.根据不同的交易对象和特定的交易方式,市场体系可以分为()
A.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B.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
C.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9.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
A.作为流通手段B.作为支付手段
C.购买生产要素D.带来剩余价值
1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能()
A.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B.转移自身的价值
C.长期保存使用价值D.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1.资本的周转是()
A.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B.考察资本运动采取的不同形式
C.考察资本运动的内容D.考察资本运动经历的不同阶段
1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形成()
A.商品的生产价格B.平均利润率
C.商品的社会价值D.平均利润
13.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越出一国和地区范围而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趋势是
()A.资本国际化B.经济全球化
C.经济一体化D.地区集团化
14.战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调节的新形式有()
A.欧洲联盟B.南方共同市场
C.“八国首脑会议”D.东南亚国家联盟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资本主义的终结B.社会主义的开端
C.社会主义的前阶D.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不协调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
D.现代化的大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矛盾
17.“走合作化道路”是我国建国初期采取的()
A.改造个体私有制的办法B.改造民族资本的办法
C.剥夺官僚资本的办法D.剥夺民族资本的办法
1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D.国有资产的数量占优势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劳动力价值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为补充
2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B.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收入D.风险收入
21.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业主制B.合伙制
C.公司制D.合作制
22.商品的比价体系是指()
A.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B.不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C.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对比关系D.同种商品在不同季节的价格对比关系23.文教卫生基金按其性质应属于()
A.社会消费基金B.个人消费基金
C.社会后备基金D.扩大生产基金
24.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于()
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
C.市场主体D.市场组织
25.我国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
A.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信贷平衡
B.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稳定货币
3
C.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调节供求
D.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
2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是()
A.劳动要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
B.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
C.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
D.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
27.作为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
A.农业B.工业
C.服务业D.科技业
28.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
A.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使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B.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变
C.大力引进外国资本、解决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D.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2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是指()
A.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B.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C.由小康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D.由温饱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30.国家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
C.意识形态的渐趋一致D.军事对抗被经济互补所取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概括地说有()
A.综合性比例B.部门之间的比例
C.部门内部的比例D.地区之间的比例
E.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
32.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左端的商品“绵羊”()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4
C.处在等价形式上D.是个别等价物
E.通过交换,价值在石斧上相对地表现出来
33.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包括()
A.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B.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C.供给方内部的竞争D.需求方内部的竞争
E.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竞争
34.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
()A.不变资本的绝对量B.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D.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生产时间的长短B.流通时间的长短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E.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所具有的特点是()
A.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B.按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
C.劳动量受商品供求关系制约D.通过实物交换形式来实现
E.与企业经济效益无关
38.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
A.国家财政预算B.银行信贷
C.价格体系D.劳务费用的支付
E.生产企业职工工资的发放
39.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
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B.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C.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D.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5
E.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40.为了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我国必须()
A.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B.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
C.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D.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E.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

42.简述资本主义信用的类型。

43.简述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

44.应怎样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45.简述我国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所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以下3题,第46题必答,
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题。


46.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节的基本方式。

47.怎样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8.试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