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解读-87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05b4c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3.png)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专家于2006年发表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并于2018年发表了更新版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指南”)。
该系列共识、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越来越全面、规范、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失眠诊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失眠相应新型治疗药物的上市、新型诊疗方法的出现和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丰富。
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牵头,并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经广泛讨论后形成《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6月8日正式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
相比于2017版指南,2023版指南的主要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的临床评估内容;(2)更新了失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推荐意见;(3)新增了失眠的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推荐意见;(4)新增了青少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伴有或共病其他疾病人群失眠的治疗推荐意见。
新版指南在内容上更丰富,且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更具临床指导价值。
以下简要介绍部分章节的核心内容。
失眠的临床评估2023版指南指出,失眠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等手段。
对于每一例患者都应仔细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的病史采集应包括失眠表现形式、失眠程度、病程、失眠诱发和加重-缓解因素、睡眠觉醒节律、治疗情况及其他。
例如,失眠表现形式包括入睡情况、夜间觉醒次数、早醒及睡眠中异常动作和行为情况;日间功能损害是否有精神和体力状态、工作和学习情况,有无日间思睡。
失眠程度包括平均每周失眠的次数,每晚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持续时间、最后醒来的时间等。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ecfae296137ee06eef918aa.png)
华夏成人得眠诊疗与治疗指北之阳早格格创做得眠是临床最为罕睹的睡眠障碍典型.少暂得眠对付于仄常死计战处事会爆收宽沉反里效用,以至会引导恶性不料事变的爆收.2002年寰球10个国家得眠流通病教钻研截止隐现45.4%的华夏人正在往日1个月中曾历太过歧程度得眠悼.一、治疗规划推荐强度的区分尺度本指北对付治疗规划举止推荐时主要参照已有的循证医教资料,兼瞅周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支配性,对付于海内时常使用然而已通过灵验循证医教模式考证的治疗要收,参照其疗效评估、危害预计、经济包袱战真用性等多圆里果素,经博家计划完毕共识举止推荐.推荐的强度分为4级(I级最强,Ⅳ级最强):I级推荐:鉴于循证医教1级凭证大概赢得大普遍认可的2级凭证,若无禁忌可间接用于临床考查;Ⅱ级推荐:鉴于循证医教2级凭证大概下度普遍的博家共识,切合证充分时可应用;III级推荐:鉴于循证医教3级凭证大概博家共识,可正在与患者计划后采与;IV级推荐:可采用性规划,需告知患者大概的潜正在危害,不必于无切合证的患者.二、得眠的定义与分类得眠常常指患者对付睡眠时间战(大概)品量不谦脚并效用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瞅感受.得眠表示为进睡艰易(进睡时间超出30 min)、睡眠保护障碍(整夜觉醉次数≥2次)、早醉、睡眠品量下落战总睡眠时间缩小(常常少于6 h),共时伴随日间功能障碍.得眠根据病程分为:慢性得眠(病程<1个月);亚慢性得眠(病程≥1个月,<6个月)战缓性得眠(病程>6个月).得眠按病果区分为本收性战继收性二类.本收性得眠常常缺少粗确病果,大概正在排除大概引起得眠的病果后仍遗留得眠症状,主要包罗情绪死理性得眠、特收性得眠战主瞅性得眠3种典型.本收性得眠的诊疗缺累特同性指标,主假如一种排除性诊疗.当大概引起得眠的病果被排除大概治愈以去,仍遗留得眠症状时即可思量为本收性得眠.继收性得眠包罗由于躯体徐病、粗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得眠,以及与睡眠呼吸混治、睡眠疏通障碍等相闭的得眠.得眠常与其余徐病共时爆收,偶我很易决定那些徐病与得眠之间的果果闭系,故连年去提出共病性得眠(comorbid insomnia)的观念,用以形貌那些共时伴伴其余徐病的得眠.三、得眠的临床评估战诊疗(一)临床评估1.病史支集:临床医师需小心询问病史,包罗简直的睡眠情况、用药史以及大概存留的物量依好情况,举止体格查看战粗神情绪状态评估.睡眠情景资料获与的简直真量包罗得眠表示形式、做息逆序、与睡眠相闭的症状以及得眠对付日间功能的效用等.不妨通过自评量表工具、家庭睡眠记录、症状筛查表、粗神筛查尝试以及家庭成员报告等多种脚法支集病史资料.推荐的病史支集历程(1-7为需要评估名目,8为修议评估名目)如下:(1)通过系统回瞅粗确是可存留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战内分泌系统等徐病,还要排查是可存留其余百般典型的躯体徐病.如皮肤瘙痒战缓性痛痛等;(2)通干涉诊粗确患者是可存留心境障碍、焦慢障碍、影象障碍,以及其余粗神障碍;(3)回瞅药物大概物量应用史,特天是抗抑郁药、中枢镇静性药物、镇痛药、镇定药、茶碱类药、类固醇以及酒粗等粗神活性物量滥用史;(4)回瞅往日2~4周内总体睡眠情景,包罗进睡潜伏期(上床启初睡眠到进睡的时间),睡眠中觉醉次数、持绝时间战总睡眠时间.需要注意正在询问上述参数时应与用仄稳预计值,不宜将单夜的睡眠情景战感受动做诊疗依据;(5)举止睡眠品量评估,可借帮于匹兹堡睡眠品量指数(Pittsburgh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等量表具;(6)通干涉诊大概借帮于量表工具对付日间功能举止评估.排除其余益伤日间功能的徐病;(7)针对付日间思睡(daytime sleepiness)患者举止Epworth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估,分离问诊筛查睡眠呼吸混治及其余睡眠障碍;(8)如有大概,正在尾次系统评估前最佳由患者战家人协帮完毕为期2周的睡眠日记,记录每日上床时间,预计睡眠潜伏期,记录夜间觉醉次数以及屡屡觉醉的时间,记录从上床启初到起床之间的总卧床时间,根据早朝觉醉时间预计本量睡眠时间.预计睡眠效用(即本量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记录夜间非常十分症状(非常十分呼吸、止为战疏通等),日间粗力与社会功能受效用的程度,午戚情况,日间用药情况战自我感受.2.量表测评:包罗自评与他评得眠相闭测评量表:(1)ESs;(2)得眠宽沉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nty Index.ISI);(3)PSQI;(4)Beck抑郁量表;(5)状态特量焦慢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6)疲倦宽沉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7)死计品量问卷(SF-36);(8)睡眠疑奉战做风问卷(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Sleep Questionnaire).3.客瞅评估:与健壮人相比,得眠患者由于神经情绪大概认知止为圆里的改变,对付睡眠情景的自我评估更简单出现偏偏好.需要时需采与客瞅评估脚法举止甄别.整夜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战鉴别诊疗.对付缓性得眠患者鉴别诊疗时不妨举止PSG评估.多次睡眠潜伏期考查(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用于收火性睡病战El问睡眠太过(EDS)等徐病的诊疗与鉴别诊疗.体动记录仪(actigraph)不妨正在无PSG监测条件时动做代替脚法评估患者夜间总睡眠时间战睡眠模式.神经功能影像教为得眠的诊疗战鉴别诊疗启拓崭新的范围,囿于设备下贵,正在临床考查中尚无法推广.(二)诊疗得眠的诊疗必须切合以下条件:1.存留以下症状之一:进睡艰易、睡眠保护障碍、早醉、睡眠品量下落大概凡是睡眠朝醉后无回复感(non-restorativesleep).2.正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切合睡眠的情况下仍旧出现上述症状.3.患者主诉起码下述1种与睡眠相闭的日间功能益伤:(1)疲倦大概齐身不适;(2)注意力、注意保护本收大概影象力减退;(3)教习、处事战(大概)社接本收下落;(4)情绪动摇大概易激惹;(5)日间思睡;(6)兴趣、粗力减退;(7)处事大概驾驶历程中过得倾背减少;(8)紧张、头痛、头晕,大概与睡眠缺得有闭的其余躯体症状;(9)对付睡眠太过闭注.四、得眠的治疗(一)总体目标尽大概粗确病果,达到以下脚法:(I)革新睡眠品量战(大概)减少灵验睡眠时间;(2)回复社会功能,普及患者的死计品量;(3)缩小大概与消与得眠相闭的躯体徐病大概与躯体徐病共病的危害;(4)预防药物搞预戴去的反里效力.(二)搞预办法得眠的搞预步伐主要包罗药物治疗战非药物治疗.