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及遭受破坏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及遭受破坏情况
一、文化遗产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

所谓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社会在古代所创造的杰出文明成果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在当代的留存。

我国曾经掀起一股“申遗热”,各地方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开发本地独特的资产,以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莫大荣誉。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有三种不同的定义,分为文物、建筑群、遗址三类,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可以入选文化遗产。

根据这三大定义,我国均有不同的世界遗产能够与之对应。

二、文化遗产行业发展现状
1、保护经费情况
2020年,世界文化遗产的39项遗产、108处遗产地的保护经费总数达105.3亿元,与2019年相比减少30.68亿元,同比下降22.5%。

从单个遗产地看,处于1000万~5000万之间、小于500万以及大于1亿这3个区间的遗产地数量较多,2020年的占比分别为29.63%、28.7%和23.15%。

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中投入最多的是人员公用,占总经费的44.06%;其次为环境整治工程,占比18.81%,其他类型经费占比均在10%以下。

从遗产类型看,2020年古建筑类遗产的监测经费最高,占比47.12%;其次是古遗址及古墓葬,占比19.98%。

2、遭受破坏情况
2020年,9项遗产、11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遭受自然灾害20次,受灾遗产地占总数的10.19%。

遭受人为破坏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数量持续下降,2020年,7项遗产、7处遗产地遭受了人为破坏,占遗产地总数的6.48%。

其中4项属于违法活动,8项属于蓄意或无意的破坏活动。

三、文化遗产行业规章制度
2020年,12项遗产、20处遗产地新制定73项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的规章和制度。

其中,地方性法规4项,地方政府规章2项。

四、文化遗产行业面临的挑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社会相当普遍的舆论,成为各城市政府必要的政务工作。

但是另一方面,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
破坏也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所以有的学者说现在的形势是“空前重视,空前破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实际问题需要去面对,有认识问题需要去提高,也有方法问题需要去改进。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增强保护意识,普及保护知识,更要从根本上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提高与制度完善。

五、文化遗产行业发展建议
为了顺应国内外世界遗产事业形势的变化,聚焦新时代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新任务和新使命,结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发展特点,遗产保护管理人员主观上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客观上,当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已经越来越超出文物行业能够独立承担的范围,需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社会大协作”的环境。

下阶段建议遗产所在的当地人民政府、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