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剂量扫描在256排极速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plication of dual low-dose scanning in 256 sli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Huang Feiyang, Li Dachuang, Nong Yueq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NO. 923 Hospital of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Nanning, Guangxi, 5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ual low-dose scanning in 256 sli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ethods The imaging data of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CT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30 patients using dual low-dose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30 patients using conventional dose scanning, the scanning data were reconstructed by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on (ASIR)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CT value, noise,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ED) and average iodine intake of the two scann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T value, noise and SNR between the two scanning techniques (P﹥0.05), the CNR of the double low do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and the ED and average iodine intake of the double low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P﹤0.05). Conclusion Dual low-dose scanning technology can provide better CNR while reducing ED and average iodine intake. 【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ow radiation dose; Iodine intake
1.3 图像分析 将图像传输至 EBW v4.6.3 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主 观评价两种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并测量冠状动脉左主 干(LM)近端管腔内及血管周围脂肪的 CT 值、噪声、信 噪比(S N R)、对比噪声比(C N R),计算有效辐射剂量 (ED)、平均碘摄入量。相关计算公式:以 CT 的标准差(SD) 作为图像噪声;SNR=CT 值(血管)/SD;CNR=CT 值(血管)-CT 值(脂肪)/SD;有效辐射剂量 ED=DLP×k,其中 DLP 为剂量 长度乘积,检查后由系统自动计算所得,k 为转换系数, k=0.014 msV/(mGy·cm)[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 数 ± 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540
1.301
0.426
0.655
0.277
0.674
1.2 设备及检查方法 应用 Philips Brilliance 256 iCT Elite 扫描仪 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方案:双低剂量扫描技术组采用 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管电压 100 k V,管电流为自 动毫安,扫描时间为心动周期时相 70% ~ 80%,常规剂 量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管电压 120 k V,管 电流为 400 ~ 700 m A s。所有患者检查前 5 m i n 舌下含
图 1 两种扫描方式质量比较
2.2 两种扫描技术图像质量的 CT 值、噪声、SNR 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双低剂量组的 CNR 高于常规剂量组、双低剂量组的 ED、平均碘摄入量 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图像评价指标比较(x- ± s)
脉 CTA 检查的 60 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 30 例采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30 例采用常规剂量扫描,扫描数据采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ASIR)
的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的 CT 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有效辐射剂量(ED)、平均碘摄
入量。结果:两种扫描技术图像质量的 CT 值、噪声、SNR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双低剂量组的 CNR 高于常规剂量组、双低剂
2 结果 2.1 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示例图见图 1。
①为常规剂量扫描左前降支的 C P R 图像,近段管壁毛糙增厚伴偏性充盈 缺损,相应管腔轻度狭窄;其余血管通畅,边缘显示清晰,走行正常,无钙化 及斑块;②为双低剂量扫描左前降支的 C P R 图像,局部可见钙化、斑块,相应 管腔轻度狭窄;③、④为 VR 图像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树各血管分支走行情况。
6.347 0.000
ED/mSv 8.7±2.4 20.7±8.1
12.337 0.000
碘摄入量 /g 9.5±2.0 18.5±3.5 6.732 0.000
35
论 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月 第5卷第10期
3 讨论 冠状动脉 C T A 由于成像速度快、创伤小以及对冠状
动脉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目前已被广 泛应用于临床。但传统冠状动脉 C T A 检查时为提升图像 信噪比及分辨率往往采用较高的扫描条件及注射大剂量 高浓度的对比剂,潜在的电离辐射损伤及对比剂相关的 不良反应是行传统冠状动脉 C T A 检查不容小觑的问题, 因此,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遵循辐射剂量最优化的原 则并尽量降低对比血管 CT 值
SD
SNR
双低剂量组 464.3±46.8
20.9±3.6
24.7±4.4
常规剂量组 505.7±43.6
18.3±4.1
25.0±4.2
t
1.343
0.517
0.540
P
0.261
0.911
0.656
组别 双低剂量组 常规剂量组
t P
CNR 63.5±49.8 31.8±19.3
组别 例数
双低剂量组 30 常规剂量组 30
t P
性别 /男/女
26/4 22/8 0.561 0.906
年龄
心率
BMI
/ 岁,x- ± s / 次·min-1,x- ± s /kg/m2,x- ± s
54.5±9.5
81.7±9.3
23.5±2.7
58.5±11.5 84.5±9.7
24.6±3.0
冠状动脉 C T A 已经成为最敏感的无创性检查冠心病 的方法 [1],但其高辐射剂量及高对比剂使用量的副作用 随之伴行,有报道指出,每增加 10 m S v 的辐射剂量,致 死率增加 0.04%[2],对比剂的使用量是导致造影剂肾病的 危险因素之一。故如何在保证影像学图像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 256 排极速 C T 采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模式对 冠状动脉 C T A 的检查效果,探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临床 应用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降低 C T A 成像辐射剂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前瞻性心电 门控和降低管电压 [4]。辐射剂量与管电压呈指数相关, 适当降低管电压可增加血管内碘对比剂的 C T 值从而增加 血管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对比度 [5]。本研究中使用 100K V 管电压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也可以增加含碘 冠脉的 C T 值,因此,可以相应减少含碘对比剂的浓度 及使用量,达到“双低”扫描的目的。辐射剂量与管电 流呈线性关系,但管电流下降过多会导致影像图片噪声 显著增加,本研究中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来调整管 电流,有研究表明,自动管电流联合自适应性统计迭代 (ASIR)的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可抑制低管电压所带来的 噪声,并改善 S N R 与 C N R [6-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 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两种扫描 技术图像质量的 C T 值、噪声、S N R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均> 0.05),双低剂量组的 C N R 高于常规剂 量组、双低剂量组的 ED、平均碘摄入量低于常规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可见双低剂量扫描 技术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平均碘摄入量还能提供 较好的 CNR。本研究结果与祝红线等 [10] 的研究结果相近。
3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月 第5卷第10期 论 著
服硝酸甘油 0.25 m g 以扩张 冠 脉 血 管, 双 低 剂 量 扫 描 技术组使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 g I / m L)并根 据患者 B M I 指数调整对比剂使用量;常规剂量组使用优 维显(350 m g I / m L)对比剂,以 5 m L / s 的速率注入 60 ~ 80 m L。两组患者扫描数据均采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 (ASIR)的重建技术重建图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行冠
状动脉 C T A 检查的 60 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 30 例 采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另外 30 例采用常规剂量扫描, 两组患者除扫描模式与对比剂使用量不同外,其他扫描 条件均一致。其中男性 48 例,女性 12 例,年龄 45 ~ 75 岁, 平均 BMI 为 23.5 kg/m2,心率 50 ~ 75 次 /min(若检查 前心率大于 75 次 /min,则需口服倍他乐克 25 ~ 50 mg, 服药后心率应控制在 70 次 / m i n 左右),两组患者的一
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纳入标准:①临床拟诊断冠心病患者; ② 窦 性 心 律; ③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④ B M I < 32 k g / m2。 排除标准:①碘对比剂过敏者;②严重心率不全者;③心 脏起搏器植入者;④无完整影像学资料者。
表 1 两组扫描方式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量组的 ED、平均碘摄入量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结论:双低剂量扫描技术能提供更好的 CNR 的同时降低患者的
ED 及平均碘摄入量。
【关键词】 冠状动脉;重建技术;低辐射剂量;碘摄入量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1)10-0034-03
论 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月 第5卷第10期
双低剂量扫描在 256 排极速 CT 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黄飞扬,李大创,农月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影像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扫描在 256 排极速 CT 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行冠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