对付于慢性得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付于亚慢性大概缓性得眠患者,无论是本收仍旧继收,正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共时应当辅帮以情绪止为治疗,纵然是那些已经少暂服用镇定催眠药物的得眠患者亦是如许.针对付得眠的灵验情绪止为治疗要收主假如认知止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for insomnia,CBT-I).暂时围内不妨进止情绪止为治疗的博业资材相对付匮累,具备那圆里等业天分认证的人员已几,简朴采与CBT-I也会里临逆从性问题,所以药物搞预仍旧吞噬得眠治疗的主宰职位.除情绪止为治疗除中的其余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推拿、逆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累令人疑服的大样本对付照钻研.保守中医教治疗得眠的履历少暂,然而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教模式,易以用新颖循证医教模式举止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壮培养的要害性,即正在修坐良佳睡眠卫死习惯的前提上,启展情绪止为治疗、药物治疗战保守医教治疗.(三)得眠的药物治疗纵然具备催眠效用的药物种类繁琐,然而其中大普遍药物的主要用途本去不是治疗得眠.暂时临床治疗得眠的药物主要包罗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刺战具备催眠效验的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推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与物虽然具备催眠效用,然而是现有的临床钻研凭证有限,不宜动做得眠惯例用药.酒粗(乙醇)不克不迭用于治疗得眠.1.BZRAs:分为保守的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drugs,BZDs)战新式非苯二氮革类药物(nonbenzodiazepinedrugs,non-BZDs).BZDs于20世纪60年代启初使用.可非采用性激动Y氨基丁酸受体A(GABA A)上分歧的a亚基,具备镇定、抗焦慢、肌紧战抗惊厥效用.20世纪80年代启初,以唑吡坦(zolpidem)为代表的non-BZDs先后应用于得眠的临床治疗.由于它们对付GABA A上的al亚基更具采用性,主要收挥催眠效用.(1)BZDs: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estazolam)、氟西泮(flurazepam)、夸二泮(qllllzepam)、替马西泮(temazepam)、三唑仑(triazolam)、阿普唑仑(alprazolam)、氯氮革(ehlordiazepoxide)、天西泮(diazepam)、劳推二泮(lorazepam)、咪哒唑仑(midazolam),前5种药物获好国FDA担当用于得眠的治疗.需要注意,正在海内三唑仑属一类粗神药品管造,不推荐用于得眠的治疗.其余所列BZDs均纳进二类粗神药品管造.那些BZDs不妨支缩得眠者的睡眠潜伏期、减少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罗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紧效用战跌倒危害.使用中短效BZDs治疗得眠时有大概引起反跳性得眠.持绝使用BZDs后,正在停药时大概会出现戒断症状.对付于有物量滥用史的得眠患者需要思量到潜正在的药物滥用危害.BZDs禁用于妊娠大概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能益伤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概括征患者以及沉度通气功能缺益者.(2)non-BZDs:包罗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zolpidem—CR)、佐匹克隆(zopiclone)、左佐匹克隆(eszopiclone)战扎去普隆(zaleplon),具备与BZDs类似的催眠疗效.由于non-BZDs半衰期短.次日残存效力被最大程度天落矮,普遍不爆收心间困倦,爆收药物依好的危害较保守BZDs矮.治疗得眠仄安、灵验,少暂使用无隐著药物不良反应,然而有大概会正在突然停药后爆收一过性的得眠反弹.部分BZRAs药物仄安性评估睹表l.2.褪黑素战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介进安排睡眠-觉醉周期,不妨革新时好变更引起的症状、睡眠时相延缓概括征战昼夜节律得蒯性睡眠障碍,然而由于临床应用尚无普遍性论断.故不修议将褪黑素动做催眠药物去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罗雷好我通(ramelteon)、特斯好我通(Ⅲ期临床中,tasimelteon)、阿戈好推汀(agomelatine)等.雷好我通是暂时临床使用的褪黑素受体MTl战MT2激动剂,可支缩睡眠潜伏期、普及睡眠效用、减少总睡眠时间,可用于治疗以进睡斟易为主诉的得眠以及昼夜节律仄衡性睡眠障碍.别的,雷好我通对付于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得眠患者仄安灵验.由于不药物依好性,也不会爆收戒断症状,故已获准少暂治疗得眠.阿戈好推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果此具备抗抑郁战催眠单沉效用,不妨革新抑郁障碍相闭的得眠,支缩睡眠潜伏期.减少睡眠连绝性.与BZDs药物分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不妨动做不克不迭耐受前述催眠药物患者以及已经爆收药物依好患者的代替治疗.3.抗抑郁药物:部分抗抑郁药具备催眠镇定效用,正在得眠伴伴抑郁、焦慢心境时应用较为灵验.(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不妨支缩睡眠潜伏期、缩小睡眠中觉醉、减少睡眠时间、普及睡眠效用,然而其共时缩小缓波睡眠,分歧程度缩小REM睡眠,且不良反应多,如抗胆碱能效用引起的心搞、心率加快、排尿艰易等.果此,不动做得眠的尾选药物.小剂量的多塞仄(3-6 mg/d)果有博一性抗组胺体造不妨革新成年战老年缓性得眠患者的睡眠情景.具备临床耐受性良佳.无戒断效力的特性,连年去海中已动做得眠治疗的推荐药物之一.(2)采用性5-羟色胺再摄与压造刺(SSRIs):虽无粗确催眠效用,然而不妨通过治疗抑郁战焦慢障碍而革新得眠症状.部分SSRIs延少睡眠潜伏期,减少睡眠中的觉醉,缩小睡眠时间战睡眠效用,缩小缓波睡眠,大概减少周期性肢体疏通战NREM睡眠期的眼活动.某些患者正在服用时以至大概加沉其得眠症状,果此,普遍修议SSRIs正在黑日服用.(3)5-羟色胺战去甲肾上腺素再摄与压造剂(SNRIs):包罗文推法新战度洛丙汀.果可治疗抑郁战焦慢状态而革新得眠.缺累之处险些与SSRIs相共.(4)其余抗抑郁药物:小剂量米氮仄(15-30 mg/d)能缓解得眠症状;小剂量直唑酮(25-100 mg/d)具备镇定效验,不妨用于治疗得眠战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得眠反弹.(5)抗抑郁药物与BZRAs共同应用:缓性得眠常与抑郁症状共时存留,正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启初阶段,共时共同使用短效BZRAs有益于尽量革新得眠症状,普及患者逆从性.比圆,唑吡坦战部分SSRIs(帕罗西汀等)联用不妨赶快缓解得眠症状,普及死计品量,共时协共革新抑郁战焦慢症状.时常使用得眠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战主要切合证拜睹表2.4.药物治疗的简直修议:药物治疗的闭键正在于掌控获益与危害的仄稳.正在采用搞预药物时需要思量症状的针对付性、既往用药反应、患者普遍情景、目前用药的相互效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现患的其余徐病.正在按照治疗准则的共时还需兼瞅个体化准则.(1)给药办法:BZRAs普遍正在夜间睡前给药,每早服用1次,称之为药物连绝治疗.对付于缓性得眠患者,从仄安角度战服药的逆从性圆里思量.提议non-BZDs药物间歇治疗,即每周采用数早服药而不是连绝每早用药.间歇治疗简直隔断的频次尚无定论,推荐间歇给药的频次为每周3—5次.至于简直哪一早给药更符合,应由患者根据睡眠需要“按需”服用(Ⅱ级推荐).“按需”的简直计划可参照如下尺度:①预期进睡艰易时:于上床睡眠前5~10 min服用;②根据夜间睡眠的需要:于上床后30 min仍不克不迭人睡时服用;③夜间醉去无法再次进睡,且距预期起床时间大于5 h,不妨服用(仅切合使用短半衰期药物);④根据黑日活动的需要(次日有要害处事大概工做时),于睡前服用.具备催眠效用的抗抑郁药物战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于睡前服用.由于药理教体造分歧,抗抑郁剂普遍不采与间歇给药大概按需用药的办法.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是可不妨间歇给药大概按需服用有待进一步钻研.(2)疗程:得眠的药物治疗时程不粗确确定,应根据患者情况安排剂量战保护时间.小于4周的药物搞预可采用连绝治疗,超出4周的药物搞预需沉新评估,需要时变动搞预规划大概者根据患者睡眠革新情景适时采与间歇治疗(Ⅱ级推荐).(3)变动药物:换药指征包罗①推荐的治疗剂量无效;②爆收耐受性;③不良反应宽沉;④与治疗其余徐病的药物有相互效用;⑤使用超出6个月;⑥下危人群(有成瘾史的患者).换药的采用拜睹序贯治疗规划.(4)末止治疗:当患者感觉不妨自我统造睡眠时,可思量渐渐停药.如得眠与其余徐病(如抑郁障碍等)大概死计事变相闭,当病果去除后,也应试虑停用镇定催眠药物.推荐的停药准则:①预防突然末止药物治疗,缩小得眠反弹(Ⅱ级推荐);②停药应逐步减停,偶我需要数周至数月,如正在停药历程中出现宽沉大概持绝的粗神症状,应付于患者举止沉新评估(Ⅱ级推荐);③时常使用的减量要收为逐步缩小夜间用药量战(大概)变动连绝治疗为间歇治疗(Ⅲ级推荐).(5)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部分得眠患者对付药物治疗反应有限,大概者是仅能赢得一过性睡眠革新.别的,一些得眠患者共时罹患多种徐病,多种药物共时应用存留药物接互反应,搞扰治疗效验.