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广新刘学军介春伟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从建设层面上详细阐述了吉林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过程和主要关键技术。

意在为有关教育部门提供可借鉴的建设思路,也为其他教育机构、高校等相关部门构建政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关键词: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教育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1-0063-03
作为吉林省教育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之一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始于2006年,是由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牵头,采用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通过网络全面整合吉林省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金融机构等高校学生贷款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实时管理的综合性业务平台。

本平台在紧密结合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最新管理模式的同时,开创性地提出了开放、综合性业务平台解决方案,综合应用了虚对象技术、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技术、智能文档中间件技术等,努力提升、挖掘了各类服务性能。

不但可实现高速数据访问、数据智能分析及高效合同管理等重要功能,而且通过公告板管理、消息管理、角色管理等最新的平台管理功能,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对学生贷款受理、审核、汇总、签约、本息催收、贷后学生跟踪等大量信息的实时管理,同步完成对金融机构贷款发放、利息结算、还贷、风险补偿金统计等信息的数据转换与管理,同时满足国家助学贷款信息与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对接。

图1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总体结构图
一、平台描述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包含了全省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助学贷款管理、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平台管理与数据交换等五大子系统。

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各部分的功能描述如下。

1.省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子系统
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子系统包括政务信息公告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信息浏览、综合信息查询、贷款项目统计分析、数据审核等五大模块。

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子系统的设立,将有效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与措施的落实,实时监督管理、统计分析与审核上报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

从管理层面上推进吉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稳定高效地开展。

2.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
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包括贷款申请、信息管理、贷款管理、综合查询、报表统计、系统维护六个模块。

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的应用,将大大简化学生贷款业务办理流程,有效提高学校对各种贷款信息的各项实时处理能力,从技术上切实保障学生贷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
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包括贷款、还款、统计查询、贷款催收、数据上报五个模块。

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经办银行学生贷款工作办理流程,减轻了经办银行的业务压力,充分确保了学生贷款管理机构与经办银行之间学生贷款信息的高效沟通。

4.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包括贷款申请信息浏览、助学贷款申请、还款信息查询以及个人信息管理四大模块。

图2 多级权限管理操作界面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贷前及时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信息、贷款流程、办理方法、还款方式、获贷学生还款情况等信息,为促进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助学贷款项目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5.平台管理与数据交换子系统
平台管理与数据交换子系统是信息平台的核心,提供信息平台扩展接口,完成数据存储与数据交换。

具体实现平台的初始化,系统架构的建立,权限管理,信息平台的流程管理和配置,数据导入与导出。

为各子系统之间、本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提供统一接口,从而保证平台的高效、安全和可扩展性。

该子系统还能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业务整合,平台管理中引入了先进的多级权限管理模式,使应用各方可以基于各自权限独立并且高效地行使管理职能。

平台还可以根据实际贷款管理工作的需要,灵活地进行管理角色的增加与删除。

从技术和管理双重层面上保障了平台的应用扩展性。

图2是多级权限分配管理界面。

二、主要关键技术实现
为保证所开发系统高效、安全、可靠,平台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等各种因素,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予以保证,在此仅举两例。

1.虚对象技术(VObject Technology)
虚对象技术,是根据Java语言的固有特性,结合助学贷款业务特点,基于Commons Collections API 的对象缓存算法,为提高服务器工作效率做的一次创新。

具体操作是将常用的数据存放在Web服务器中,每次查询时不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这样可大大减少对数据库操作的压力。

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查询操作对数据库的使用率占到30%~5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操作是查询。

为此,为减少查询次数,对查询得到的数据进行封装和优化,将得到的结果封装到对象中,并将它缓存到J2EE 缓存框架里,这样,使用者对常用的数据进行操作时,实际上是对存储在J2EE 缓存框架中的虚对象进行操作。

如果是多用户同时使用的数据,那么虚对象还可以做到共享数据,从而使得数据库的查询频率大大降低,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同时,为防止服务器中的JAVA虚拟机的内存溢出,并提高虚对象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平台建设中还编写了虚对象控制器。

如图3所示,采用虚对象技术后不仅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客户执行操作的速度。

经过测试和分析,采用虚对象技术的系统比以前的系统效率提高了10%~15%,虚对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量用户访问服务器时,数据处理速度慢、等待时间长、服务器压力大等问题,为本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智能文档中间件技术
图3 采用虚对象技术的交互原理
在助学贷款管理平台中,合同管理是诸多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鉴于合同管理及其解决方案的现状,在平台开发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文档中间件的技术,它是一种由用户主导开发、以非结构化文档处理为核心、以实现合同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合同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智能文档平台以智能文档为信息传递媒介,支持工作流的灵活配置和多种协同方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其结构如图4所示,它由智能文档、智能文档客户端、一组智能文档服务组成。

其中,智能文档是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体,通过嵌入业务逻辑使文档具有一定的智能。

智能文档是整个智能文档平台的技术基础,它包含表示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传输三个部件。

智能文档采用纯XML格式定义表示逻辑、业务逻辑、数据传输等内容,并存储为一个标准的压缩包。

智能文档客户端是用户访问智能文档的窗口,用户通过客户端查询、编辑、审核智能文档。

它既是用户操作智能文档的工具,又是执行业务逻辑的容器,能根据用户在编辑过程中触发的事件执行相应的业务操作。

智能文档服务由智能文档设计组件、智能文档服务器组件、工作流组件、数据集成与数据分析组件组成。

图4 智能文档平台结构图
三、结束语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是完全基于TCP/IP协议,依托Internet平台,利用Web技术、关系型数据库技术、XML技术、Java/J2EE技术、数据加密传输等技术开发的分布式应用系统框架。

平台的应用,规范和推动了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整合了相关资源,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平台无关性、可扩展性强及高安全性等特点。

目前已经连接42所高校,与助学贷款有关业务全部运行于该平台,彻底摆脱了助学贷款业务中的手工操作,并实现了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同时,作为吉林省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平台建设中的一部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和其他平台实现了整体规划、同步实施,数据无缝连接,为吉林省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卫华.高校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防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2]郑镛,陆松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04(2).
[3]王兴家.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3).
[4]高国华.浅析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5(11).
[5]侯春霞.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刘学军.关于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M].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7]刘学军,张广新,贾亚洲.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中远程教育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2006(1):38-39.
[8]LIU Xuejun,AOKI Yoshinao.Development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Board and its application design.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2004,1(3):181-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