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溶菌酶纱布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溶菌酶纱布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靳立巾1,朱新英2,石娜3,张杰1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hlebitis by wet dressing with composite lysozyme saturated gauze∥Jin Lijin,Zhu Xinying,ShiNa,Zhang Jie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湿敷减轻输注化疗药物所致疼痛及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将输注化疗药物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在开始输入化疗药时用4层16cm×7cm长方形无菌纱布浸透50%硫酸镁溶液湿敷,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观察组在开始输入化疗药时用4层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1块(14cm×7cm)湿敷,用透明敷贴覆盖固定。

结果两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程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湿敷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
镇痛效果好。

关键词:化疗; 静脉炎; 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 湿敷; 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4)16-0048-02 DOI:10.3870/hlxzz.2014.16.048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1.骨科中心2.肿瘤中心3.肿瘤外科(天津,300162
)靳立巾: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wjyanyan@qq
.com科研项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2012年度面上项目(WHM201217
)收稿:2014-03-23;修回:2014-05-
16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
在输入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常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出现静脉炎,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深静脉穿刺给药可避免静脉损伤,但由于经济和认知程度的原因,大部分患者还是选择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随之而来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大
大提高。

目前,
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很多,如50%硫酸镁湿敷,
存在易风化、结晶,刺激皮肤,污染衣物等弊端;土豆片外敷不易固定、易氧化,需频繁更换,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这些方法均比较复杂、不便捷,增加临床护士工作量。

寻求快捷、有效、便于护士操作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是护理人员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我院肿瘤中心应用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0月在我院肿瘤中心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龄36~76岁。

食管癌6例,直肠癌7例,胰腺癌13例,胃癌20例,肝癌12例,乳腺癌25例,卵巢癌18例,宫颈癌19例。

均选择首次使用上肢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化疗的患者,前臂静脉76例,手背静脉44例,化疗前穿刺部位皮肤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正常,能以问答形式对其所出现的症状作出回答。

使用
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多西紫杉醇、卡铂、顺铂,两组均无化疗药物外渗发生。

按化疗方案均等
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年龄、
性别、病种、使用的药物、化疗次数及时间、穿刺血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在化疗时均由经过课题组培训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22GIntimaⅡ密闭式静脉留置针,选择前臂弹性好、无炎症、易固定的静脉。

为保证穿刺顺利,一针见血,严禁用针头在组织中反复探找血管,
避免损伤血管壁;尽量避免使用同一条血管连续穿刺,注意左右手交替使用。

为防止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两组患者输液完毕当天拔除留置针。

生理盐水100mL导引输液,确定液体滴入通畅后再输入化疗药,化疗药输入完毕用生理盐水100mL导引液余量冲洗血管。

对照组:在开始输入化疗药时用4层16cm×7cm长方形无菌纱布浸透50%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水为宜),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5~10cm处湿敷,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

观察组:在开始输入化疗药时用1块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
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4层,7.5cm×7.5cm)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5~10cm处湿敷,用透明敷贴覆盖固定。

两组敷料均于当日输液结束后1h取下,由培训过的护士观察穿刺部位的变化,按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并记录。

1.2.2 评价方法 自化疗第1天起,由培训过的护士每天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观察,评价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局部疼痛程度。

①静脉炎分级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
准[1]。

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
变,未触及硬结。

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有以上一种症状即判断为静脉炎。

②患处疼痛程度按WHO数字分级法[2]
:0级为完全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能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影响;2级为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睡眠受干扰;3级为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行
·
84·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ug.2014 Vol.29 No.16
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
程度
Ⅰ级Ⅱ级Ⅲ级
发生率
对照组60 14(23.3)8(13.3)4(6.6)26(43.3)观察组60 3(5.0)1(1.7)0(0)4(6.7)统计量Z=4.659χ2=21.511P<0.01<0.01
2.2 两组患处疼痛比较 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83.3%,观察组为13.3%,两组比较,χ2=58.86,P<0.0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处疼痛程度比较例(%)组别例数0级1级2级3级
对照组60 10(16.6)35(58.3)12(20.0)3(5.0)观察组60 52(86.6)8(13.3)0(0)0(0)
注:两组比较,Z=-7.674,P<0.01。

3 讨论
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但化疗药物进入血管,使血管收缩、产生痉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脱水、充血、水肿。

加之肿瘤患者化疗长需几个疗程,外周静脉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化疗药物本身的强刺激,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血管变硬等反应,也使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输入化疗药物时,患者常出现胃肠道反应,致使饮食欠佳,多个疗程会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对穿刺部位血管壁的修复能力也下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化疗性静脉炎,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对经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进行有效的预防,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实用意义。

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预防静脉炎,是利用硫酸镁的高渗透作用,扩张局部血管,促进炎性渗出物消散,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以缓解疼痛。

但硫酸镁有风化性,在皮肤表面容易形成结晶,使患者皮肤有一定的不适感,还需经常更换敷料,才能保持药物的湿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硫酸镁不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3]。

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的主要成分是溶葡萄球菌酶和生物溶菌酶,是一种经过人工基因重组并且来源于微生物蛋白质含锌(Zn)的金属蛋白酶,锌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与细胞内氧化酶的成分有关,对组织的修复再生有促进作用[4-5]。

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湿敷后,能提高局部的血清锌浓度,对输入化疗药物的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组织有修复作用,减轻炎症反应。

国内外陆续有学者发现溶葡萄球菌酶能提高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6],激活白细胞吞噬和消化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静脉穿刺局部的抗感染能力。

生物溶菌酶还具有激活血小板的功能,可以改善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防御功能[7]。

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湿敷后,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化疗药物导致静脉或毛细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能够缓解静脉炎的症状,从表1结果看出,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2示,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说明该方法能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及疼痛,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复合溶菌酶制品是一种非抗生素杀菌剂,最早用于烧伤创面、体表慢性溃疡、压疮的治疗[8-10],除有杀菌作用外,还有修复组织、改善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的功能。

我们将其尝试用于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减轻了化疗药物输入所致疼痛,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及其程度。

参考文献:
[1] 朱萍.硫酸镁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时机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9,24(5):57-58.
[2] 黄英英,陈艺香.百多邦软膏外涂药物联合硫酸镁湿敷化疗药物静脉炎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
(8):760-761.
[3] 仇春勤.水胶体敷料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2):1135-1136.
[4] Shaw L N,Golonka E,Szmyd G.Cytoplasmic control ofpremature antivation of a secreted protease zymogen:de-
letion of staphostatin B(SspC)in Staphylococcus aureus8325-4yields a profound pleiotuopic phenotype[J].JBacteriol,2005,187(5):1751-1762.
[5] 刘静.百克瑞杀菌纱布用于感染性伤口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0):32-34.[6] 郁京宁,韩一平,陈玉林,等.溶葡萄球菌酶对烧伤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4):255-257.
[7] 黄青山,陆婉英,励俊.生物溶菌酶在口腔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6):469-470.
[8] 郁京宁,黄青山,陆婉英,等.外用FE复合酶消毒剂控制烧伤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9,9(3):167.
[9] 陈锋,叶丹,豆哲敏.康复新液联合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治疗体表慢性溃疡创面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11,20(28):3564-3565.
[10]徐君,孙怡华.复合溶菌酶杀菌纱布对老年患者压疮治疗的效果[J].上海护理,2007,7(4):28-29.
(本文编辑 丁迎春)
·


·
护理学杂志2014年8月第29卷第1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