当典型的药物治疗无法赢得谦意效验时,推荐将认知止为搞预动做增加大概代替的治疗脚法(I级推荐).(6)推荐的得眠药物治疗战术(⑤-⑧可视为序贯规划):①得眠继收于大概伴收于其余徐病时,应共时治疗本收大概伴收徐病;②药物治疗的共时应当帮闲患者修坐健壮的睡眠习惯;③药物治疗启初后应监测并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少暂、易治性得眠应正在博科医死指挥下用药;④如具备条件,应正在药物搞预的共时举止认知止为治疗(I 级推荐);⑤本收性得眠尾选短效BZRAs,如唑吡坦、佐旺克隆、左佐匹克隆战扎去普隆(Ⅱ级推荐);⑥如尾选药物无效大概无法逆从,调换为另一种短,中效的BZRAs大概者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Ⅱ级推荐);⑦增加具备镇定效用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寨仄、直唑酮、米氮仄大概帕罗西汀等),更加适用于伴伴焦慢战抑郁症状的得眠患者(Ⅱ级推荐);⑧BZRAs大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不妨与抗抑郁剂共同应用(Ⅱ级推荐);⑨老年患者推荐应用non-BzD8药物大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Ⅱ级推荐);④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以及其余辅帮睡眠的非处圆药不宜用于缓性得眠的治疗;⑩对付于少暂应用镇定催眠药物的缓性得眠患者,不提议药物连绝治疗,修议采与间歇治疗大概按需治疗的服药办法(睹下文),共时修议每4周举止1次评估(Ⅲ级推荐).5.特殊典型得眠患者的药物治疗:(1)老年患者:老年得眠患者尾选非药物治疗脚法,如睡眠卫死培养,更加强调担当CBT-I(I级推荐).当针对付本收徐病的治疗不克不迭缓解得眠症状大概者无法逆从非药物治疗时,不妨思量药物治疗.老年得眠患者推荐使用non-BZDs大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Ⅱ级推荐).必须使用BZDs药物时需审慎.若爆收共济仄衡、意识朦胧、反常疏通、幻觉、呼吸压造时需坐时停药并妥擅处理,共时需注意服用BZDs引起的肌张力落矮有大概爆收跌倒等不料伤害.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应从最小灵验剂量启初,近期应用大概采与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用药历程中需稀切瞅察药物不良反应.(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妊娠期妇女使用镇定催眠药物的仄安性缺累资料,由于唑吡坦正在动物真验中不致畸效用,需要时不妨近期服用(IV级推荐).哺乳期应用镇定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剂需审慎,预防药物通过乳汁效用婴女,推荐采与非药物搞预脚法治疗得眠(I级推荐).(3)围绝经期战绝经期患者:对付于周绝经期战绝经期的得眠妇女,应最先鉴别战处理此年龄组中效用睡眠的罕睹徐病,如抑郁障碍、焦慢障碍战睡眠呼吸暂停概括征等,依据症状战激素火仄赋予需要的激素代替治疗,此部分患者的得眠症状处理与一般成人相共.(4)伴随呼吸系统徐病患者:BZDs由于其呼吸压造等不良反应,缓性阻塞性肺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矮通气概括征患者中慎用.Non-BZDs受体采用性强,次朝残存效用爆收率矮,使用唑吡坦战佐匹克隆治疗宁静期的沉、中兴COPD的得眠患者尚已创造有呼吸功能不亟反应的报导,然而扎去普隆对付伴呼吸系统徐病得眠患者的疗效尚已决定.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妨得眠为主诉,搀杂性睡眠呼吸混治(complex sleep apnea)者删加,单用唑吡坦等短效促眠药物不妨缩小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爆收,正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共时应用可普及适合性,缩小诱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大概.对付下碳酸血症明隐的COPD慢性加蕈期、节造性通气功能障碍得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需要时可正在板滞通气支援(有创大概无创)的共时应用并稀切监护.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好我通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合并得眠的患者,然而需要进一步的钻研.(5)共病粗神障碍患者:粗神障碍患者中常存留得眠症状,该当由粗神科执业医师按博科准则治疗战统造本收病,共时治疗得眠症状.抑郁障碍常与得眠共病,不可孤坐治疗免得加进恶性循环的逆境,推荐的推拢治疗要收包罗:①CBT-I治疗得眠的共时应东西备催眠效用的抗抑郁刺(如多塞仄、阿米替林、米氮仄大概帕罗西汀等);②抗抑郁剂(单药大概推拢)加镇定催眠药物(如non-BZDs药物大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III级推荐).需要注意抗抑郁药物战催眠药物的使用有大概加沉睡眠呼吸暂停概括征战周期性腿动.焦慢障碍患者存留得眠时,以抗焦慢药物为主,需要时正在睡前加用镇定催眠药物.粗神团结症患者存留得眠时,应采用抗粗神病药物治疗为主,需要情况下可辅以镇定催眠药物治疗得眠.(四)得眠的情绪止为治疗情绪止为治疗的真量是改变患者的疑奉系统.收挥其自我效能,从而革新得眠症状.要完毕那一目标.时常需要博业医师的介进.情绪止为治疗对付于成人本收性得眠战继收性得眠具备良佳效验.常常包罗睡眠卫死培养、刺激统造疗法、睡眠节造疗法、认知治疗战紧张疗法.那些要收大概独力、大概推拢用于成人本收性大概继收性得眠的治疗.1.睡眠卫死培养:大部分得眠患者存留不良睡眠习惯.益伤仄常的睡眠模式,产死对付睡眠的过得观念,从而引导得眠.睡眠卫死培养主假如帮闲得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正在得眠的爆收与死少中的要害效用,分解觅找产死不良睡眠习惯的本果,修坐良佳的睡眠习惯.普遍去道,睡眠卫死培养需要与其余情绪止为治疗要收共时举止.不推荐将睡眠卫死培养动做孤坐的搞预办法举止.睡眠卫死培养的真量包罗:(1)睡前数小时(普遍下午4面以去)预防使用镇静性物量(咖啡、浓茶大概吸烟等);(2)睡前不要饮酒,酒粗可搞扰睡眠;(3)逆序的体育锻炼,然而睡前应预防剧烈疏通;(4)睡前不要大吃大喝大概进食阻挡易消化的食物;(5)睡前起码1 h内不搞简单引起镇静的脑力处事大概瞅瞅简单引起镇静的书籍籍战影视节目;(6)卧室环境应宁静、恬静,光芒及温度相宜;(7)脆持逆序的做息时间.2.紧张疗法:应激、紧张战焦慢是诱收得眠的罕睹果素.搁紧治疗不妨缓解上述果素戴去的不良效力,果此是治疗得眠最时常使用的非药物疗法.其脚法是落矮卧床时的警觉性及缩小夜间觉醉.缩小觉醉战促进夜问睡眠的本收锻炼包罗渐进性肌肉搁紧、指挥性设念战背式呼吸锻炼.患者计划举止紧张锻炼后应脆持每天锻炼2—3次,环境央供整净、宁静,初期应正在博业人员指挥下举止.紧张疗法可动做独力的搞预步伐用于得眠治疗(I级推荐).3.刺激统造疗法:刺激统造疗法是一套革新睡眠环境与睡眠倾背(睡意)之间相互效用的止为搞预步伐,回复卧床动做诱导睡眠旗号的功能.使患者易于进睡.沉修睡眠.觉醉死物节律.刺激统造疗法可动做独力的搞预步伐应用(I级推荐).简直真量:(1)惟有正在有睡意时才上床;(2)如果卧床20。
成人失眠治疗指南
![成人失眠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16dbc3e866fb84ae45c8d44.png)
(4)根据新的证据更新和修订部分治疗推荐意见。
失眠的定义
• •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 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主要症状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
(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
一、总体目标和干预策略
2. 干预方式:
①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和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 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 ② 药物治疗
③ 物理治疗 ④ 中医治疗
• 应强调睡眠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 础上,开展其他治疗手段。CBT-I能够有效纠正失眠患者错误的睡 眠认知与不恰当的行为因素,有利于消除心理生理性高觉醒,增 强入睡驱动力,重建正确的睡眠觉醒认知模式,持续改善失眠患 者的临床症状,且没有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失眠的短期疗效已经 被临床试验所证实,但是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 性等潜在风险。物理治疗如光照疗法、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 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等,以及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 顺势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只能作为可选 择的补充治疗方式。中医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 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
4. 抗抑郁药物
