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命题作文指导习题

合集下载

2024年盐城市中考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4年盐城市中考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分析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

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②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

③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本篇作文的题目是“我听到的一个故事”,本文要求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听到的。

写作这篇作文时,其主要的内容是我听到的一个故事的详细描写,同时还可以写出对这个故事的感想或自己的看法。

这个听到的故事,可以是:王二小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爱迪生小时的故事等,行文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法对故事进行描绘。

【范文】
我听到的一个故事
爸爸的朋友有个建筑工地,有个看工地的老爷爷,人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孙”,我和他曾有过一面之交,按道理,我应该称他孙爷爷。

孙爷爷如果现在还活着,已将近七旬,他孤身一人在银川,
第1页共5页。

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 命题作文指导习题

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 命题作文指导习题

命题作文牛刀小试1.依据要求,完成相应题目。

2020年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目为“比分数更重要的”。

假如请你完成这篇作文,你会在审题时作怎样的思考?你认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什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写到本文中?2.依据要求,完成相应题目。

【导语】颜色,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颜色,装饰奇特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颜色,分散温馨的记忆,回应绚烂的历史......那一抹颜色,让你打快活扉;那一抹颜色,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有那样一抹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消灭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你构思这篇作文:你会写“哪样”的“一抹颜色”“一抹”什么“颜色”?请简洁地写出你的构思过程。

考点聚焦命题作文就是我们依据所给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文章。

写作时只能依据要求题目写作,不能另取题目。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能较为客观全面地考查同学的写作力量和水平,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快速集中,在对作文力量的考查中仍具特殊价值。

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江苏作文题型尤其钟爱命题作文。

盐城中考作文也以命题居多。

课堂互动近年来,命题作文的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1.“单纯命题”形式,无提示语或导语。

2.“导语+命题”,面对命题作文,审题尤为重要。

方法点拨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示意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端详。

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肯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

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2021年南通中考作文题目是“一次相逢一次暖”。

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 半命题作文指导习题

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 半命题作文指导习题

半命题作文牛刀小试1.【导语】生活中,总有些事情出人意料,或与人的意愿相违反,却经常触动我们的心灵,使人思考,让人回味,给人启示……请以“可是你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消灭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你会补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放弃”“坚持”“灰心”“努力”还是“揭露我的谎言”“称赞我的胆小”……?认真构思,补全题目,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文的主要内容。

2.请以“又见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消灭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你会在横线上填上什么词?你会如何构思这篇作文?(主要从选材与立意角度考虑)考点聚焦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供应一个不完整的作文命题,由考生将题目缺略部分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把握在考生手里,补充的题目机敏多样,可以较机敏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它又适当作了些限制,可避开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课堂互动一、半命题作文的形式1.补前型(如“之乐”)2.补后型(如“家庭的”)3.补中型(如“人生路上多”)4.两补型(如“让的”)5.两选型(如“学习”或者“学习”)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原则(1)生疏性。

选自己生疏的内容,你才能顺当地写下来。

(2)共性化。

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从作文选中借来的东西。

(3)新视角。

当你看到题目想到的第一个构思,而大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时,就应回避这个构思。

运用发散思维,将你想到的新视角、新构思排列出来,再选择。

确定构思之后,运用纵向思维,对题材开掘深一点。

三、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1)具体事物拟题法当我面对那片绿叶的时候当我面对那座荒山的时候(2)抽象事物拟题法当我面对尊严的时候当我面对荣耀的时候(3)特定情景拟题法当我面对掌声的时候当我面对离别的时候四、拟题与立意训练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中考语文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指导习题(2021学年)

中考语文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指导习题(2021学年)

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指导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指导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盐都市中考语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指导习题的全部内容。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牛刀小试(1)“香”,是一个给我们带来丰富体验的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花香草香,茶香饭香,书香墨香……,每一种有形无形的“香”的背后都有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打开我们的记忆,搜寻那些印象深刻,令我们动心动情的与“香”有关的事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香”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你会拟什么题目?请将你的构思概括地写出来。

(2)2016年4月9日,原韩国某男子流行团体成员、著名影视明星鹿晗在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

在演唱会的前一天,4月8日晚23点09分,他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与一只邮筒的合影。

这个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的邮筒很快成为鹿晗粉丝们的新宠,演唱会前后,都有人赶来排队与邮筒合影,队伍最长时大约有200—300米,甚至还有人排到凌晨三四点。

