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初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初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B .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 . 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D . 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超极本”,在今年下半年将炙手可热,成为市场的新宠。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B . 2013年国庆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扬州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C .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
D . 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3. (2分) (2017高三上·银川月考) 下面几种情境话语,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 燃烧的岁月,已将您生命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您额头闪光。
您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
(发给父亲的短信)
B .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 同桌张山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D . 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王强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
4. (6分) (2017高三上·滨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意义。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
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认为书院教育“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
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
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
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
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
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
史书记载:“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惜乎姓名多无考。
”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这正是“见危授命”的“成人”作为。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主持召开教育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等。
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
(朱汉民《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的当代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强调古代书院教育的启发意义,旨在引起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关注。
B . 宋代的官学成了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大儒朱熹曾经对此提出过严厉的批评。
C . 陆九渊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D . 不只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当代教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义章从去功利化、强调人格教育和培养家国情怀三个方面阐述了书院“成人”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意义。
B . 文章二至四段在论述书院“成人”教育的启发意义时,都采用了古今对比的论证方法,使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
C . 文章末段以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勇于“见危授命”为例,有力地证明了书院“成人”教育的成效。
D . 文章全文运用了由总到分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沿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结构严谨完整。
(3)报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巳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成人”教育理念和方法。
B . 不只是现在,在古代,中国同样存在着教育功利化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C . 学校教育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我国人文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今部分中外教育专家学者的共识。
5. (13分) (2017高一下·惠州期末)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银行里的男孩
【美国】菲利普·罗斯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
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
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
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
”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
我把钱存进去。
这是我的存折。
”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
”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
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
“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
”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
”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
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
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
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
”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
“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
就这么简单。
”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
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
”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
“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
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
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
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
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
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准确的两项是()
A . 小说开篇第2,3自然段分别对银行职员和男孩进行了外貌和衣着描写,突出了职员的细心谨慎和男孩的年幼胆小、与众不同。
B . 在小说中,“我”是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我”的眼睛,塑造了“我”这个爱打抱不平,成功维护了男孩利益的形象。
运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可信的感觉。
C . 一开始,男孩是个受害者,但幸运的是他后来得到银行职员和警察的保护。
他的经历启示青少年朋友,当你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和侵害的时候要诉诸法律和求助家庭、社会。
D . 银行职员坚决不让男孩取到钱,用心良苦,采用的是激将法,是想使男孩最后不得不去把自己被勒索的事情告诉父母和警察。
E . 小说构思别具匠心,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银行职员这一个性鲜明的形象,而伏笔的自然运用又
让小说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当中。
(2)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银行职员的形象性格特征。
6. (10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战狼Ⅱ》2017年7月27日晚8点01分正式上映:上映4个小时过亿,25小时过3亿,46小时过5亿,上映5天突破12亿人民申。
上映第一周周末以合计1.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票房榜的冠军影片。
8月11曰凌晨,票房(含服务费)突破40亿元,打破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30喜剧电影《美人鱼》此前创下的33.92亿元记录,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
截至8月18日,《战狼II》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1.4亿,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