(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虽无明确催眠作用,但可以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 部分SSRI能够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 减少慢波睡眠,多用于治疗共病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SSRI可能增加周期性肢 体运动,某些患者在服用时甚至可能加重其失眠症状。因此,一般建议SSRI在 白天服用。 (5)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 汀等可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更适用于疼痛伴随失眠的患 者,不足之处与SSRI相似。 (6)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慢性失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部分 SSRI与短效BZRAs(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00db906f61fb7360a4c65bb.png)
中国成人掉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掉眠是临床最为罕有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掉眠对于正常生涯和工作会产生轻微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不测变乱的产生.2002年全球10个国度掉眠风行病学研讨成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曩昔1个月中曾历过不合程度掉眠悼.一.治疗筹划推举强度的划分尺度本指南对治疗筹划进行推举时重要参考已有的循证医学材料,统筹周内现有前提下的临床可操纵性,对于国内经常运用但未经由过程有用循证医学模式验证的治疗办法,参照其疗效评估.风险估量.经济累赘和实用性等多方面身分,经专家评论辩论达成共鸣进行推举.推举的强度分为4级(I级最强,Ⅳ级最弱):I级推举:基于循证医学1级证据或获得大多半承认的2级证据,若无禁忌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Ⅱ级推举:基于循证医学2级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鸣,适应证充分时可运用;III级推举:基于循证医学3级证据或专家共鸣,可在与患者评论辩论后采取;IV级推举:可选择性筹划,需告诉患者可能的潜在风险,不必于无适应证的患者.二.掉眠的界说与分类掉眠平日指患者对睡眠时光和(或)质量不知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效的一种主不雅体验.掉眠表示为入睡艰苦(入睡时光超出30 min).睡眠保持障碍(整夜觉悟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降低和总睡眠时光削减(平日少于6 h),同时伴随日间功效障碍.掉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掉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掉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掉眠(病程>6个月).掉眠按病因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掉眠平日缺乏明白病因,或在清除可能引起掉眠的病因后仍遗留掉眠症状,重要包含心理心理性掉眠.特发性掉眠和主不雅性掉眠3种类型.原发性掉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如果一种清除性诊断.当可能引起掉眠的病因被清除或治愈今后,仍遗留掉眠症状时即可斟酌为原发性掉眠.继发性掉眠包含因为躯体疾病.精力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掉眠,以及与睡眠呼吸杂乱.睡眠活动障碍等相干的掉眠.掉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产生,有时很难肯定这些疾病与掉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掉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写那些同时陪同其他疾病的掉眠.三.掉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一)临床评估1.病史收集:临床医师需细心讯问病史,包含具体的睡眠情形.用药史以及可能消失的物资依附情形,进行体魄检讨和精力心理状况评估.睡眠状况材料获取的具体内容包含掉眠表示情势.作息纪律.与睡眠相干的症状以及掉眠对日间功效的影响等.可以经由过程自评量表对象.家庭睡眠记载.症状筛查表.精力筛查测试以及家庭成员陈述等多种手腕收集病史材料.推举的病史收集进程(1-7为须要评估项目,8为建议评估项目)如下:(1)经由过程体系回想明白是否消失神经体系.血汗管体系.呼吸体系.消化体系和内排泄体系等疾病,还要排查是否消失其他各类类型的躯体疾病.如皮肤瘙痒和慢性痛苦悲伤等;(2)通干预干与诊明白患者是否消失心情障碍.焦炙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力障碍;(3)回想药物或物资运用史,特别是抗抑郁药.中枢高兴性药物.镇痛药.沉着药.茶碱类药.类固醇以及酒精等精力活性物资滥用史;(4)回想曩昔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包含入睡埋伏期(上床开端睡觉到入睡的时光),睡眠中觉悟次数.中断时光和总睡眠时光.须要留意在讯问上述参数时应取用平均估量值,不宜将单夜的睡眠状况和体验作为诊断根据;(5)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可借助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等量表具;(6)通干预干与诊或借助于量表对象对日间功效进行评估.清除其他伤害日间功效的疾病;(7)针对日间思睡(daytime sleepiness)患者进行Epworth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估,结合问诊筛查睡眠呼吸杂乱及其他睡眠障碍;(8)若有可能,在初次体系评估前最好由患者和家人协助完成为期2周的睡眠日志,记载每日上床时光,估量睡眠埋伏期,记载夜间觉悟次数以及每次觉悟的时光,记载从上床开端到起床之间的总卧床时光,根据凌晨觉悟时光估量现实睡眠时光.盘算睡眠效力(即现实睡眠时光/卧床时光*100%),记载夜间平常症状(平常呼吸.行动和活动等),日间精力与社会功效受影响的程度,午休情形,日间用药情形和自我体验.2.量表测评:包含自评与他评掉眠相干测评量表:(1)ESs;(2)掉眠轻微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ntyIndex.ISI);(3)PSQI;(4)Beck抑郁量表;(5)状况特质焦炙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6)疲惫轻微程器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7)生涯质量问卷(SF-36);(8)睡眠信心和立场问卷(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Sleep Questionnaire).3.客不雅评估:与健康人比拟,掉眠患者因为神全心理或认知行动方面的转变,对睡眠状况的自我评估更轻易消失误差.须要时需采纳客不雅评估手腕进行甄别.整夜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重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辨别诊断.对慢性掉眠患者辨别诊断时可以进行PSG评估.多次睡眠埋伏期实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用于发生发火性睡病和El问睡眠过度(EDS)等疾病的诊断与辨别诊断.体动记载仪(actigraph)可以在无PSG监测前提时作为替代手腕评估患者夜间总睡眠时光和睡眠模式.神经功效影像学为掉眠的诊断和辨别诊断开辟极新的范畴,囿于装备昂贵,在临床实践中尚无法推广.(二)诊断掉眠的诊断必须相符以下前提:1.消失以下症状之一:入睡艰苦.睡眠保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降低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non-restorativesleep).2.在有前提睡眠且情形合适睡眠的情形下仍然消失上述症状.3.患者主诉至少下述1种与睡眠相干的日间功效伤害:(1)疲惫或全身不适;(2)留意力.留意保持才能或记忆力减退;(3)进修.工作和(或)社交才能降低;(4)情感摇动或易激惹;(5)日间思睡;(6)兴致.精力减退;(7)工作或驾驶进程中错误偏向增长;(8)重要.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掉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9)对睡眠过度存眷.四.掉眠的治疗(一)总体目标尽可能明白病因,达到以下目标:(I)改良睡眠质量和(或)增长有用睡眠时光;(2)恢复社会功效,进步患者的生涯质量;(3)削减或清除与掉眠相干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4)防止药物干涉带来的负面效应.(二)干涉方法掉眠的干涉措施重要包含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掉眠患者宜早期运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掉眠患者,无论是原发照样继发,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帮助以心理行动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沉着催眠药物的掉眠患者亦是如斯.针对掉眠的有用心理行动治疗办法主如果认知行动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for insomnia,CBT-I).