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学拓展:让思维向更深处慢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慧”学拓展:让思维向更深处慢溯
发布时间:2021-11-16T07:31:09.317Z 来源:《教育学》2021年8月总第257期作者:吕雨馨[导读] 忽视了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匹配度,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层次需求。

——小班化环境下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慧学”课堂的开发与实施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本文撰写了“我”在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慧学”课堂开发与实践中进行的实践尝试。

围绕深度学习,老师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充分广度、充分深度和充分关联度,那么在小班化环境下,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让孩子们的思维向更深处慢溯?老师们纷纷探索数学“整合与拓展”课堂。

那么课堂拓展到多广、素材挖掘到多深、如何打通学科内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打通数学和生活的关联等?笔者归类“慧学四主题”,搭建微说数学、智绘数学、实践数学、趣玩数学等“慧学形式”,创造学生“想”的机会,促进学生乐想、会思、会学、慧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慧学”课堂上发展自我,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拓展课程慧学课堂
一、透视现实教学下拓展课堂之尴尬——没教好
1.目标缺乏适切性。

有的课堂误把拓展课当做奥数课,过分拔高内容难度与能力要求,忽视了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匹配度,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层次需求。

2.活动缺乏思维性。

过于注重“绘本”“活动”“游戏”等教学形式,一味追求趣味性,脱离数学认知,对内容的探究浅尝辄止,缺少数学味,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

3.内容缺乏序列性。

目前的数学课堂形式多样,介绍数学文化、设计数学实验、改编数学趣题、阅读数学绘本……其中也不乏好课,但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随意性较多,更多的来源于突发性的灵感,课题的选择多凭教师的主观喜好,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划性。

二、研小班化下“慧学”课堂之开发——教什么
通过一定的拓展课例研究,笔者发现基于小班化的情境,在设计时就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任务链中就需要体现挑战性、探索更自主、兴趣更盎然、眼界更开阔,表现出更多的项目性学习特点、综合性课程范式、学习活动化倾向。

但是即便如此,其数学的内核应该还在!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明确设计的方向,从素材激活、形式激趣、实践拓展激能激思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的开发,从而确定素材、形式与内容。

1.素材开发的渠道——多元激活。

我们说拓展课是对基础性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因此素材的选取非常广泛,好的拓展课程离不开有效的素材开发。

素材一定是来源于教材或相关的核心知识,但又要高于教材,尽可能准备得丰富些,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素材开发的形式——多维激趣。

好的拓展课程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拓展课程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一、二年级数学教材,开发了五种不同形式的数学课程表现:结合数学微课来“微说数学”,借用数学绘本来“智绘数学”,设计数学实验来“实践数学”,融合数学游戏来“趣玩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

3.素材开发的样态——激思激能。

数学拓展课程的目标不应该是新增什么新的知识范畴,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在解决本位数学问题的同时能够迁移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技能,最终目标指向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要对内容进行转化和整合,通过有效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生发,同时定位能力的设计维度,可以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可以是实践探究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与问题解决意识。

三、行“慧学拓展”下小班化课堂之实施——怎样教
实施数学拓展课,不仅仅是教授其知识,更是在教的过程中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数学视野,同时真正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的“说”“思”“创”在学习过程中落地、生根、发芽。

1.会思慧学——拓展课程实施路径。

数学拓展课的核心是基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每位学生掌握思维的方式,由思转学,学会学习,智慧学习。

因此在实施途径上要抓住三个关键:“教学的目标——适切”;“数学的思考——会思”;“通过数学学会思维——慧学”。

2.四线并行,主题实施“慧学”课堂。

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一、二年级教材内容提炼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设计不同学习主题的“慧学课堂”,构建数学文化、数学思维、实验活动、STEAM这“四慧主题”。

针对每一个主题课程的不同类型与目标指向,我们开发完整的拓展课程序列,从而完善学习的数学拓展课程体系与实施流程。

3.三阶六维,完善慧学课堂评价。

拓展课程的评价是服务于整个拓展课的开展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课程的结果,更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学生过程性习得,所以课堂的评价实施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结合拓展课程的能力目标维度,我们进行了课堂过程性的阶段评价与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达成目标结合的维度评价来展开课程的评价实施。

参考文献
[1]陈加仓《小学数学拓展课的素材开发策略》,2019年。

[2]夏雪梅《“慧学课堂”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201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