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mastcell)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虽在来源、性质
和分布方面都不相同,但它们在表面特征和活性方面非常相似,都是I gE介导型炎症的主要效应细胞。
(一)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的形态呈多样性,通常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大约1
0~15μm,表面有许多放射状突起;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胞浆内充满很多特异性颗粒,用碱性染料(如甲苯胺蓝)染色时呈紫
红色。
颗料内含有大量的组胺、肝素、TNFα和其他炎症介质,还含有
超氧化岐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许多酸性水解酶等。
肥大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在祖细胞时期便迁移至外周组织中,就地发育成熟。
肥大细胞在全身各处沿神经和血管附近分布,尤其多
见于结缔组织和粘膜中。
粘膜中的肥大细胞成熟与胸腺的诱导相关,
颗粒中含组胺较少;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是胸腺非依赖性的,颗粒
中含有大量的组胺。
肥大细胞的突出特点是表面有大量的高亲和性IgE受体(FcεR Ⅰ)。
FcεRⅠ含有4条多肽链(α、β、2γ),暴露于细胞外的是链,与IgE的Fc有较强的结合力;两条链伸向胞浆内部,在结构和功能上都
象CD3分子的ζ链;β链在细胞膜中将α和γ连接起来。
通过FcR,肥
大细胞可从循环中吸附大量的IgE分子在细胞表面,作为相应抗原的特
异性受体。
(二)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外周血颗粒性白的一个类型。
细胞呈圆形,直径约5~7μm,在粒细胞中形态较小,细胞数也少,约占血中有核细胞总数的1%。
嗜碱性粒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成熟细胞存在于血液中,只有在发生炎症时受趋化因子诱导才迁移出血管外。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有许多相同的特性,例如胞浆内含有丰富的嗜碱性颗粒,细胞表面表达FcRⅠ,与抗原结合后可使细胞活化,释放颗粒和炎症介质等。
两种细胞的比较见表8-1。
表8-1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特性比较
肥大细胞碱性粒细胞
细胞直径10~15μm5~7μm
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两叶或多叶
细胞外形光滑有窄突起偶有短宽突起
主要分布粘膜和结缔组织血液
细胞寿命数周~数月数日
增殖能力增殖不增殖
颗粒颗粒内含物组胺、肝素、硫酸软骨素、中
蛋性白酶
组胺、硫酸软骨素、中
性蛋白酶
释放介质TNFα、PAF、LTC4、PGD2 LTC4、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