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概述与简介
九江市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1.B(原文中说“贫富都用他煮粥”)
2.B (原文是“也就和槐树叶差不多了”。
)
3.D(A.还有食物匮乏的原因。
B是因为一年难得吃肉食。
C是因为贫穷)
?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4.C(爱:吝惜)
5.C(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6.B(齐宣王没有废弃仪式,只是拿羊来替换。
)
7.(1)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徒”“是以”“之闻”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我的力气足以举起百钧重的物体,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明”“秋毫”“舆薪”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
8.(1)点出题中的“月夜”,呼应标题。
(2分)(2)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2分)(3)引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抒发了生死离别的焦虑不安之情。
(2分)(共6分)
9.诗歌描绘了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园破灭、亲人生死难卜、音信难通的家庭悲剧。
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被严重阻隔的交通。
(“弟兄离散、天各一方”1分,“家园破灭、亲人生死难卜”1分,“音信难通”1分,“连绵不断的战争”1分,“被严重阻隔的交通”1分,共5分。
)
10.(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 D(B项“后果与影响的程度随之逐步减轻”应该是加重;C项是出于他差不多的性格;E项文中没有比喻。
答A项得2分,D项得3分)
(2)①相貌普通,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分明,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记性不很精明,思想不很细密。
②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最终因此而丧命。
③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答对一点给2分。
)
(3)①人们认为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
②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③表达了人们对“差不多”生活态度的认可与推崇。
(共6分,每点2分)
(4)①具体表现差不多先生马虎敷衍、得过且过的处世态度。
②以差不多先生为代表讽刺国人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的懒惰性格。
③揭示“差不多”生活态度造成的严重后果。
④针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警醒世人为人做事要认真。
(8分。
答对一点给2分。
言之成理即可。
)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 E(B项原文是“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
C项“前无古人”属于无中生有。
D项以偏概全。
“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选A得3分,选E得2分)
(2)①“非常地像他自己”指他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透着风流与俏皮,很有个性。
②“非常地‘中国’”指骨子里儒雅凝炼、脱略虚空,有“高贵的消极”气质,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也不嚣张。
③“非常地‘五四’”指既不老派,没有旧族遗老的气质,也不新潮、摩登和洋派,而是有那个时代的特殊韵味。
(6分,一点2分。
)
(3)①对上文所写鲁迅先生的相貌进行总结和拓展。
②承接上文对鲁迅“好看”的评价。
③引出下文写鲁迅“好玩”的特点。
(6分,一点2分。
)
(4)(《祝福》通过叙述祥林嫂的人生悲剧(1分),对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2分),同时又表现了“我”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的妥协、懦弱和逃避(2分)。
它既“挑衅”了旧道德,又带有“自嘲”意味,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极为深刻而又独特的认识(2分)。
文章张力十足,维度开阔,充分体现了作者人格的强度和广度(1分)。
言之成理即可。
)
?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3.C(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
14.D(A.一面对两面。
“高效学习”是一面,后面的“是否”是两面。
B.结构混乱,中途易辙。
C.句式杂糅。
去掉“在作怪”。
)
15. A(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
16.①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写出大概意思,衔接自然,即可给分。
本段文字选自汪国真《热爱生命》)(3分)
17.(①可从拓宽生命广度的角度进行肯定。
②可从突破现实限制的勇气角度进行赞扬。
③可从追求精神享受的角度表示认可。
④也可从立足现实、拒绝诱惑的角度进行评析。
言之成理即可。
)(6分)
?
六、作文
18.略。
按2014年江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
?
文言文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
(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
(齐宣王)说:“是的。
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
’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
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百钧重的物体,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