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请列一个作文提纲。

(包含题目、开头、结尾、主体部分梗概)考点聚焦“话题作文”,是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某一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这类作文题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分析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以上。

【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话题是“感动”,也就是写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到的人和事让自己感动。

对此,第一,发掘感动点。

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资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挖掘出来。

在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

要善于从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动笔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写的人和事,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范文】
感动我的一幕
时光的流逝冲淡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岁月的流沙沉淀出璀璨的珍珠。

每每回想起那幅画面,心中油然而生起深深的感动与敬意。

记得那是仲秋时节,一个星期天的夜晚,天还没有黑下来,
第1页共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牛刀小试1.根据要求,完成相应题目。

2016年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目为“比分数更重要的”。

如果请你完成这篇作文,你会在审题时作怎样的思考?你认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什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写到本文中?2.根据要求,完成相应题目。

【导语】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回应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有那样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你构思这篇作文:你会写“哪样”的“一抹色彩”“一抹”什么“色彩”?请简洁地写出你的构思过程。

考点聚焦命题作文就是我们依据所给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文章。

写作时只能按照要求题目写作,不能另取题目。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能较为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对作文能力的考查中仍具特殊价值。

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江苏作文题型尤其钟爱命题作文。

盐城中考作文也以命题居多。

课堂互动近年来,命题作文的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1.“单纯命题”形式,无提示语或导语。

2.“导语+命题”,面对命题作文,审题尤为重要。

方法点拨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

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

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2015年南通中考作文题目是“一次相逢一次暖”。

“一次”明确选材范围,“暖”交代中心。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

如:“成长的力量”,(2013连云港)要突出表现“成长”一词给我们的力量。

再如《读书滋味长》(2015无锡),要扣住“长”,表现读书给人的陶冶或快乐是长久的或持续不断的。

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

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例题引路【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

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人......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朱自清凝视父亲蹒跚的背影,真正明白了父爱如山的真谛;沈从文凝视纯美的边城,写出了茶峒人和谐淳朴的生活;王建凝视十五的夜月,发出了秋思落谁家的感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思路:题目有动宾短语构成。

“凝视”是一个动词,“凝视生活”,就是要用眼用心感受生活。

“凝视”的主体应该是我。

而凝视的对象则可以是万事万物,凡能触动自我心灵情愫的人、事、物均可是凝视的对象。

导读将凝视与扫视作了一番对比,突出“凝视”的深刻含义,不是简单地看,而是含着深刻的“思”、浓烈的情。

“生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必须将生活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或事例,这样生活才有凝视的意义,导语中列举了朱自清凝视父亲、沈从文凝视变成、王建凝视夜月的事例,可以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围绕下面几个作文题目,作审题方面的思考。

1.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2.阅读,曾让我感动3.东风为我来【导语】东风,可以理解为在你生活中会遇到事情鼓励你,或者有人对你的关怀;生命中总有一些“东风”是为你而来的!以《东风为我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4.从未走远【导语】有的人,无论远近,放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针织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第1课时命题作文(课后达标部分)1.下面是盐城中考优秀作文《有那样一抹色彩》,阅读之后回答完成相关题目。

有那样一抹色彩人生如画,一次次的人生体验是绘画的颜料,只有不断的体验,人生这幅画才会多姿多彩。

那一条陡峭蜿蜒的碎石路就是我人生画卷中一抹浓重的色。

小时候,爸爸喜欢带我去爬山,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为了增强我的意志。

每当走到分岔口时,爸爸总要和我比赛,选择自己喜欢的那条路,向山的顶端进发。

身为“懒人”的我当然选择了那条干净整洁的碎石子路,爸爸则不同,他的选择每次都会让我疑惑不解,为什么他总是选择碎石子路呢?每当我欢呼着胜利,骄傲地告诉爸爸:“这次你又输啦”的时候,爸爸从不叹惋自己的失败,甚至不赞扬我的胜利。

他只会把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拍两下说道:“可是我得到的,比你多的多哦。

”父亲浅浅一笑。

放假回家,我和爸爸再一次爬山,为了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我选择了和爸爸一起走碎石子路。

