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入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四、 重音
重音是指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
短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突出重音的方法有 重读、轻读、拖长。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 种:
1、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语法结构对某个句子 成分所读的重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谓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②定语: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③状语:他飞快地跑了。 ④补语: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 ⑤指示、疑问代词:他什么事也不做;这本书从哪儿 借来的。
•
快速:一般用用于表示紧张、激动、惊奇、恐
惧、愤怒、急切、欢畅、兴奋的心情,或者用于叙述
急剧变化的事物与惊险的场景,或者用于刻画人物的
机警、活泼、热情的性格等。
•
中速:一般用于感情与情节变化起伏不大的场
合,或用于平常的叙事、议论、说明、陈述等。
•
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伤、忧郁、哀悼
的心情,或用于叙述庄重的情景。
--她也会写小说? --他说一句话,比您说一百句都管用!
语调的表达要注意找好感情基调
。诵读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 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 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 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 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 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 的深情。
3、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语意或
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 做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
例:
1、“我相信,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女宇航员, /在中国人面前, /美的横竿正在飞速地/上升!”
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如: 1、放学了,——你们走吧!
2、三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
• 2、音节停顿。
• 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 – 例: –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三式)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 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二二三式) –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 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 /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 4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降抑调。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
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 也用这种语调。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多好的人啊! --你们走吧! --祝你们白头偕老!
--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 --我一个人没问题!
--我已或表示迟疑、思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自然站立、双脚略略分 开、与肩宽距离大约相同,立腰收腹、注意腰 腹不能前挺,两肩下垂、颈背松而直,在正前 方找一个具体的焦点,并把它看成是可以进行 交流的对象。
三、停顿
语流的中断和间歇,包括声音的延长和紧连。
★他妈的,病还没好! 他妈的病/还没好。
★你是老师吗?—不,是学生。 你是老师吗? —不是学生。
感情基调图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七、语气
“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 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朗诵 时语气的强弱、长短、清浊、粗细、宽窄、卑亢等 变化,均能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是:喜则气满声高,悲则 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 短气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 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八、体态的注意事项
动作范围不能过大,一般限于上肢胸部前方 忌机械重复
身体不能经常移动 忌指指划划
忌无心运用态势
气息
气促 气沉 气满 气提 气短 气粗 气细 气少 气多
声音
声硬 声缓 声高 声凝 声促 声重 声粘 声平 声撇
给听众的感觉
挤压的感觉 迟滞的感觉 跳跃的感觉 紧缩的感觉 紧迫的感觉 震动的感觉 踌躇的感觉 沉着的感觉 烦躁的感觉
表达的思想感情
憎的感情 悲的感情 喜的感情 惧的感情 急的感情 怒的感情 疑的感情 稳的感情 焦的感情
六、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 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 合的。
通常包括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
1.高升调。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
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前低后 高、语气上扬。
--那是她妈妈?--你怎么会不知道?--还不走?! --怎么回事啊?--不许再闹了啊!--大家一起来吧!
2、强调重音: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思想 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轻的现象。同一句 话,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强调的重点就不同。
如: 我请你跳舞(请你跳舞的人不是别人); 我请你跳舞(不请别人); 我请你跳舞(怎么样,给面子吧?); 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五、 语速
朗诵的速度,是指朗诵中音节的发音时间长短,或者说单位时间里吐字的 数量。大体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情形。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
分文不取。
1.句逗停顿(语法停顿)。
• 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应有适当的停顿, 停顿时间大体是: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至于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号等,要 根据其使用的地方和表情达意的具体情况来确 定停顿时间的长短。
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 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间多云,西北风二到三级,最高温度25 度,最低温度11度。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来到我们家。
4.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
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 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 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一、什么是朗诵
朗是明亮、清澈的意思;诵是合乎节奏的 诵读方法。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 作活动。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是朗诵四大要
二、朗诵的正确发声状态与感觉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两肩自然下垂,头顶有 向上提升之感,两肩骨下垂自然打开,颈背松 而直,注意腰腹不能前挺,躯体略微前倾,横 膈膜有敦实下坐之感,目光有神,下巴内收、 直视前方、两脚自然着地。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四、 重音
重音是指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
短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突出重音的方法有 重读、轻读、拖长。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 种:
1、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语法结构对某个句子 成分所读的重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谓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②定语: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③状语:他飞快地跑了。 ④补语: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 ⑤指示、疑问代词:他什么事也不做;这本书从哪儿 借来的。
•
快速:一般用用于表示紧张、激动、惊奇、恐
惧、愤怒、急切、欢畅、兴奋的心情,或者用于叙述
急剧变化的事物与惊险的场景,或者用于刻画人物的
机警、活泼、热情的性格等。
•
中速:一般用于感情与情节变化起伏不大的场
合,或用于平常的叙事、议论、说明、陈述等。
•
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伤、忧郁、哀悼
的心情,或用于叙述庄重的情景。
--她也会写小说? --他说一句话,比您说一百句都管用!
