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另一个象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崛起的另一个象征:
富豪越来越多
截至2010年底,除港、澳、台之外的中国31个省、市、
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上年增长9.7%。

‚中国百万美元富豪破百万‛,2011年10月,国内许多媒体几乎同时使用了这一标题来报道瑞信研究院的最新数据。

2011年10月19日,瑞信研究院发布的第二份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百万美元富翁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1.7万人,并预计5年内此人数将翻倍。

‚100万美元就算有钱人吗?‛在很多人惊讶于中国富豪人数激增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的确,现在1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是600多万元,只相当于北京一两套像样的房子的价钱。

难以算清的富豪钱袋子
瑞信研究院是瑞士信贷银行下属的研究机构。

2010年10月,它发布的第一份《全球财富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已是全球第三大财富来源地,家庭财富总值达16.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54.6万亿美元)及日本(21万亿美元)。

时隔一年,当瑞信研究院再次评估
时,中国家庭财富总值已迅速增长到20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增长来源。

瑞士信贷银行香港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报告中所提到的数据是根据已有数据推算得到的,并非准确的统计或者抽样调查数据。

其计算方法主要是在各国已经公布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建立该国财富的人均水平,建立其财富分配模型并根据福布斯年度富人名单等信息调整最富有人群的范围。

换句话说,如果加上那些资产没有公开的‚隐形富豪‛,中国财富额度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数将远远高于现有数字。

波士顿咨询集团认为,‚百万富翁‛的定义是可供投资的资产不低于100万美元,其中包括现金和存款、直接持股、直接持有的债券、共同基金、寿险、养老金等。

2005年,中国资产超100万美元的家庭仅有41万户,2009年就增加到85万户。

这样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是惊人的。

30年,‚有钱人‛门槛提高上百倍
河南的吴先生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留在了北京。

2000年,单位房改时,他以低价买了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又给儿子买了套商品房。

当时房价还是每平方米3000元,而现在这些房产已远远超过600万元人民币。

吴先生暗喜:‚想当年村里出个‘万元户’都是天大的新闻,觉得他们真有钱,谁想到现在我自己都是百万富翁了。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万元户‛是人们对有钱人最初的概念。

中国第一个见诸报端的‚万元户‛叫黄新文。

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新华社的通讯:广东省中山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的黄新文社员,靠勤劳致富年收入超过1万元。

负责采写此文章的记者李沪亲自去小榄公社呆了3天,核实了黄新文一家1978年的收入:集体工分所得以及向生产队交粪肥所得共计3100多元;养猪所得5200多元;养鸡鸭、种蘑菇、种蔬菜的收入1300多元;再加上黄新文闲时帮人建房修屋的收入,一年下来全家毛收入超过1万元。

1980年,新华社又报道了山东省第一位‚万元户‛赵汝兰。

当时城市职工的月工资普遍是30至60元,年收入不过400至700元。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职工要赚1万元,至少要奋斗15到20年。

到了1985年,富人的标准提升了。

当年17岁的陈光标利用暑假时间,踩着自行车到附近的三乡五镇收粮食,再转卖给粮管所,赚取其中的差价。

假期结束时,他兜里已经有了2万块钱。

‚我是全乡的第一个富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光标毫不掩饰对这一头衔的喜爱。

上世纪90年代,100万元对中国人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

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大概是中国第一批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1989年,刚从安徽省统计局辞职下海的他带着借来的4000元只身来到深圳。

他找到当地一家媒体,提出以8400元的高价刊登一则广告,推销他自行研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

13天后,他的银行
账户里收到了3笔汇款,总共1.5万元;2个月后,他就赚了10万元;4个月后,这个年轻的瘦高个儿已经成了百万富翁。

1995年,当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决定下海创业时,已经能从表哥那里获得250万元的融资。

王传福的表哥吕向阳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1993年辞职‚下海‛,主要从事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的经营,2年后就能轻松拿出250万元投资,当时中国商人的财富积累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百万富翁开始以更快的方式诞生。

2001年,彩票业成为中国最火爆、最赚钱的行业,头9个月期间,就产生了2000多位百万富翁。

随着网站的兴起和股份制的普及,2001年的中关村每月都要造就60位百万富翁,时任新浪网首席执行官的王志东,年薪3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为200多万元人民币。

转眼到了2010年,‚富豪‛标准已经提高到连百万美元都‚不算个事儿‛了。

根据胡润研究院和群邑智库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港、澳、台之外的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上年增长9.7%。

其中包括6万位亿万富豪,环比增长9.1%。

目前,全国每140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

2011年3月,百度CEO李彦宏以94亿美元的财产成为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首位华人。

让更多的人富有
尽管拥有百万美元资产的人数已超百万,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前这几乎不值一提。

对比美国,其2010年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富翁为310万人,但其总人口数只有3亿。

另一个问题是收入差距。

在中国,富豪群体与庞大的工薪阶层相比,是金字塔顶端的尖角。

如何使中国社会的财富结构更加合理,让更多的中国人‚富有‛呢?山东神光咨询公司的首席分析师孙成钢曾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2000万是个临界点:彩电厂商卖掉2000万台就赚钱;手机用户达到2000万,移动公司才不亏本;互联网民超过2000万人,网站方能生存;而中国‚富人‛达到2000万位,财富格局才会有大的变化。

如此看来,中国这个‚造富工厂‛除了继续高速生产之外,还要添臵更多的‚生产设备‛,为广大民众‚造富‛、‚造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