还没有到半山腰,我已步履蹒跚,上气不接下气了。

蹲在地上要求爸爸停下来歇口气。

可是爸爸并不理会我,只是一个劲的给我喊“加油”。

我卯足了劲,继续前行。

当我腿如灌铅,汗如雨珠的时候,眼前出现了美妙绝伦的景色:春山如笑,郁郁青青,严穆安详。

那峻拔的峭壁犹如壮士的傲骨,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

终于登上了山顶,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舞动的巨龙。

回望自己走过的碎石路,它像一条青灰发黄的写意线条在万绿丛中显得优美醒目。

我醒悟了,看着登山的人疲惫而又满足的神情,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人生画圈不能缺少“磨砺”这一色彩,敢于攀登,勇于吃苦,才能成就自己壮阔的人生。

站在山顶的一刹那。

我的世界多了这一抹色彩。

(1)分析本文的构思之妙。

(提示:作者笔下的一抹色彩是什么色彩?作者又是如何写这抹色彩的?)(2)那条曲折的碎石路带给作者“磨砺”的色彩,如果你也写走碎石路这个素材的话,你能会凸显出什么色彩?2. 围绕下面几个作文题目,作审题与选材方面的思考。

(1)《迎着风》(2)《走近了才知道》(3)《经历是一种收获》导语: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从教室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第一个是捧着书走过去的,第二个是唱着歌走过去的,第三个是笑着走过去的,然后越来越五花八门:跳着走的,侧着走的,斜着走的,摔跤了爬起来走的……最后,每位同学都愉快地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奖赏。

其实,走过去就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

3.构思下面一个作文题目,完成相应任务。

《我们班的故事》假如你想通过本文展现初中生活中浓浓的师生情。

你会如何选材?试着用小标题的结构谋篇布局,并写出开头结尾及小标题。

第1课时命题作文(课时精讲部分)牛刀小试1.比分数更重要的还有亲情、友情等美好的情感,还有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等美好的品质,还有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还有奋斗的过程……2.可以写一抹米黄色,那是妈妈围巾的颜色。

冬天,妈妈给我买新围巾,她却围着褪色的米黄围巾送我上学。

这抹米黄色是母亲质朴品质的体现,也是母爱的颜色。

课堂互动1.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分享”是关键词。

书籍、颜料、零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以分享,珍贵的友情、美好的回忆、失败的经历等无形的东西也可以分享。

可以找一个小的切口,写作,如“分享书籍,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2.阅读,曾让我感动阅读是与大师对话,与大师笔下的人物对话,也是跟自己对话,选一个角度,写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与感动,比如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一次次与死神搏斗表现出的钢铁意志让我感动。

3.东风为我来这里的“东风”可以写机遇,可以写父母的呵护、朋友的关怀、老师的帮助,也可以是陌生人的鼓励。

比如,可以写老师的鼓励如东风一般,给考试失利的“我”以力量。

4.从未走远这篇文章写人或事或情或理从未走远均可以。

比较而言,写人从未走远更易成文。

比如,写奶奶,虽然离开我们三四年了,但是我觉得她从未走远。

写自己在日常生活里常常想到奶奶,忆起奶奶的身影,发现奶奶从未走远。

第1课时命题作文(课后达标部分)1.(1)作者选材新颖,写的是碎石路的色彩,即“磨砺”的色彩。

开头点出“那样一抹色彩”,然后记叙自己从不解爸爸为何走碎石子路,到自己走,发现了小路上的风景,欣赏到磨砺的色彩,领会了其意义。

(2)可以凸显出小路上的绿色,这是也是一抹独特的风景。

2.(1)迎着风挫折是风,迎着风向前;关怀是风,迎着风出发;阅读是风,迎着风成长。

(2)走近了才知道走近了,才发现风景的美;走近了,才知道老师的辛苦;走近了,才知道母爱的伟大……(3)经历是一种收获可以写一次经历,也可以写几次经历。

可以写一次成功的经历,可以写一次失败的经历,也可以写一次尝试的经历……3.开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但我们班的故事还在上演——一盒薄荷糖(班主任嗓子哑了,课代表买了盒薄荷糖放讲台上)一颗溜溜梅(语文老师为了给我们解乏,课前每人发一颗溜溜梅)一张小纸条(班会课上,我们送给同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们的祝福)结尾:薄荷糖的味道会淡化,溜溜梅的酸涩会远去,小字条的字迹会泛黄,但我们的故事也会谢幕,但师生见的情谊会永远绚丽,在彼此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