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森林昆虫学课件]-6-07生命表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生命表的基本参数见下页:
净增殖率R0=Lxmx, 生态寿命=Xdx/dx, 世代周期长T=XLxmx/Lxmx, 内稟增长率rm=lnR0/T, 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倍数即周限增长率=erm , 瞬时出生率b=rm/(erm -1)、=Lxe-rmx, 瞬时死亡率d=b-rm, 稳定年龄组配Px=100Lxe-rmx :在X→X+1期间的个 体占整个种群生命过程的比率即。
二、特定时间与特定年龄生命表
(一)特定时间生命表Time specific life table
定义 该生命表以相等的时间为间距,调查记录各时 间间距内种群的存活数、繁殖量,生命表能够反映种群 的内稟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可用于建立数量预测模型。
应用 适合于描述世代较重叠、种群年龄组配比较稳 定的研究对象,尤其是适用于实验种群的研究。
[森林昆虫学课件]-6-07生命 表
定义:昆虫的生命表life-table是对昆虫种群生命 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重要研究技术,是把种群在各个连 续的时段(或)发育阶段内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及 繁殖数量,按照一定的格式详细列成的表格。
由于该表格记载系统和细致,能清晰的反映整个种 群在生活周期中的数量变化过程,具体化、数量化的描 述出了各因子对种群动态的作用,因此可以明确分辨出 影响种群的重要因素及关键因素。
以年份为横轴、各年份 的为kij及K值为纵轴绘制出 坐标图,再比较各因子的kij 与K曲线的相似性,最与K相 似的kij曲线所代表的因素即 为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
b值法 logkij为自变量X,logK为因变量Y,建立的 logK=aj+bjlogkij关系,计算各因素下的回归系数bj。与 最大bj值相关的kij所对应的因素即为关键因素。
致死因子是否与种群密度有关
死亡率dxF与种群密度相关程度及类型如下: 完全补偿(严格补偿):该因子对种群的制约能 力是受密度决定的稳定值; 过度补偿:随种群死亡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将更 快的增大; 不足补偿: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的死亡数量将 快速增大。
密度制约方式
密度制约方式的判别及类型如下: 直接密度制约因素、死亡率dx随密度的增加而 增大。 逆密度制约因素、随密度的增大dx减少。 延滞密度制约因子、即本世代种群数量的增大 将使下一代的密度减少,其坐标图是反时针往复循 环图。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确定系数r2值法 以生命
表中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致死因子作用下不同
年份的存活率为自变量、即:
X=logSi,各年份的种群趋
势指数I为因变量Y,计算并比
较r2。最大r2所对应的因素即为关键
因素。
nxy-(x)( y)] 2 r2 = (nx2 -(x)r2 ) (ny2 -(y)2 )
(三)致死因子的作用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讲解结束 谢谢听讲 祝学习进步
落叶松叶蜂试验种群生命表
三、生命表的分析
(一)种群发展趋势指数I
种群发展趋势指数是估计未来或下一代该种群数量增 减的指标值,用当代某一虫态与次代同一虫态的种群数量 之比表示,即I=Ni/Ni+1。
用 生 命 表 中 的 数 据 表 示 时 I=[lxe(f/(m+f))]x , 或 I=S1S2…SnP♀FPF——lx存活率、e产卵量、f雌虫数量、m雄 虫数量、Sn存活率、P♀雌性的比率、F种群的标准产卵量、 PF实际产卵量/标准产卵量。
(三)平均生命表
如果对同一种群在相同地点进行多年、多次的观察 和研究,积累了多个性质相同的生命表,就可组建平均 生命表。其方法一是将多年同一世代生命表中各栏目相 同性质的数据平均,作为平均生命表的数据;二是将若 干年内所有生命表中相同性质的数据平均作为平均生命 表的数据。此外,还可根据多年或多代同一因素所积累 的资料作为平均生命表的资料,建立该因素对种群影响 的模型。
按用途、内容可有两大类型,即特定年龄生命表、 特定时间生命表(包括自然种群、实验种群生命表)。
一、生命表的类型及组建步骤
① 设计和制订调查及试验方案。包括研究虫种的 习性、生活史、分布状态、寄主、天敌、环境因素等。
② 方案的实施。调查取样要稳定,记载必须详细。 ③ 按照格式绘制生命表,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 ④ 对生命表中的资料和数据的分析,确定各参数 和因素对种群动态影响程度的大小。 ⑤ 对关键因子与种群数量的关系进行重复试验, 建立相关模型。 ⑥ 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种群变动规律的最优模型。
在进行生命表分析时常要假设排除某一死亡因子,以 确定种群发展趋势将会增加的倍数、即控制指数IPC(Si), IPC(Si)=1/ Si,Si存活率。
(二)关键因子和关键虫期分析
K 值法 kij值是某因子在某年份i的某阶段j引起种 群死亡数的对数值、即kij=log(Lx- Lx+1)= log(1/Si),各 年份同一世代相同的kij的合 即K=kij。
