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巩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巩固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淬(zú)剑徵(wēi)声被八创(chuānɡ)
B.樊於(wú)期瞋(chēn)目戮(lù)没
C.偏袒(tǎn)提(tí)轲揕(zhèn)其胸
D.王翦(jiǎn)扼(è)腕箕(jī)踞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而图穷而匕首见庄宗受而藏之
B.乃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乃不知有汉
C.以使工以药淬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3.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秦兵旦暮渡易水兵:军队
B.终已不顾顾:回头
C.群臣怪之怪:奇怪
D.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
4.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的用法与“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中“函”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太子(迟)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5.与“使毕使于前”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痛于骨髓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秦王沟之金千金
D.燕王拜送于庭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诚信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狠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但不忍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乃: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于:吾每念,长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
D.而:伏尸而哭,极哀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3)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4)但不忍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5)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6)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2)(3)(4)
B.(1)(3)(5)
C.(2)(4)(5)
D.(1)(4)(6)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型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演过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荆、樊二人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不忍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