语调的表达要注意找好感情基调
。诵读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 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 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 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 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 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 的深情。
3、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语意或
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 做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
例:
1、“我相信,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女宇航员, /在中国人面前, /美的横竿正在飞速地/上升!”
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如: 1、放学了,——你们走吧!
2、三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
• 2、音节停顿。
• 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 – 例: –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三式)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 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二二三式) –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 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 /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 4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降抑调。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
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 也用这种语调。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多好的人啊! --你们走吧! --祝你们白头偕老!
--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 --我一个人没问题!
--我已或表示迟疑、思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自然站立、双脚略略分 开、与肩宽距离大约相同,立腰收腹、注意腰 腹不能前挺,两肩下垂、颈背松而直,在正前 方找一个具体的焦点,并把它看成是可以进行 交流的对象。
三、停顿
语流的中断和间歇,包括声音的延长和紧连。
★他妈的,病还没好! 他妈的病/还没好。
★你是老师吗?—不,是学生。 你是老师吗? —不是学生。
感情基调图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七、语气
“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 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朗诵 时语气的强弱、长短、清浊、粗细、宽窄、卑亢等 变化,均能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是:喜则气满声高,悲则 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 短气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 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八、体态的注意事项
动作范围不能过大,一般限于上肢胸部前方 忌机械重复
身体不能经常移动 忌指指划划
忌无心运用态势
气息
气促 气沉 气满 气提 气短 气粗 气细 气少 气多
声音
声硬 声缓 声高 声凝 声促 声重 声粘 声平 声撇
给听众的感觉
挤压的感觉 迟滞的感觉 跳跃的感觉 紧缩的感觉 紧迫的感觉 震动的感觉 踌躇的感觉 沉着的感觉 烦躁的感觉
表达的思想感情
憎的感情 悲的感情 喜的感情 惧的感情 急的感情 怒的感情 疑的感情 稳的感情 焦的感情
六、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 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 合的。
通常包括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
1.高升调。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
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前低后 高、语气上扬。
--那是她妈妈?--你怎么会不知道?--还不走?! --怎么回事啊?--不许再闹了啊!--大家一起来吧!
2、强调重音: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思想 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轻的现象。同一句 话,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强调的重点就不同。
如: 我请你跳舞(请你跳舞的人不是别人); 我请你跳舞(不请别人); 我请你跳舞(怎么样,给面子吧?); 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五、 语速
朗诵的速度,是指朗诵中音节的发音时间长短,或者说单位时间里吐字的 数量。大体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情形。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
分文不取。
1.句逗停顿(语法停顿)。
• 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应有适当的停顿, 停顿时间大体是: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至于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号等,要 根据其使用的地方和表情达意的具体情况来确 定停顿时间的长短。
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 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间多云,西北风二到三级,最高温度25 度,最低温度11度。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来到我们家。
4.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
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 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 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一、什么是朗诵
朗是明亮、清澈的意思;诵是合乎节奏的 诵读方法。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 作活动。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是朗诵四大要
二、朗诵的正确发声状态与感觉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两肩自然下垂,头顶有 向上提升之感,两肩骨下垂自然打开,颈背松 而直,注意腰腹不能前挺,躯体略微前倾,横 膈膜有敦实下坐之感,目光有神,下巴内收、 直视前方、两脚自然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