净增殖率R0=Lxmx, 生态寿命=Xdx/dx, 世代周期长T=XLxmx/Lxmx, 内稟增长率rm=lnR0/T, 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倍数即周限增长率=erm , 瞬时出生率b=rm/(erm -1)、=Lxe-rmx, 瞬时死亡率d=b-rm, 稳定年龄组配Px=100Lxe-rmx :在X→X+1期间的个 体占整个种群生命过程的比率即。
二、特定时间与特定年龄生命表
(一)特定时间生命表Time specific life table
定义 该生命表以相等的时间为间距,调查记录各时 间间距内种群的存活数、繁殖量,生命表能够反映种群 的内稟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可用于建立数量预测模型。
应用 适合于描述世代较重叠、种群年龄组配比较稳 定的研究对象,尤其是适用于实验种群的研究。
[森林昆虫学课件]-6-07生命 表
定义:昆虫的生命表life-table是对昆虫种群生命 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重要研究技术,是把种群在各个连 续的时段(或)发育阶段内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及 繁殖数量,按照一定的格式详细列成的表格。
由于该表格记载系统和细致,能清晰的反映整个种 群在生活周期中的数量变化过程,具体化、数量化的描 述出了各因子对种群动态的作用,因此可以明确分辨出 影响种群的重要因素及关键因素。
以年份为横轴、各年份 的为kij及K值为纵轴绘制出 坐标图,再比较各因子的kij 与K曲线的相似性,最与K相 似的kij曲线所代表的因素即 为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
b值法 logkij为自变量X,logK为因变量Y,建立的 logK=aj+bjlogkij关系,计算各因素下的回归系数bj。与 最大bj值相关的kij所对应的因素即为关键因素。
致死因子是否与种群密度有关
死亡率dxF与种群密度相关程度及类型如下: 完全补偿(严格补偿):该因子对种群的制约能 力是受密度决定的稳定值; 过度补偿:随种群死亡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将更 快的增大; 不足补偿: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的死亡数量将 快速增大。
密度制约方式
密度制约方式的判别及类型如下: 直接密度制约因素、死亡率dx随密度的增加而 增大。 逆密度制约因素、随密度的增大dx减少。 延滞密度制约因子、即本世代种群数量的增大 将使下一代的密度减少,其坐标图是反时针往复循 环图。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确定系数r2值法 以生命
表中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致死因子作用下不同
年份的存活率为自变量、即:
X=logSi,各年份的种群趋
势指数I为因变量Y,计算并比
较r2。最大r2所对应的因素即为关键
因素。
nxy-(x)( y)] 2 r2 = (nx2 -(x)r2 ) (ny2 -(y)2 )
(三)致死因子的作用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讲解结束 谢谢听讲 祝学习进步
落叶松叶蜂试验种群生命表
三、生命表的分析
(一)种群发展趋势指数I
种群发展趋势指数是估计未来或下一代该种群数量增 减的指标值,用当代某一虫态与次代同一虫态的种群数量 之比表示,即I=Ni/Ni+1。
用 生 命 表 中 的 数 据 表 示 时 I=[lxe(f/(m+f))]x , 或 I=S1S2…SnP♀FPF——lx存活率、e产卵量、f雌虫数量、m雄 虫数量、Sn存活率、P♀雌性的比率、F种群的标准产卵量、 PF实际产卵量/标准产卵量。
(三)平均生命表
如果对同一种群在相同地点进行多年、多次的观察 和研究,积累了多个性质相同的生命表,就可组建平均 生命表。其方法一是将多年同一世代生命表中各栏目相 同性质的数据平均,作为平均生命表的数据;二是将若 干年内所有生命表中相同性质的数据平均作为平均生命 表的数据。此外,还可根据多年或多代同一因素所积累 的资料作为平均生命表的资料,建立该因素对种群影响 的模型。
按用途、内容可有两大类型,即特定年龄生命表、 特定时间生命表(包括自然种群、实验种群生命表)。
一、生命表的类型及组建步骤
① 设计和制订调查及试验方案。包括研究虫种的 习性、生活史、分布状态、寄主、天敌、环境因素等。
② 方案的实施。调查取样要稳定,记载必须详细。 ③ 按照格式绘制生命表,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 ④ 对生命表中的资料和数据的分析,确定各参数 和因素对种群动态影响程度的大小。 ⑤ 对关键因子与种群数量的关系进行重复试验, 建立相关模型。 ⑥ 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种群变动规律的最优模型。
在进行生命表分析时常要假设排除某一死亡因子,以 确定种群发展趋势将会增加的倍数、即控制指数IPC(Si), IPC(Si)=1/ Si,Si存活率。
(二)关键因子和关键虫期分析
K 值法 kij值是某因子在某年份i的某阶段j引起种 群死亡数的对数值、即kij=log(Lx- Lx+1)= log(1/Si),各 年份同一世代相同的kij的合 即K=k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