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1 4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历史试题
(满分:1 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表明孔子重视
A.法B.信
C.礼D.智
2.图1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①人口南北流动②经济重心转移
③南北经济发展④经济结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史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材料所述
职能应属于
A.郡县B.中朝C.尚书省D.行中书省
4.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据图2、图3分
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划分“势力范围”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C.进行资本输出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5.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
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在此,他强调首先应
A.实行君主立宪B.学习西方民主
C.争取国家独立D.实现个人自由
6.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图4所示的纸币中,发行于抗日根据地的是
7.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
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
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
8.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问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9.1919年,太原郊区的刘大鹏写道:“五更各庙呜钟,惊醒世人早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
不断,此其新年也。

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
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他在此要表达的是
A.当地习俗中过年应鸣钟、迎神和放炮B.乡村里民国倡导的民主观念比较淡薄
C.在乡村推行民国新习俗需要假以时日D.当年百姓与官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
10.“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
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11.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
“就成为一个城邦”.在他看来
A.公民是构成城邦的基本要素B.城邦人口互相熟悉C.城邦和民主两者相互依存D.城邦中人人都有管理能力12.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
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A.废除神学信仰B.加强宗教仪式
C.信仰即可得救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13.“这是一部充满了设计者的理想和对未来寄予憧憬的宪法。

它所创设的一整套政治制
度和原则……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范例和模本".该宪法确立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集中制D.责任内阁制
14.《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
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15.“1 83 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 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 888年赫兹发
现电磁波。

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
成为历史的必然
16.“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
的无奈与潦倒”.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17.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
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

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

该艺术是
A.电影艺术B.雕刻艺术C.绘画艺术D.电视艺术
18.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
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问建立起牢固的关
系。

”实施“这种办法''后
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C.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D.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
19.“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
道理的畏惧心理……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取"。

面对美国民众的这种心理,罗斯福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开展蓝鹰运动,复兴工业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稳定粮食价格D.以工代赈,解决就业问题20.1 945—1 948年问,英国颁布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案.这反映英国
A.优先发展煤炭工业B.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C.重视提高国有化程度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1.图6所示海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西欧实现了一体化
B.美国努力扶植西欧
C.欧洲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
D.欧洲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2.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
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
A.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B.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
C.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D.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
23.“从一定程度上说,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美国进行冷战的工具”.这是因为该体系的建立
A.结束了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状态B.便利于美国实现经济霸权
C.加速了东西方对峙局面的形成D.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4.以下标志反映的组织中,能够证明“相邻相近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问可以实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是
二、材料解
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小题1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 8分,共52分)
25.(1 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太学……学成考试合格,课授予官职……但
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一邹玉峰《新解“新格局"一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材料二魏初创九品中正制,起初尚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后)
重家世、轻才学之歪风渐盛。

一一摘编自李木洲《科举制兴起的深层逻辑》
高三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
材料三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

唐代,科举得以定制。

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一摘编自杨晔《科举制度评析》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选官途径。

(2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政治影响.(8分)
(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
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

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一一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 9 1 2年)
材料二 1 9 1 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其纲领是‘‘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
一一《中华革命党宣言》
材料三 1 9 2 3年1月,孙中山说:“中国形式上是独立国家,实际比亡了国的高丽还不如……似此,民族主义能认为满足成功否?所以,国民不特要从民权、民生上作工夫,同时并应该发展民族自决的能力,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

"
一一《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

(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革命党为什么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
之一?(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新认识,并分析这一认识对上世纪20年代中
国革命的影响。

(6分)
27.(1 2分)1 6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枢密院的不同职责。

(4分)
(2)据材料二,归纳1 6世纪中英两国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4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走向。

(4分)
28.(1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 7 5 7年),清政府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当时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这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

一一摘编自《广州十三行》
材料二 1 8 4 3—1 8 5 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
一一摘编自洪淮胜《解放以来的广州对外贸易》
(1)据材料一,简析1 8世纪后期广州十三行贸易繁盛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1 843—1 856年问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上世纪50至80年代广州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2分)
(4)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广州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6分)
宁德市2014年高三单科质检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小题1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8分,共52分)
25.(1)考试;地方举荐(察举)。

(2分)
(2)变化:重才学,不分身份地位;重考试,科举成定制。

(4分。

每方面2分.若答“重才学、轻家世"给2分,“取士不问家世”给1分;“科举制”给2分)
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扩大了统治基础(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4分。

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4分)
26.(1)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2分。

若答“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亦可)
(2)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专制政治”,中华民国有名无实。

(4分.若答“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给2分。

答“袁世凯称帝或复辟帝制"不给分)
(3)认识: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

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的给1分)
影响:有助于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促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4分。

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每点2分)
27.(1)内阁只备顾问,完全听命皇帝;枢密院拥有行政权和决策权。

(4分。

内阁、枢密院各2分。

若照抄材料“只备论思顾问"、“协助君主‘处理国务,并就政府政策做出决断’”、“国家的行政大权越来越集中在枢密院手中”的各给1分)
(2)中国:抑商;英国:重商主义。

(4分。

中、英各2分。

若答“中国:重农抑商"也给2分)
(3)中国在传统模式(封建道路)上继续前行;英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迈进。

(4分。

每个国家的走向各2分.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若答“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给2分.“英国:逐步走向民主;资本主义日益发展”也给2分.)
28.(1)政府只许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垄断外贸;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4分。

每点2分。

若答“政府推行闭关政策”给1分.若答“拥有环球贸易航线,与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给2分)
(2)情况:生丝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丝由广州出口转向上海出口。

(4分)
原因:五口通商(上海开埠);上海具有区位优势。

(2分。

答案只
(3)年均增长率虽有起伏,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2分。

若只分段表述,未答出总体趋势的给1分)
(4)从18世纪后期到鸦片战争前,广州是全国唯一的外贸中心(居外贸垄断地位);鸦片战争后,广州丧失了中国外贸垄断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外贸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中国外贸中占有重要地位.(6分。

每一时段2分.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