截至8月19日16点10分,国内累计票房已经破了50亿大关。
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房成功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该榜的垄断。
材料二:
吴京说,影片一开始那一场一镜到底的海中打戏,他差点淹死在海水中。
因为他来海南多次,每次潜水都是带着氧气下潜的,但这次拍戏不能带氧气,为了下沉快,他还背了4公斤铅块沉倒是沉得快,可想换口气时却上不到海平面上,差点淹死!”单这一个镜头,就拍摄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吴京总共跳水26次。
在第一次尝试“水下一镜到底”的拍摄时,他泡了13个小时没上岸。
为了让爆炸现场真实,最近的时候,吴京距离炸药只有1米。
在拍摄过程中,吴京流血、受伤更是稀松平常的事。
被钢板砸伤手臂,在高空管道上不慎摔倒,被碎石擦伤眼睛,手腕被卷进铁链……对于像《战狼II》这样一部动作戏而言,无论做多少防护还是难免会受伤,但吴京坚持全部亲自上阵。
吴京说他喜欢真实地拍,先爆炸,然后这边拿着吹风机一吹,那种感觉眼睛里露出来的无论是惊慌还是专注,是不一样的。
这种真实的东西是比较难弄,这么多年中国观众被好莱坞的大片给堆积起来了观影经验,观众可是骗不了的,还是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
(搜狐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影片结尾,在镜头缓缓推近的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这样一段话。
支撑这段话的,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2010年,海地地震,中国政府包机将48名同胞安全送回祖国;2011年,利比亚
动乱,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短短8天,35860名同胞全部安全撤离;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派出3艘军舰,撤出中国公民613人……令世界惊叹不已的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成为中国国力增强的有力印证。
一位澳大利亚网友在某电影评分网站中给《战狼Ⅱ》留言写道:“令我震撼的是,中国军人不仅救走了中国公民,还同时救走了那些没有人理会、习惯了受人排挤的非洲人。
”这份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样有其现实依托。
在也门撤离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国公民225人平安撤离。
护佑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
(人民日报评《战狼Ⅱ》: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已超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材料四:
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现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强大气势。
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Ⅱ》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
从实战的沙场,到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奇。
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掀离战区。
燃烧的热血,最让人沸腾——《战狼Ⅱ》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
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
有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德焚幕!我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
”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人民日报:《战狼Ⅱ》为啥火得“不像话”)《战狼Ⅱ》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枫杨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
该片好就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拥。
(凤凰网评)
祖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个民族自豪感、爱国的这种情绪,这把干柴在每个人心里面已经晒得透透的,我只是往里扔了一些火柴,然后就是漫天的大火。
所有的观众的爱国情绪才是真正的这部戏的成功之处。
(吴京)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报道《战狼Ⅱ》创票房新高的新闻时,无+论是介绍放映的时间还是票房收益等都十分精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特征。
B . 材料二中报道了吴京带铅块下潜差点淹死、危险的镜头也亲自上阵并多次受伤,这表明他践行了他自己的观点,“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观众”,体现了一个称职的电影人的敬业精神和拼劲。
C . 材料三列举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是交代《战狼II》影片结尾中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的那段话的背景,同时歌颂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D . 材料四将朱日和阅兵式和《战狼II》相提并论,旨在用《战狼II》反衬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展现的军人的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
(2)下列对上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提到《美人鱼》《泰坦尼克号》《蜘蛛侠:英雄归来》等影片,是说这些影片都比不上《战狼Ⅱ》,没什么看头。
B . 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一以说明为主,材料二以叙述为主,材料三夹叙夹议,材料四以议论为主,分别向读者介绍了《战狼Ⅱ》的票房收益、出品人、导演、编剧’以及主演吴京为影片做出的努力、影片的故事背景和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C . 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我们可知,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正好展现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蕴含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大爱与大义,有力印证了中国国力的增强。
D . 材料四对《战狼Ⅱ》火得“不像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不同人的评价各不相同。
E .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
”由《战狼Ⅱ》的成功我们可以推测,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或许正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也是文艺作品和时代、和社会、和人心互动的关键所在。
(3)根据材料二,三,四的具体内容,简要概括《战狼Ⅱ》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知温子彦儒授沂州刺史,衎拜殿中侍御史。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检校左庶子,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
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城平,以衎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
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衎每极言之言:劝谏
B . 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少:稍微
C . 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祠:祭祀
D . 冠盖相望,时人荣之荣:荣耀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擢第,指科举考试及第。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称赐同进士出身。
B . 迁,指移动、搬换、转变的意思,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与“除”意思相同。
C . 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居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叫作丁忧。
D . 致仕,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颜衎忠直敢言。
在房知温幕下的时候,他知道房知温性格阴险自负,大肆搜刮民财,做了很多违法的事情,但是他极力劝诫房知温,不回避祸患。
房知温最终能够有好的结局,有赖于颜衎的帮助。
B . 颜衎有政治智慧。
他看到房知温的儿子们不够聪明,就劝房知温把十多万家财进献皇帝。
皇帝对此很赞赏,把功劳归到颜衎身上,并且封房知温的儿房彦为沂州刺史,封颜衎为殿中侍御史。
C . 颜衎为人至孝。
他父亲在青州患病,他果断弃官而去,到青州侍奉父亲,父亲病重的时候,他亲手为父亲处理秽物,从来没有一点倦怠。
皇帝因此很欣赏他,召他入朝做官。
他父亲去世以后,皇帝召他做官,他以母亲年老为理由恳切地推辞。
D . 颜衎名声很好。
颜衎对符习执行鞭刑,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他退休后回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给他送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②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8高三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褒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客居成都草堂时。
②褒:竹子。
③褒:通“浥”,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