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化学九年级下第9单元 溶液练习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春)人教化学九年级下第9单元溶液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1、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
2、ρ3()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
C.75%的医用酒精中,C2H5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
D.在25 ℃时,KNO3溶液蒸发5 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 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正确;B项,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溶液温度下降,正确;C项,75%的医用酒精,3∶1是指体积比,故说法错误;D项,在25 ℃时,KNO3溶液蒸发5 g 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 g水,又析出bg晶体,这里的温度没有变化,但没说明最初是否是饱和溶液,所以a和b有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正确,故选D。
3、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答案】A
4、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B.量取、计算、混匀、装瓶
C.称取、计算、混匀、装瓶
D.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参考答案】A
5、20 ℃时,往1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 g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是错误的叙述,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B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硝酸钾部分溶解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项,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D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20 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故溶液的质量小于120 g。
6、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7、将50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参考答案】C
8、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
B. 将植物油加入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C. 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D.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参考答案】D
9、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结晶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质量分数的关系为C>B>A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只能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2℃时组成在M点的A的溶液降温到t1℃,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B项,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即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才C>B>A,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A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所得的三种溶液中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C >A,错误;C项,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等方法,错误;D项,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M点溶质的质量大于t1℃的溶解度,故t2℃时M点为A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
10、某同学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
②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③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
【答案】B
1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C
12、石灰水溶质是________ ,碘酒中溶剂是________ .(均写化学式)
【参考答案】Ca(OH)2;C2H5OH
13、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中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不是饱和溶液.(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a”、“b”或“c”).(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要配制100g5%的甲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
(1)乙(2)c (3)乙>丙>甲(4)偏低
14、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各题
(1)若要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①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②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上述稀硫酸时,使用的量筒应选择__________。
A.10mL B.50mL C.100mL
D.200mL
(2)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克,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2%,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__________g,现用60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
方法一:用6000g清水一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__________g;
方法二:将6000g清水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每份3000g),分两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__________g。
【答案】 5.4 量取混匀AC 2
1
3050
1
48050
15、用6%的NaCl溶液配制50g 3%的NaCl溶液的步骤:
(1)计算:配制50g 3%的NaCl溶液需要6%的NaCl溶液__ __g,其密度约为
1.04g/cm3,则体积为__ __mL;水__ __g;
(2)量取所需体积的6%的NaCl溶液和所需体积的水;
(3)混匀;
(4)装瓶并贴上标签。
【参考答案】(1) 25 24.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