今朝围内可以或许从事心理行动治疗的专业资本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等业天资认证的人员不久不多,单纯采取CBT-I也会见临依从性问题,所以药物干涉仍然占领掉眠治疗的主导地位.除心理行动治疗之外的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芬芳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佩服的大样本对比研讨.传统中医学治疗掉眠的汗青悠长,但囿于特别的个别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康教导的重要性,即在树立优越睡眠卫生习惯的基本上,开展心理行动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三)掉眠的药物治疗尽管具有催眠感化的药物种类繁多,但个中大多半药物的重要用处其实不是治疗掉眠.今朝临床治疗掉眠的药物重要包含苯二氮革类受体冲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冲动刺和具有催眠后果的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固然具有催眠感化,但是现有的临床研讨证据有限,不宜作为掉眠通例用药.酒精(乙醇)不克不及用于治疗掉眠.1.BZRAs:分为传统的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drugs,BZDs)和新型非苯二氮革类药物(nonbenzodiazepinedrugs,non-BZDs).BZDs于20世纪60年月开端运用.可非选择性冲动Y氨基丁酸受体A(GABA A)上不合的a亚基,具有沉着.抗焦炙.肌松和抗惊厥感化.20世纪80年月开端,以唑吡坦(zolpidem)为代表的non-BZDs先后运用于掉眠的临床治疗.因为它们对GABA A上的al亚基更具选择性,重要施展催眠感化.(1)BZDs: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estazolam).氟西泮(flurazepam).夸两泮(qllllzepam).替马西泮(temazepam).三唑仑(triazolam).阿普唑仑(alprazolam).氯氮革(ehlordiazepoxide).地西泮(diazepam).劳拉两泮(lorazepam).咪哒唑仑(midazolam),前5种药物获美国FDA同意用于掉眠的治疗.须要留意,在国内三唑仑属一类精力药品治理,不推举用于掉眠的治疗.其他所列BZDs均纳入二类精力药品治理.这些BZDs可以缩短掉眠者的睡眠埋伏期.增长总睡眠时光,不良反响包含日间困乏.头昏.肌张力减退.摔倒.认知功效减退等.老年患者运用时尤须留意药物的肌松感化和摔倒风险.运用中短效BZDs治疗掉眠时有可能引起反跳性掉眠.中断运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消失戒断症状.对于有物资滥用史的掉眠患者须要斟酌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BZDs禁用于怀胎或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效伤害者.壅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分解征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效缺损者.(2)non-BZDs:包含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zolpidem—CR).佐匹克隆(zopiclone).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和扎来普隆(zaleplon),具有与BZDs相似的催眠疗效.因为non-BZDs半衰期短.次日残存效应被最大程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口间困乏,产生药物依附的风险较传统BZDs低.治疗掉眠安然.有用,长期运用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响,但有可能会在忽然停药后产生一过性的掉眠反弹.部分BZRAs药物安然性评估见表l.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冲动剂:褪黑素介入调节睡眠-觉悟周期,可以改良时差变更引起的症状.睡眠时相延迟分解征和日夜节律掉蒯性睡眠障碍,但因为临床运用尚无一致性结论.故不建议将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来运用.褪黑素受体冲动剂包含雷美尔通(ramelteon).特斯美尔通(Ⅲ期临床中,tasimelteon).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等.雷美尔通是今朝临床运用的褪黑素受体MTl和MT2冲动剂,可缩短睡眠埋伏期.进步睡眠效力.增长总睡眠时光,可用于治疗以入睡斟难为主诉的掉眠以及日夜节律掉调性睡眠障碍.此外,雷美尔通对于归并睡眠呼吸障碍的掉眠患者安然有用.因为没有药物依附性,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故已获准长期治疗掉眠.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冲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是以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感化,可以或许改良抑郁障碍相干的掉眠,缩短睡眠埋伏期.增长睡眠中断性.与BZDs药物不合,褪黑素受体冲动剂可以作为不克不及耐受前述催眠药物患者以及已经产生药物依附患者的替代治疗.3.抗抑郁药物:部分抗抑郁药具有催眠沉着感化,在掉眠陪同抑郁.焦炙心情时运用较为有用.(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可以或许缩短睡眠埋伏期.削减睡眠中觉悟.增长睡眠时光.进步睡眠效力,但其同时削减慢波睡眠,不合程度削减REM睡眠,且不良反响多,如抗胆碱能感化引起的口干.心率加速.排尿艰苦等.是以,不作为掉眠的首选药物.小剂量的多塞平(3-6 mg/d)因有专一性抗组胺机制可以改良成年和老年慢性掉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临床耐受性优越.无戒断效应的特色,近年来国外已作为掉眠治疗的推举药物之一.(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克制刺(SSRIs):虽无明白催眠感化,但可以经由过程治疗抑郁和焦炙障碍而改良掉眠症状.部分SSRIs延伸睡眠埋伏期,增长睡眠中的觉悟,削减睡眠时光和睡眠效力,削减慢波睡眠,可能增长周期性肢体活动和NREM睡眠期的眼活动.某些患者在服用时甚至可能加重其掉眠症状,是以,一般建议SSRIs在白日服用.(3)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克制剂(SNRIs):包含文拉法新和度洛丙汀.因可治疗抑郁和焦炙状况而改良掉眠.缺乏之处几乎与SSRIs雷同.(4)其他抗抑郁药物:小剂量米氮平(15-30 mg/d)能缓解掉眠症状;小剂量曲唑酮(25-100 mg/d)具有沉着后果,可以用于治疗掉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掉眠反弹.(5)抗抑郁药物与BZRAs结合运用:慢性掉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消失,在运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开端阶段,同时结合运用短效BZRAs有益于尽快改良掉眠症状,进步患者依从性.例如,唑吡坦和部分SSRIs(帕罗西汀等)联用可以快速缓解掉眠症状,进步生涯质量,同时协同改良抑郁和焦炙症状.经常运用掉眠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和重要适应证拜见表2.4.药物治疗的具体建议:药物治疗的症结在于掌控获益与风险的均衡.在选择干涉药物时须要斟酌症状的针对性.既往用药反响.患者一般状况.当前用药的互相感化.药物不良反响以及现患的其他疾病.在遵守治疗原则的同时还需统筹个别化原则.(1)给药方法:BZRAs一般在夜间睡前给药,每晚服用1次,称之为药物中断治疗.对于慢性掉眠患者,从安然角度和服药的依从性方面斟酌.倡导non-BZDs药物间歇治疗,即每周选择数晚服药而不是中断每晚用药.间歇治疗具体距离的频次尚无定论,推举间歇给药的频率为每周3—5次.至于具体哪一晚给药更合适,应由患者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用(Ⅱ级推举).“按需”的具体决议计划可参考如下尺度:①预期入睡艰苦时:于上床睡眠前5~10 min服用;②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于上床后30 min仍不克不及人睡时服用;③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预期起床时光大于5 h,可以服用(仅合适运用短半衰期药物);④根据白日活动的需求(次日有重要工作或事务时),于睡前服用.具有催眠感化的抗抑郁药物和褪黑素受体冲动剂于睡前服用.因为药理学机制不合,抗抑郁剂一般不采取间歇给药或按需用药的方法.褪黑素受体冲动剂是否可以间歇给药或按需服用有待进一步研讨.(2)疗程:掉眠的药物治疗时程没有明白划定,应根据患者情形调剂剂量和保持时光.小于4周的药物干涉可选择中断治疗,超出4周的药物干涉需从新评估,须要时变动干涉筹划或者根据患者睡眠改良状况合时采取间歇治疗(Ⅱ级推举).(3)变动药物:换药指征包含①推举的治疗剂量无效;②产生耐受性;③不良反响轻微;④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有互相感化;⑤运用超出6个月;⑥高危人群(有成瘾史的患者).换药的选择拜见序贯治疗筹划.(4)终止治疗:当患者感到可以或许自我掌握睡眠时,可斟酌逐渐停药.如掉眠与其他疾病(如抑郁障碍等)或生涯事宜相干,当病因去除后,也应斟酌停用沉着催眠药物.推举的停药原则:①防止忽然终止药物治疗,削减掉眠反弹(Ⅱ级推举);②停药应慢慢减停,有时须要数周至数月,如在停药进程中消失轻微或中断的精力症状,应对患者进行从新评估(Ⅱ级推举);③经常运用的减量办法为慢慢削减夜间用药量和(或)变动中断治疗为间歇治疗(Ⅲ级推举).