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胎盘卒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濂01班PBL 冯远栋2010200024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至胎儿娩出前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剥离。

子宫胎盘卒中发生在胎盘早剥之后,是由于胎盘早剥后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血液随着局部压力的升高直接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血液浸润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

更严重时,血液可从子宫肌层渗入阔韧带及输卵管系膜等处,甚至可能经输卵管流入腹腔,因此,胎盘早期剥离或子宫胎盘卒中发生时,病人必然有剧烈腹痛表现。

1.诱因与发病因素
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血管病变、机械因素、子宫静脉压升高等高危因素有关。

①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作为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高危因素之一已被广泛认知,且子痫
前期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发展。

②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胎盘多附着于宫角部,因宫角部为子宫收缩的触发点,子宫收
缩力强,造成局部压力较大,更易使胎盘后积聚的血液向子宫肌层浸润,从而发生
子宫胎盘卒中。

③胎盘早剥发病持续时间及胎盘分级。

胎盘早剥发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使子宫胎盘
卒中的发生率上升。

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能影响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胎盘早剥
分离程度高,发生子宫胎盘卒中的可能性越大。

临床上遇到3级胎盘早剥的患者应
加强监督,以预防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

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与产次
2.临床表现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出血特点多以隐性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患者贫血程度往往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比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突发持续性腹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剥离的面积及胎盘后积血量相关,严重患者可出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腹部查体见子宫体积大于孕周,胎心、胎动可消失,随病程的发展,子宫底有上升趋势,腹部压痛明显;超声显示胎盘后血肿形成;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贫血程度、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必要时做DIC筛选试验及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等。

与发生胎盘早剥但无子宫胎盘卒中的患者对比,典型临床表现有:产妇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及产后出血。

可能有差异的临床表现有:频繁宫缩与腹痛。

子宫胎盘卒中患者胎动减少或消失,因为其发病时间较长,剥离面积大(重型),多数已影响到脐血流的供血,甚至脐血流已经中断,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或胎死宫内。

3.并发症与预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DIc,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重度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栓塞、子宫胎盘卒中是引发DIC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导致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使促凝物质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DIc。

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DIC发生率较高,行子宫次全切术的比率较高,围产儿的结局不良率较高。

些结果与胎盘早剥的发病过程及病理基础相辅相成。

4.诊断
主要以病史、症状、体征及重要检查为依据,由于胎盘早剥后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血液随着局部压力的升高直接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血液浸润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明呈现紫蓝色瘀斑,因此剖宫产术中所见可确诊。

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占90%(36/40),提示出现重度胎盘早剥时,应及早终止妊娠,以减少子宫胎盘卒中及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