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December 2021 Vol.21 No.24
32临床论著
尿液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宋容花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温度和时间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200例尿常规检查患者样本,将每份样本分成两份,分别置于常温下和4℃环境下保存,分别对不同放置时间的样本进行检验,内容包括尿蛋白(TP)、尿红细胞计数(URBC)、尿肌酐(Ucr)。
结果 常温环境下放置时间对样本TP、URBC、Ucr 指标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TP、Ucr 水平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而URBC 水平逐渐降低。
两两比较显示,放置1h 与2h 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置3h 后的TP、Ucr 指标高于放置1、2h,URBC 指标低于放置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在4℃环境下,各时间段尿常规指标检测结果与放置常温环境下基本相同,但各时间之间指标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结论 在常温环境或低温环境,针对尿液标本的放置时间都应当尽量缩短,采集人员在获取样本后,及时送往检验。
因为放置时间的延长将会影响成分变化,建议在3h 内完成检验工作,保证各指标的准确可靠。
【关键词】 尿液标本;放置温度;放置时间;尿常规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24-032-02
作者单位: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海口玛丽医院检验科
尿常规作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检验方式,因为其样本获取简单可行、花销较低等优势,广大患者对其的接受度普遍较高,并且已经被列为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中。
经过尿常规检验利于鉴别疾病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可反馈相关疾病的预后[1]。
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发现,尿检的各个环节会被多个因素所影响,使得样本获取后无法及时实施检验,从而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
相关研究显示,尿液样本的放置时间与放置环境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明确尿液样本的放置时间及环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对临床尿常规样本进行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标本
选择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200份尿常规检验样本(20ml/份)为实验标本,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0.82±10.72岁。
1.2 检验内容及方法
收集所有人员的清晨尿液标本,分为两份,其一置于常温环境下,另一置于4℃冰箱内存储。
检验各个时间段、不同温度下样本的尿蛋白(TP)、尿红细胞计数(URBC)、尿肌酐(Ucr)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美国IBM 公司)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
经过对比后得知,常温环境下放置时间,对样本的尿蛋白(TP)、尿红细胞计数(URBC)、尿肌酐(Ucr)指标均有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TP、Ucr 水平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而URBC 水平逐渐降低。
两两比较显示,放置 1h 与2h 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置3h 后的TP、Ucr 指标高于放置1、2h,URBC 指标低于放置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常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时间例数TP(mg/L)Ucr (μmol/L)URBC(个/μl)立即取样200122.35±12.62 5.33±0.41831.35±97.27放置1h 200122.55±11.55 5.45±0.40750.31±96.24放置2h 200122.89±11.85 5.51±0.50753.31±98.24放置3h 200132.96±13.27 5.87±0.31702.31±82.31放置4h 200136.63±14.35 6.31±1.09636.51±78.44放置5h
200
137.95±13.55
6.46±1.19575.44±72.53t 值66.53382.378215.313P 值
0.000
0.000
0.000
2.2 4℃环境下不同时间段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
经过对比可知,4℃环境下各时间段尿常规指标检测结果与放置常温环境下基本相同,但各时间之间指标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见表2。
表2 4℃环境下不同时间段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时间例数TP(mg/L)Ucr (μmol/L)URBC(个/μl)立即取样200123.64±14.26 5.34±0.55828.15±97.24放置1h 200123.93±14.11 5.35±0.54804.51±87.47放置2h 200123.84±13.88 5.35±0.53784.27±86.36放置3h 200126.96±13.62 5.40±0.41722.22±72.12放置4h 200127.13±14.31 5.45±0.72704.32±62.36放置5h
200
127.21±15.85
5.50±0.81657.48±54.84t 值 3.179 3.240141.867P 值
0.007
0.007
0.000
临床论著
3讨论
因为尿常规在获取样本的过程中,简易快捷,能准确反馈患者的泌尿情况和其他疾病的严重程度,利于在临床中对患者的诊断,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合当下情况分析,因为各大医疗机构均开始使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现代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故使得尿常规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3]。