(5)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部分掉眠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响有限,或者是仅能获得一过性睡眠改良.此外,一些掉眠患者同时罹患多种疾病,多种药物同时运用消失药物交互反响,干扰治疗后果.当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法获得知足后果时,推举将认知行动干涉作为添加或替代的治疗手腕(I级推举).(6)推举的掉眠药物治疗计谋(⑤-⑧可视为序贯筹划):①掉眠继发于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疗原发或伴发疾病;②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帮忙患者树立健康的睡眠习惯;③药物治疗开端后应监测并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响.长期.难治性掉眠应在专科大夫指点下用药;④如具备前提,应在药物干涉的同时进行认知行动治疗(I级推举);⑤原发性掉眠首选短效BZRAs,如唑吡坦.佐旺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Ⅱ级推举);⑥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改换为另一种短,中效的BZRAs或者褪黑素受体冲动剂(Ⅱ级推举);⑦添加具有沉着感化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寨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等),尤其实用于陪同焦炙和抑郁症状的掉眠患者(Ⅱ级推举);⑧BZRAs或褪黑素受体冲动剂可以与抗抑郁剂结合运用(Ⅱ级推举);⑨老年患者推举运用non-BzD8药物或褪黑素受体冲动剂(Ⅱ级推举);④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以及其他帮助睡眠的非处方药不宜用于慢性掉眠的治疗;⑩对于长期运用沉着催眠药物的慢性掉眠患者,不倡导药物中断治疗,建议采取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的服药方法(见下文),同时建议每4周进行1次评估(Ⅲ级推举).5.特别类型掉眠患者的药物治疗:(1)老年患者:老年掉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腕,如睡眠卫生教导,尤其强调接收CBT-I(I 级推举).当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不克不及缓解掉眠症状或者无法依从非药物治疗时,可以斟酌药物治疗.老年掉眠患者推举运用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冲动剂(Ⅱ级推举).必须运用BZDs药物时需谨严.若产生共济掉调.意识隐约.反常活动.幻觉.呼吸克制时需立刻停药并妥当处理,同时需留意服用BZDs引起的肌张力降低有可能产生摔倒等不测伤害.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应从最小有用剂量开端,短期运用或采取间歇疗法,不主意大剂量给药,用药进程中需亲密不雅察药物不良反响.(2)怀胎期及哺乳期患者:怀胎期妇女运用沉着催眠药物的安然性缺乏材料,因为唑吡坦在动物实验中没有致畸感化,须要时可以短期服用(IV级推举).哺乳期运用沉着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剂需谨严,防止药物经由过程乳汁影响婴儿,推举采取非药物干涉手腕治疗掉眠(I级推举).(3)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对于周绝经期和绝经期的掉眠妇女,应起首辨别和处理此年纪组中影响睡眠的罕有疾病,如抑郁障碍.焦炙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分解征等,根据症状和激素程度赐与须要的激素替代治疗,此部分患者的掉眠症状处理与通俗成人雷同.(4)伴随呼吸体系疾病患者:BZDs因为其呼吸克制等不良反响,慢性壅塞性肺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分解征患者中慎用.Non-BZDs受体选择性强,次晨残存感化产生率低,运用唑吡坦和佐匹克隆治疗稳按期的轻.中废COPD的掉眠患者尚未发明有呼吸功效不亟反响的报导,但扎来普隆对伴呼吸体系疾病掉眠患者的疗效尚未肯定.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以掉眠为主诉,庞杂性睡眠呼吸杂乱(complex sleep apnea)者增多,单用唑吡坦等短效促眠药物可以削减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产生,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运用可进步适应性,削减诱发壅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对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蕈期.限制性通气功效障碍掉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须要时可在机械通气支撑(有创或无创)的同时运用并亲密监护.褪黑素受体冲动剂雷美尔通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归并掉眠的患者,但须要进一步的研讨.(5)共病精力障碍患者:精力障碍患者中常消失掉眠症状,应当由精力科执业医师按专科原则治疗和掌握原发病,同时治疗掉眠症状.抑郁障碍常与掉眠共病,不成孤立治疗以免进入恶性轮回的困境,推举的组合治疗办法包含:①CBT-I治疗掉眠的同时运器具有催眠感化的抗抑郁刺(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等);②抗抑郁剂(单药或组合)加沉着催眠药物(如non-BZDs 药物或褪黑素受体冲动剂)( III级推举).须要留意抗抑郁药物和催眠药物的运用有可能加重睡眠呼吸暂停分解征和周期性腿动.焦炙障碍患者消失掉眠时,以抗焦炙药物为主,须要时在睡前加用沉着催眠药物.精力决裂症患者消失掉眠时,应选择抗精力病药物治疗为主,须要情形下可辅以沉着催眠药物治疗掉眠.(四)掉眠的心理行动治疗心理行动治疗的本质是转变患者的信心体系.施展其自我效能,进而改良掉眠症状.要完成这一目标.经常须要专业医师的介入.心理行动治疗对于成人原发性掉眠和继发性掉眠具有优越后果.平日包含睡眠卫生教导.刺激掌握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治疗和松懈疗法.这些办法或自力.或组合用于成人原发性或继发性掉眠的治疗.1.睡眠卫生教导:大部分掉眠患者消失不良睡眠习惯.损坏正常的睡眠模式,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从而导致掉眠.睡眠卫生教导主如果帮忙掉眠患者熟悉不良睡眠习惯在掉眠的产生与成长中的重要感化,剖析查找形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原因,树立优越的睡眠习惯.一般来讲,睡眠卫生教导须要与其贰心理行动治疗办法同时进行.不推举将睡眠卫生教导作为孤立的干涉方法进行.睡眠卫生教导的内容包含:(1)睡前数小时(一般下昼4点今后)防止运用高兴性物资(咖啡.浓茶或抽烟等);(2)睡前不要喝酒,酒精可干扰睡眠;(3)纪律的体育锤炼,但睡前应防止激烈活动;(4)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轻易消化的食物;(5)睡前至少1 h内不做轻易引起高兴的脑力劳动或不雅看轻易引起高兴的书本和影视节目;(6)卧房情形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合适;(7)保持纪律的作息时光.2.松懈疗法:应激.重要和焦炙是诱发掉眠的罕有身分.放松治疗可以缓解上述身分带来的不良效应,是以是治疗掉眠最经常运用的非药物疗法.其目标是降低卧床时的警醒性及削减夜间觉悟.削减觉悟和促进夜问睡眠的技能练习包含渐进性肌肉放松.指点性想象和腹式呼吸练习.患者筹划进行松懈练习后应保持天天演习2—3次,情形请求整洁.安静,初期应在专业人员指点下进行.松懈疗法可作为自力的干涉措施用于掉眠治疗(I级推举).3.刺激掌握疗法:刺激掌握疗法是一套改良睡眠情形与睡眠偏向(睡意)之间互相感化的行动干涉措施,恢复卧床作为引诱睡眠。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9a958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e.png)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
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
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的专家于2006年形成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该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加全面、规范,更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失眠诊疗方案。
近年来,失眠相关的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了调整,新型治疗药物上市,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这些变化促成了本次修订工作。
本修订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织专家组,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经广泛讨论后形成。
修订说明和适用范围专家组参考国际失眠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标准,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新发表的文献资料,结合前版指南使用经验和当前具体国情,依照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意见。
