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科版必修2-2.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从物质内部能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E(反)
能量E(反) E(生)
能量E(生) E(反) E(生)
热能、光 能、电能
热能、光 能、电能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发生时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 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就会向外界 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开关。
设计思路及依据
Zn+2H+====Zn2++H2↑
确定 选择负极反应物:_ 锌_片__ 负极 选择负极材料:___锌片 _
确定 正极
选择正极反应物:___氢_ 离_子__ 选择正极材料:_____铜__片____
构成闭 选择离子导体:___稀___硫___酸___ 合回路 选择电子导体:___导线 _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电流表指针 偏转,锌片 逐渐溶解; 正极材料表 面有气泡生 成。
负极反应物为金属时:负极反应物同时为负极材料 负极反应物不导电时:另选可以导电的电极材料(如石墨、金属单质)
能导电的固体【金属(活动性比负极弱)或石墨】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可以电离出正极反应物离子)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为O2,电解质不做反应物
电解质溶液:
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反应:2H2 + O2 = 2H2O
离子导体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于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在两个 不同的区域(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通过能导电的物质(导线、电 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原电池原理,完成下列填空。
化学能
化学能是指储
存在物质当中的
能量。不同的物
质不仅组成不同、
结构不同,所包
含的化学能也不
同。 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会转化成哪些形式的能量? 3. 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那么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吗?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就会从外界 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1.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
微观角度
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2.从物质内部能量的角度分析
宏观角度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氢能被视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开展了氢能研 究。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利用液氢作为超音速 和亚音速飞机的燃料,成功地使氢能飞机上天。
氢氧燃料电池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
类能源危机的途径之一。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 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能量转换效率通常为 60% ~ 80%,而且污染少、噪音小、装置可大 可小、使用方便。
燃烧反应 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铝热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
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 碳单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大部分分解反应(碳酸钙分解反应)
交流·研讨
请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是吸收能量还是 释放能量。
<
1.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果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破
2.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 ) A.NH4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少
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X + 3Y = 2Z(放热反应)过程的 能量变化的是( )
实验现象: b装置中电流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
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反应:2H2 + O2 = 2H2O
原电池的构成
判断下列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传导电子: 电子导体
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 H2-2e-=2H+
负极 阳 离 子 H +
阴离子SO42-
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 O2+4e-+4H+=2H2O 正极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来 克服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 放一定的能量。因此,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生成,而且伴随 着能量变化。
活动·探究
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结合课本P47页,利用所给用品进行实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
实验用品 锌粉,铁粉,碳酸氢钠,稀盐酸,柠檬酸,蒸馏水; 试管,烧杯,温度计,胶头滴管,药匙。
A
B
C
D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 ——化学电池
各式各样的化学电池
二、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
原电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的发明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末期,当时意大 利生物学家伽伐尼正在进行著名的青蛙实验,当用金属 手术刀接触蛙腿时,发现蛙腿会抽搐。大名鼎鼎的伏特 认为这是金属与蛙腿组织液(电解质溶液)之间产生的电 流刺激造成的。1800年,伏特据此设计出了被称为伏打 电堆的装置,锌为负极,银为正极,用盐水作电解质溶 液。1836年,丹尼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电池,并 用于早期铁路信号灯。
1.初中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依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旧化学键断裂 和 新化学键形成 。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伴随着 能量 的变化,旧化学键 断裂需要 吸收 能量 ,新化学键的形成会 释放 能量。
应用
应用
在以下两个你熟悉的化学反应中,除了物质的变化外,是否还有能
量的变化?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能量变化?
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就会有一定的能量以热能、电能或光
能等形式释放出来——放热反应; 如果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则需要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综上所述,可将化学反应的过程看做“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 量转化为热能、电能或光能等释放出来的过程,或者是热能、电 能或光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被“储存”起来的过程。
—旧化学键断裂和 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光能、电能等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断键吸收能量和成键释 (微观角度)放能量的相对大小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 (宏观角度)总能量相对大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NaOH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断开化学键放热,形成化学键吸热
2.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 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D )
编号
X
Y
A
Zn
Cu
B
Cu
Zn
C
Cu
Ag
D
Ag
Zn
Z 稀硫酸 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谢谢大家!
活动·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镁粉逐渐溶解,有无 色气泡生成,反应后 溶液温度升高。
结论
反应放出热量
有无色气泡生成,反 应后溶液温度降低。
反应吸收热量
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吸收 能量,有的反应释放能量。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
化学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 放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负极
还原剂-e-=氧化产物 (Zn-2e-=Zn2+)
锌逐渐被腐蚀
正极
氧化剂+e-=还原产物 (Cu2++2e-=Cu)
析出红色固体
Zn+CuSO4=ZnSO4+Cu
实验目的 利用所给用品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将下列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转化为电能。Zn + 2H+ = Zn2+ + H2↑
实验用品 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稀盐酸;烧杯,导线,电流表,
方法导引
设计原电池的基本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 分开进行
形成闭合回路
化学电池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 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 D.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