但是,在标本获取方面,会在时间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样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检验的准确度,包括不同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差异等,使得最终结果不尽相同,不利于疾病的鉴别和诊断[4]。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尿常规检验可以经过判定Ucr水平来评估受检人员的肾脏情况,经过检验TP可以得知是否存在脱水、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经过对尿酸诊断可以获取受检人员是否存在尿酸性关节炎等疾病[5]。
Ucr作为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正常人群能将Ucr经肾脏过滤后排除体外,所以Ucr的变化可以反馈人体的肾脏功能。
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样本中的白细胞以及红细胞会随着暴露时间的长短,随之变化,发生低渗溶解等情况,细胞内的有机物将溶解于样本中,最终使得TP、Ucr指标增加。
并且样本放置的时间越长,其中的细菌数量将会进一步增殖,逐渐转化为碱性,标本中可析出结晶,加快红细胞溶解速度,最终减少红细胞含量。
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在4℃环境下不同时间段的TP、Ucr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放置3、4、5h后URBC指标会明显低于立即取样和放置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该结果可以证明,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样本,能减缓其生化反应速度,短期内的样本无明显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在低温环境下,长期保存样本有可能会使得相关指标发生变化,且红细胞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尽管低温储存环境能相对减缓生化反应,但依旧存在细胞繁殖、红细胞溶解等情况,最终使得红细胞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常温环境下还是低温环境下,在获取样本后,都建议尽快送检,将时间限制在3h内,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如果因为其他原因需延长送检时间,可以辅助相关措施保证样本中的生化反应不会变化,例如氯化铵、化学防腐剂、甲醛、甲苯等均能保证样本中的细胞和管型、化学物质、有形成分以及化学成分。
在相关放置时间的研究中发现,大红细胞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低渗状态或碱性环境下,红细胞和白细胞会被破坏,后者还会发生溶解。
清晨尿液更能准确反馈出受检人员的身体情况,但是清晨的尿液样本经常因各类因素的影响,使得无法及时进行检验,长期的放置使得检验结果发生变化。
除保证检验的时间以外,因人员因素影响,降低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研究相对更多,在检验前应当明确,受检人员的性别、种族、饮食等均会影响最终结果,例如应用氯化钙、氯化氨等药物会促使尿液酸化,降低pH 值。
规范尿液采集操作,经过下发手册或讲解的方式,明确对受检人员采集标本时的相关注意事项,限制饮水量,合理控制饮食等。
在实际操作当中,针对无法及时送检的样本,多使用冷藏的方式进行保存,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样本放置于2~8℃环境中,也可利用化学防腐剂进行储存,例如甲醛等物质能固定样本中的细胞与管型,甲苯广泛应用于样本中化学物质的评估,麝香草酚可用于保存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或化学成分分析,针对需冷藏的样本,应当标注好起始时间与温度,利于检验人员把控储存时间,根据时间的长短优先实施检验工作。
结合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冷藏环境下,可以一定程度减缓样本中的生化反应,在常温环境下,尿液中的各项指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化,需要注意是,低温环境中,依旧存在红细胞溶解、细胞增殖等情况,故尿液样本不宜长期放置,在获取标本后尽量在3h内送检,避免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出现溶解情况,导致指标发生变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规范化获取样本的操作,利用有效手段保存样本[6]。
综上所述,在低温环境下,尿液标本的生化反应会相对常温环境下将减缓,但依旧存在细菌繁殖、红细胞溶解等情况。
所以无论是哪种保存环境,都应当合理控制样本的放置时间,尿液成分的变化会随放置时间而变化,为避免样本中的指标变化,保证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故在获取样本后应当尽快送至检验科检验。
4参考文献
[1]刘秀英,安新业.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条件对尿常规检验中相关指
标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21,53(3):211-213.
[2]邵传静.尿液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分
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208-210.
[3]易柳容.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中
尿沉渣、红细胞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35):14-15,18.
[4]李满桂,李生梅,解承娟,等.孕产妇不同孕期尿液检测中干化
学法检测尿潜血结果与镜检法检测红细胞结果一致性的分析
[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7):863-865.
[5]曾火明.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对策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78-79.
[6]赵利鹏.尿液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分
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4):492.
[2021-10-13收稿]
33
现代养生 2021年12月第21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