作为2012版指南的替代更新版本,本指南主要的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分类和诊断标准;(2)新增临床评估相关推荐意见;(3)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出具体的干预推荐意见;(4)根据新的证据更新和修订部分治疗推荐意见。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的临床医师,旨在提供易于临床操作且符合国情的中国成人失眠诊疗规范。
指南是针对临床特定问题进行广泛医疗实践后的总结,即使是较低级别的推荐,所涉及的临床实践仍强于单一的个人经验,理应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
医师参照本指南时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潜在风险,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学诊疗。
推荐等级的划分标准本指南参考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等级划分方法,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评估,确定证据等级,兼顾国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经专家讨论给出相应的推荐意见。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2bbde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a.png)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简介失眠是指无法在想睡觉时入睡或在入睡后无法保持足够睡眠时间的情况。
失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失眠非常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中国成人失眠症状,诊断方法和常用的治疗方案。
症状在睡觉前,失眠病人会感觉心烦意乱,躁动不安;有时还会感到胸闷、气短、头痛、四肢酸痛等不适症状,反复翻身难以入睡。
入睡后,病人常出现多梦或噩梦、易惊醒、快速入睡及短暂睡眠等抱怨,醒来后常有头昏、倦怠、乏力等不适感。
日间表现为显著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痛、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等。
诊断失眠的诊断要全面而细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临床医生详细询问病人的睡眠状况、情绪变化、生活习惯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引起的失眠症状。
2.体检:检查生理功能的改变,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或肝功能障碍等。
3.睡眠日志:由病人或家属在治疗前两周连续记录每天的睡眠时间、质量、睡眠环境等,以及白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
4.应用诊断工具进行评定: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性指数(ISI)。
治疗失眠治疗旨在缓解病人的症状和改善睡眠质量,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1.镇静催眠药:静脉注射或口服催眠药可以缓解失眠症状,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成瘾和副作用。
2.抗抑郁药:某些抗抑郁药如多塞平、氯米帕明等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非药物治疗1.行为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CBT)可以帮助病人改正一些不利于睡眠的错误行为和认知,缓解失眠。
2.环境治疗:改善睡眠环境,如保持安静、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舒适的床上用品等。
3.生物反馈治疗:通过测量生物指标,帮助病人调节身体的生理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失眠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而且容易引起精神情绪、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恶化,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本文介绍了失眠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病人。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23813785fbfc77da369b193.png)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对个体和社会均构成严重负担。
国内外曾发表多项失眠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但时间相对陈旧,涵盖人群和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有限。
中国睡眠研究会(CSRS)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国内睡眠医学领域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组,以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实用的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充分论证,结合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证据,历时1年,完成《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撰写。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睡眠医学领域人员提供规范化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框架,主要特点是:(1)基于最新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标准。
(2)依据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
(3)贴近临床实际,强调失眠障碍共病观点,提出失眠障碍的疗程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不再强调镇静催眠药的治疗时限。
(4)增加或丰富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和老年人失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5)强调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失眠障碍治疗中的地位,增加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本文拟对指南的编制过程和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一、指南的编制1. 制定还是改编编制指南之初,首先考虑是“制定”全新指南,还是“改编”现有指南。
改编的前提是既往有一个或多个高质量指南。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国外指南是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制定的《成人慢性失眠评价和管理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2008)],并发表一系列临床研究,即针对失眠每项具体临床问题的指导性文献,因此,AASM指南(2008)是在持续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质量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指南。
最具代表性的国内指南是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与AASM指南(2008)相吻合。
此外,根据《指南研究和评估第2版(AGREE II)》,AASM指南(2008)严谨性和透明性均较高,因此将该指南作为改编范本,但仍需大幅度修订、更新和补充:(1)为回顾性文献报道,一项指南平均3.60年后内容陈旧,应予以更新。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3eb1a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8.png)
.
10
临床评估和诊断
• 病史采集
– 睡眠日记
.
11
临床评估和诊断
• 量表测评
– Epworth思睡量表,ESS –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
–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 生活质量问卷(SF-36) – 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
PSQI Beck抑郁量表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
.
12
失眠的诊断标准
(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
.
