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幽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的幽默
读书时辄见一些文人的幽默趣事,每至会心处,常捧腹不已。
文人之幽默,或讥讽时弊,或调侃自嘲,均机警风趣,含蓄隽永。
虽诙谐戏谑,却不落粗俗,余甚爱之。
今将一些名人的幽默逸事蒐集辑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或可博诸君解颐尔。
不倦斋主 2017.9.19
一马寅初讽刺财长
孔祥熙过五十岁大寿,给马寅初发了请柬。
马寅初赴宴时,提了三斤挂面两斤肉。
孔祥熙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他无才无能,却偏爱讲笑话。
寿宴上,有人想巴结孔祥熙,提议大家讲笑话。
马寅初首先站起来说:“我不会讲笑话,只会讲故事,我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助兴,怎么样?”大家拍手叫好。
马寅初接着说:“从前有兄弟三人,老大叫年纪,老二叫学问,老三叫笑话。
有一天,父亲叫他们兄弟三人上山砍柴。
晚上回来后,老大年纪砍了一把,老二学问一点儿也没有,老三笑话倒是砍了一担。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讽刺孔祥熙“年纪一把,学问全无,笑话一担”。
众人心知肚明,顿时鸦雀无声。
孔祥熙听后,无可奈何。
二郁达夫压迫金钱
郁达夫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
吃完饭,服务员到他们饭桌边结账,郁达夫就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钞票交给他。
他的朋友很诧异地问:“郁兄,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呀?”郁达夫笑笑,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三钱钟书不愿露脸
文学大师钱钟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上露脸。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位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非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四郭沫若笑猜人名
郭沫若有一次应邀参加漫画家“廖冰兄”的画展,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自称为“兄”?一同出席的版画家王琦抢着代为回答:“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叫冰兄!”郭沫若一听,笑道:“喔!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
”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
五文人们雅虐酸事
纪文达与王梦楼太守交莫逆,梦楼名文治。
一日,退直独早,匆匆至王寓所,遣家丁寄语其夫人曰:顷在南书房奉旨封王文治妻为光华夫人,特来贺喜。
夫人疑信参半。
梦楼归,夫人语以故。
梦楼曰:若为晓岚所给矣。
夫人诘其故,梦楼不语。
盖其时都下春联有“皇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句也。
(此段虽系文言文,但诸君们细读之当可明白,不需翻译。
)
蘇軾的一個朋友名叫張先,八十歲的時候娶了個十八歲的。
蘇軾寫了首詩打趣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民国初,某文人丧偶续弦,所娶女方也系再醮。
成婚时友人送一副对联贴于洞房,书曰:
一对新夫妇
两个旧家伙
六启功老身体“鸟乎”
曾经有人问启功,先生最近如何?启功先生回答:不好!鸟呼了。
人大不解,急忙求问何意。
启功先生说,前一阵子生了大病,险些乌呼哀哉,差一点乌呼,不就是鸟呼么?
七林语堂戏说短裙
林语堂是中国幽默的倡导者和鼓吹者,他最有名的一句幽默妙语就是:“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当时他正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前面有不少人作讲演,都讲得十分冗长,轮到林语堂讲话时,已经11点半了。
林语堂随即讲了上面这句笑话,顿时引得哄堂大笑。
八黄季刚刁难胡适
黄侃曾与胡适同在北大讲学。
在一次宴会上,胡适偶尔谈及墨学,滔滔不绝。
黄侃骂道:“现在讲墨学的人,都是些混账王八!”胡适赧然。
过了一会儿,黄侃又骂道:“便是适之的尊翁,也是混账王八。
”胡适大怒。
黄侃却大笑道:“且息怒,我在试试你。
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你今有父,何足以谈论墨学?我不是骂你,不过聊试之耳!”举座哗然大笑。
黄侃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
有一次,他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
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省去三分之二。
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问他何出此言。
黄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
”此言一出,他仰天打三个哈哈,不管胡适,扬长而去。
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仅成上半部,全书久未完成。
黄侃曾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
”学生们不解,问其原因?黄侃道:“监者,太监也。
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
”学生们大笑不已。
九萨缪尔智讽靓女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十名诗人巧对刁难
德国大诗人海涅(1797—1856年)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
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天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个批评家在一条仅能一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
这时批判家说道:“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
”而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
十一章疯子万寿无疆
章太炎满腹经纶,才识过人,但在生活上却不修边幅,颇为怪异。
他留着两边分梳的头发。
春天,常穿长袍外套一件式样特殊的坎肩;夏天,则穿半截长衫,袒胸赤臂。
一年四季,不管寒暖,手里总握一把团扇。
长年不更洗衣服,两袖积满污垢,油光发亮。
讲课或演讲时,鼻涕流下来,就用袖角抹擦。
章太炎烟瘾特大,即便正在讲学,也烟不离口,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香烟。
有时写板书,竟将香烟当做粉笔,吸烟时,又将粉笔当做香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章太炎清末亡命日本,有日本警察到他的住处查户口,章太炎填表为: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
十二萧楚女崩断裤带
湖北黄陂人萧楚女,乃上世纪初文坛之翘楚。
1922年,萧楚女去四川开展工作,担任《新蜀报》主笔,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
很快一封封求爱信飞到了编辑部。
萧楚女便在报
上刊登了启事:“本报有楚女者,绝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一大汉也。
”
1926年,萧楚女应邀来到黄埔军校演讲,来听课的人特别多,校方临时决定将会场改在大操场。
由于当时没有扩音设备,萧楚女几乎是边喊边讲了。
“再大点儿声!”后面的学生仍在大喊。
萧楚女略停了片刻,吸口气,运足了劲,把声音提到最大限度……突然,“嘣”的一声,他只觉腰间陡然一松,裤带崩断了,忙按住了裤子。
台下的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窘迫。
萧楚女就这样一手叉腰,一手挥臂,讲了整整90分钟。
事后,他对朋友说:“此为平生第一窘事。
”此后,他再也不用腰带,而改用保险系数更大的背带了。
十三刘海粟将错就错
刘海粟、黄胄、陈大羽应邀参加恽南田纪念馆开幕式。
仪式过后,举行了大型笔会。
黄胄第一个走到画桌前,画了一幅《陶渊明赏菊图》。
黄胄请刘海粟题词,刘海粟略加思索,随即写下了“鼓素琴歌楚骚,对秋月霜月高”。
有人提醒说:“写错了,‘秋菊’写成了‘秋月’了。
”有人表示惋惜,有人出主意说可以改。
但是,刘海粟对大家的议论不为所动,还是不停地往下写:“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四日参加恽南田纪念馆开幕式,黄胄画,刘海粟题,年方八十八岁,秋菊误写秋月,吾真老矣。
”顿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