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5篇
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阳红。
白发雨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
谈中。
”每当我捧起三国演义,它的开头临江仙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在这
本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他。
他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出山帮助刘备;他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总是
能利用敌人的弱点出奇制胜;他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
城,威震八方;他知恩图报,鞠躬尽瘁,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看到
这儿,你应该知道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故事中,最令我惊叹的还是草船借箭了。
那是,曹操在公元208年秋天率兵30万席卷江东,直逼东吴,孙权与刘备
便联合起来,组成了孙刘联军。
周瑜在与刘备派遣的诸葛亮多次接触下,自知比
不过诸葛亮,转而起来嫉妒之心,便想设计陷害诸葛亮。
周瑜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想用造箭的借口来除掉诸葛亮这个心头之患。
本想
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并在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十天内造出十万只箭,不料诸葛
亮却说:“曹军随时都有进攻的可能,如果用十天的时间来造箭,恐怕会误我军
大事,我只需三天时间,就能为都督献上十万只箭!”周瑜听了诸葛亮这出人意
料的回答,心中暗喜,自认为这次杀害诸葛亮是十拿九稳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
是,诸葛亮头两天竟然没有丝毫动静。
直到底三天诸葛亮才和鲁肃私自拨动快船
20艘,每船30余人,并插上许许多多的草人,前往曹营“取”
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料定曹操在大雾之中必然不敢轻出。
果不
奇然,曹操真的没有出兵,而是在岸边向这些“不速之客”放箭,结果可想而知,
诸葛亮成功的向曹操“借”到了十万多只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而且还为
孙刘联军提供了大量的装备,巩固了后方的军事力量,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草
船借箭。
着实让人钦佩啊!
在生活中,我们不也可以像诸葛亮灵活多变吗?
记得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正在做一道“鸡兔同笼”的奥数题,怎么做
也做不出来,没办法,我只能去请教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做题不能
从单方面去想,要从多个角度去看。
”回到教室,仔细地读题,换另外一种思维
方式,终于做出来了!
再看诸葛亮,他灵活多变,足智多谋,总能找到对方的弱点,全归功于他不
拘一格,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无论是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不停地思考和
寻找,就一定能找到那扇开启大门的金钥匙!
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2) 我国有四大名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些都
是名人作家所写的,有些是写古代历史故事,也有写《红楼梦》的经典爱情故事。
其中,诸葛亮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他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军事家、散文家和外交家,号称“卧龙”。
记得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
草船借箭住要讲的是,周瑜暗算诸葛亮,他的计划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
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
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
然后周
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
可是诸葛亮说只用三天就行了。
他的方法是:让鲁
肃借20只船,每船配30名军,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
船的两舷。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可是一连两天
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
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
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
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
然后,他
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曹操看雾气正浓,不敢
轻举妄动,就射了10万只箭,就这样,诸葛亮的到了10万只箭。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令我十分的佩服!
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3) 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虎”。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
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可惜,英年早逝,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立下赫赫
战功军师,还是一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英雄。
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军队来夺取城池。
各位大臣都慌了手脚,
可是,诸葛亮却从容不迫,他放开双眉,面带微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城墙上。
他命令把所有城门打开,并吩咐所有士兵都装成老百姓模样去打扫城外,自己则
把所有的战旗收起来,他让两个书童拿着他的琴来到城墙上,自己坐下来弹琴,
他双眼一闭;双手放到琴弦上,悠然自得的弹起琴来,边弹琴还边吟诵起诗来,
脸上带着笑容,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司马懿见了这般情形,便说了声“撤”,
他的二儿子疑惑不解,问道:“父亲,这不正是我们攻城的好时机吗?怎么还撤兵
呢?”司马懿说道:“我多次与孔明交战,假若现在攻进去,里面必有埋伏!这样
不仅没攻城,反倒会造成两面俱伤。
”于是,司马懿便带领十五万大军返回魏国。
由此可见,诸葛亮面对十五万兵马,他是多么冷静!更让我对他的临危不惧
赞不绝口。
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假若他没有那么多的智慧,能
在城中坚守,以退为进吗?之所以诸葛亮能让后人感动的泪满衣襟,是因为他是
一个临危不惧的英雄!只可惜,他没有遇到明君呀!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在世界上留下了光辉
的一页,难道,这不值得人们敬佩吗?
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4)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写出师表、六出祁山、
火烧新野……这些都是诸葛亮的传记,为蜀国立功的事。
我以前很敬佩诸葛亮足
智多谋、出神辽化,可我看了<<历史真相>>这本书,我对诸葛亮的看法有了改变,
其实诸葛亮是个虚张声势的人。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不是诸葛亮;火烧赤壁不是诸葛亮的方法,而
是周瑜、鲁肃、吕蒙的方法;三气周瑜根本不存在,是周瑜老死的,不是被诸葛
亮气死的;借东风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出师表也不是诸葛亮写的,是周瑜和
鲁肃;历史上是二出祁山,不是六出祁山;是三擒孟获,不是七擒孟获,而且孟获
都是马谡出的主意,并非诸葛亮……还有,刘备是十二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不是
三顾茅庐拜访他。
这些都可以说明,诸葛亮虚张声势,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足
智多谋而改编的。
我喜欢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
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
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
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外,史书记
载周瑜的心胸非常宽广,根本不可能会嫉妒诸葛亮。
我觉得诸葛亮一生犯了很多错误:不该让马谡守街亭、不该让关羽守荆州、
不该叫马岱杀魏延、不该火烧新野……所以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个虚张声势、胆大
妄为的人,还不如关、张等人。
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5)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
他为子孙的打算,
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
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
所以他
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
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
”这都表明
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
静,一个叫俭。
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
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
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
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
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
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
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
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
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
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
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
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
”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