21
刺激控制疗法
• 改善睡眠环境与睡眠倾向(睡意)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卧 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
• 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应用(I级推荐) • 刺激控制疗法具体内容:
– 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 – 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
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 – 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思
• 阿普唑仑 • 氯氮卓 • 地西泮 • 劳拉西泮 • 咪哒唑仑
❖ 二类精神药品 ❖ 三唑仑纳入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
28
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 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 能减退等
• 反跳性失眠,戒断症状 • 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跌倒风险 • 禁用于妊娠或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阻塞性睡良反应同SSRIs
其它抗抑郁药物
– 小剂量米氮平(≤15mg/d)
– 小剂量曲唑酮(25~100 mg/d)、黛力新
– 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
33
抗抑郁药物
• 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
– 慢性失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 – 有益于尽快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 – 唑吡坦和帕罗西汀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d6055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b.png)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眠问题。
失眠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针对成人失眠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失眠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
1. 失眠问题的定义和范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失眠问题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指在夜间无法获得足够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天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
失眠问题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十分普遍,给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2. 失眠问题的诊断标准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对失眠问题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根据指南内容,失眠问题主要通过个体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或睡眠质量不佳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来确定。
这些诊断标准的提出,有助于医生和个体更准确地认识和诊断失眠问题,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基础。
3. 失眠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失眠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睡眠障碍,它还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长期的失眠问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甚至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重视失眠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失眠问题的治疗方法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行为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提出,为个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工具,以应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失眠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长久之计,应该综合运用其他治疗方法。
5.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失眠问题,我个人认为除了治疗方法之外,更应该注重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调整。
如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积极的心态等,都对改善失眠问题有积极作用。
也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失眠问题。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解读,我们对失眠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 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 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0e81e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6.png)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失眠成为了许多成年人面临的困扰。
睡眠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当失眠出现时,不仅会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长期下去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了解失眠的诊断标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诊断成人失眠。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成年人出现以下情况,就可能被诊断为失眠:入睡困难,躺在床上 30 分钟以上还无法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醒来次数过多或者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早醒,比预期的起床时间提前醒来,并难以再次入睡;睡眠质量差,睡醒后感觉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仍然感到疲劳、困倦、情绪不佳等。
而且,这些睡眠问题每周至少出现 3 次,持续时间达到 3个月以上。
导致成人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
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是常见的因素,比如工作上的竞争、家庭关系的紧张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引发失眠,像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晚上喝咖啡或茶、作息不规律等。
此外,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也会影响睡眠。
身体的健康问题,比如患有某些疾病如关节炎、哮喘、心血管疾病等,或者服用某些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失眠。
那么,面对失眠,我们有哪些治疗方法呢?心理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帮助患者调整对睡眠的不正确认知和态度,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
比如,患者要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建立床与睡眠之间的良好联系;设定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保持一致;限制白天的午睡时间,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手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常见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入睡、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但药物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依赖性、头晕、乏力等,所以不能长期依赖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74f7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2.png)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问题,指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质量差以及白天疲乏等症状。
根据ICSD-3的定义,失眠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失眠症和继发性失眠症。
原发性失眠症指无明显诱因引起的长期失眠,而继发性失眠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失眠。
二、失眠症的流行病学失眠症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约为10%-1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失眠症。
失眠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患病率更高。
此外,失眠症在心理疾病、慢性疾病和应激事件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三、失眠症的影响失眠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
此外,失眠症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第三部分失眠症的诊断一、诊断标准根据ICSD-3的定义,诊断原发性失眠症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存在睡眠障碍症状至少3个月;2)睡眠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状。
继发性失眠症的诊断则需要确定引起失眠症的原因。
二、评估工具评估失眠症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包括睡眠日志、睡眠质量问卷、白天疲乏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等。
第四部分失眠症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睡眠保健教育、睡眠环境调整、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睡眠限制、睡眠压力管理和睡眠卫生教育等。
睡眠保健教育包括睡眠惯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睡眠环境调整包括改善睡眠环境的噪音、光线和温度等。
物理治疗包括音乐疗法、温泉疗法和按摩等。
中医药治疗则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应该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依赖和滥用药物。
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依赖。
总之,本指南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等提供了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旨在提高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轻失眠症对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2017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2017](https://img.taocdn.com/s3/m/96918fd70066f5335b812144.png)
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睡眠异常) -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困难 -早醒 -在适当的时间不愿意上床睡觉
2021/10/19
2.存在≥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 -疲劳或全身不适感 -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 -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 -日间思睡 -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或攻击行为) -精力和体力下降 -易发生错误与事故 -过度关注睡眠问题或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传统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艾司唑仑
氟西泮
替马西泮
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
氯氮卓
地西泮
夸西泮 2021/10/19
三唑仑(短)
阿普唑仑
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不推荐 用于失眠治疗
劳拉西泮
咪哒唑仑
传统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不良反应: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
药物
宿醉效果
•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 • 普通褪黑素 • 加巴喷丁 • 喹硫平 • 奥氮平
2021/10/19
食欲素受体 拮抗剂(新增)
抗抑郁药物
治疗失眠药物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 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兼顾个体化原则
既往用药反应
症状的 针对性
患者一般状况
药物相互作用
2021/10/19
现患的 其他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 同时罹患多种疾病,多种药物同时 应用存在药物交互反应,干扰治疗 效果
2021/10/19
• 推荐将认知行为 干预作为添加或 替代的治疗手段 (I级推荐)
药物治疗的推荐意见
1.药物治疗的具体策略(序贯方案)
• 首选短效non-BZDs ,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II级推荐)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https://img.taocdn.com/s3/m/efe644e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2.png)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神经内⼆科刘玲概述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者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影响患者的⽣活质量,甚⾄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危及个⼈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担。
定义失眠症是以频繁⽽持续的⼊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可孤⽴存在,或者与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或药物滥⽤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
分类慢性失眠症:病程≥3个⽉,频度≥3次/周短期失眠症其他类型失眠症:仅在不能满⾜慢性失眠症或短期失眠症的情况下诊断,需慎重诊断流⾏病学现患率:采⽤相对严格的标准,2003年在北京市进⾏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普通成⼈失眠症患病率为9.2%。
2006年进⾏的⼀项研究显⽰,中国成⼈有失眠症状者⾼达57%。
⾃然病程:成⼈失眠持续率为30%-60%,提⽰失眠的病程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另⼀⽅⾯,失眠具有⼀定⾃然缓解性,病程呈现波动性。
危险因素年龄:为失眠的显著危险因素。
性别:⼥性患病风险为男性的1.4倍。
既往史:曾经存在失眠发作的⼈群再次发病率是普通⼈群的5.4倍。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群的新发病率是⽆家族史⼈群的3倍。
应激及⽣活事件:负性⽣活事件是新发失眠的危险因素,也是失眠得以慢性化的维持因素。
个性特征:神经质、内化性、焦虑特性、完美主义。
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病理机制和假说过度觉醒假说:该假说认为失眠是⼀种过度觉醒。
这种过度觉醒横跨24⼩时的⽇周期。
3P假说:3P指易感因素、促发因素、维持因素。
该假说认为失眠的发⽣和维持是由3P因素累计超过了发病阈值所致。
临床评估临床⼤体评估:1、主诉:就诊希望解决的睡眠问题。
核⼼信息包括失眠的具体特点、⽇间症状及其基本表现和持续时间。
2、睡前状况:3、睡眠-觉醒节律:4、夜间症状:5、⽇间活动和功能:6、其他病史:7、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精神检查:8、家族史。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引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f78df6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d.png)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
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2002全球10个国家失眠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同程失眠悼。
一、治疗方案推荐强的划分标准本指南对治疗方案进推荐时主要参考已有的循证医学资,兼顾周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对于国内常用但未通过有效循证医学模式验证的治疗方法,参照其疗效评估、风险估计、经济负担和实用性等多方面因素,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进推荐。
推荐的强分为4级(1级最强,"级最弱):1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1级证据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2级证据,无禁忌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n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2级证据或高一致的专家共识,适应证充分时可应用;III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3级证据或专家共识,可在与患者讨论后采用;1丫级推荐:可选择性方案,需告知患者可能的潜在风险,用于无适应证的患者。
二、失眠的定义与分类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三2次)、早醒、睡眠质下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三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失眠按病因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生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
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
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
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876-《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解读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失眠的定义和分类
1、失眠的核心要素是()
A、入睡困难
B、睡眠维持障碍
C、日间功能障碍[正确答案]
D、睡眠质量下降
E、早醒
2、2017版指南中针对失眠病因的分类上()
A、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
B、心理、生理性失眠
C、分为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
D、划分原发性、继发性失眠及各种亚型[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对
3、失眠是()
A、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正确答案]
B、睡眠时间少于6.5个小时
C、经常早醒
D、入睡困难
E、每晚醒两次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12版指南中规定急性失眠的病程小于1个月
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着重于帮助医生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处理,从而提供适宜的卫生保健服务
C、2012版指南中规定短期失眠病程小于3个月[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