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上册)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笔记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判断。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二、元素及化合物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

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物质的制取、分离和提纯方法。

三、化学实验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实验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理方法。

四、化学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反应速率等。

溶液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和浓缩等。

化学反应的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反应速率等。

五、化学与社会生活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及其防治措施。

化学与健康:营养均衡、食品安全、合理用药等。

化学与能源: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消耗,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等。

化学与材料:常见材料及其性质和用途,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等。

化学与科技:化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等。

六、实验探究与活动实践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七、化学史与化学文化了解化学发展的历程和重要事件,认识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化学家的贡献和成就,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了解化学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化学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特征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意义二、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范围2. 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解释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配平方法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方法1. 氧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制取方法2. 氢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制取方法3.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制取方法四、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1. 酸的分类和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等2. 碱的分类和性质:碱性、中和反应等3. 盐的分类和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等4.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其应用五、化学式和化合价1. 化学式的意义及其书写规则2. 化合价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六、分子和原子1. 分子的定义及其特征2. 原子的定义及其构成3.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和作用4.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及其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七、溶液的性质和应用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及其表示方法2.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3. 溶液的稀释和配制方法及其应用4. 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八、实验操作和安全常识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基本实验操作,如称量、加热、过滤、蒸发等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安全常识,如实验室安全规则、防火防爆等。

4. 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5. 如何通过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九、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1. 分子的空间结构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原子的电子排布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3. 化学键的概念及其在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机理。

5. 电离的概念和离子反应的机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分保持原有性质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定义: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4.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示法-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之比5.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6.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元素的定义: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2. 化合物-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酸碱盐:水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三、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2.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认识- 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五、常见化学实验1. 物质的鉴定- 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 常见物质的鉴定方法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法- 结晶法- 蒸馏法3. 定量化学实验- 溶液的配制- 滴定实验六、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 摩尔概念的引入-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2. 化学反应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3. 溶液的计算- 溶液浓度的计算- 溶液稀释与浓缩的计算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学生应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以便在化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如下: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称为化学反应。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化合价数。

3.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4.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实验与探究1. 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和焰心温度较低。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 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都有水、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高。

3.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会产生热量。

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值接近中性。

三、化学与生活1.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食盐:用于调味、腌制食品、制备生理盐水等。

醋:用于调味、清洁等。

小苏打:用于发酵粉、清洁剂等。

2. 化学与环境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对水体的污染。

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对空气的污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总复习资料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总复习资料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2、炼钢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氢气: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CO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1化学的性质1、物理变化:开水沸腾、灯丝发亮、海水晒盐、冰雹融化、玻璃破碎、干冰升华、石油分馏、气压锅爆炸、酒精挥发、铁拉成铁丝化学变化:煤气燃烧、铁锅生锈、蔬菜腐烂、鞭炮爆炸、豆浆变酸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2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3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放置:倒放在试管架上(2)实验后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化学方程式元素归类4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S+O2点燃====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2C+O2点燃====2CO现象:燃烧4P+5O2点燃====2P2O5现象::生成白烟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5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H2+CuO△====Cu+H2O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2Fe2O3+3H2高温====2Fe+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6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现象:不明显C+2CuO高温====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3C+2Fe2O3高温====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CO2+C高温====2C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3C+2H2O=CH4+2CO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包括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3. 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元素。

4.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改变化学组成时展现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展现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二、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 常见金属元素:铁、铜、锌、铝等。

2. 常见非金属元素:碳、氧、氮、硫等。

3. 常见气体: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4. 常见酸和碱: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三、物质的状态变化1. 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溶解过程可以是物理变化也可以是化学变化。

2. 蒸发: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3.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4.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5. 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无液体阶段。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特征:生成新物质、伴随能量变化、发生常见化学反应。

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数字称为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

3. 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五、质量守恒与化学计算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2. 量的关系: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3. 摩尔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六、离子与离子反应1. 离子:电荷不为零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的命名:阳离子通常使用元素名,阴离子通常使用非金属元素名加上后缀“-ide”。

3. 构成物质的离子之间通过电荷吸引力作用形成离子晶体。

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电子的转移。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反应条件。

5.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6.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7. 化学反应类型- 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每种反应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8.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

9. 酸碱盐的性质- 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1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蒸馏等基本操作。

-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

12. 化学安全知识-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正确使用化学药品和仪器。

- 学会处理化学实验中的意外情况,确保实验安全。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15篇)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15篇)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第2篇1、“观”即观察,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反应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产生的各种现象;反应中观察反应条件及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针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观察后要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动”“动”即积极动手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做实验前一定要了解,最后认真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

3、“记”化学在同学们脑中;“记’即记忆。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而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性质分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而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观察中,需要观察物质变化前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变化中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以及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在药品取用时,需要遵守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同时,应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时,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里。

在基本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药品的取用。

对于块状固体,需要一横、二放、三慢竖;对于粉末状固体,需要一斜、二送、三直立;对于液体的取用,需要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污染和溅出浪费。

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给固体加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对于液体的加热,也需要预热、用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向上倾斜,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溅出伤人。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上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上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上册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过程。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电子在原子核外围按能级排布。

2. 原子的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表示法。

- 原子结构图表示法。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中的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4. 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减,电负性递增。

- 同一族内,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 化学式通过元素符号和下标数字表示。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 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四、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 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其中的一种元素,生成新的化合物和元素的反应。

4. 还原-氧化反应(红ox反应)- 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0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贝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oh-no3-c-硫酸根磷酸根铵根s-p-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三、许多元素有变价,四、条件相同价相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用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3)娴熟口诀常用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k+、na+、h+、ag+、nh4++2价ca2+、ba2+、mg2+、zn2+、cu2+、+3价fe3+,al3+hg2+、亚fe2+-1价cl-、oh-、no3-3.必须记诵的制备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实验室制备氧气二:(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4)实验室制法co2:2kmn04===k2mn04+mn02+02个2h===2h20+02个2kc===2kcl+个caco3+2hcl==cac12+h20+c02个zn+h2s04==zns04+h2个(5)实验室制备氢气:(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0===2h2十+02个(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04==fes04+cu(8)炼铁原理:3c0+fe===2fe+3c02(9)生灰水[ca(oh)2]的制备方法:cao+h20==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02个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5个一句顺序诵读)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用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cao、naoh、ca(oh)2、kcl03、kcl、na2c03、nacl、浓硫酸cus0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存有颜色的液态,其他液态通常为白色。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高锰酸钾(KMnO4)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注意:不能反过来说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因为多个氢原子和多个氧原子才能构成一个水分子)。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1至7单元)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1至7单元)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N2:78%、O2:21% 、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观察到的现象:产生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 + 5O2点燃4P2O5;结论: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知室温便打开弹簧夹。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燃烧的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9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

9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

9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篇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OH-NO3-CO32-硫酸根磷酸根铵根SO42-PO43-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K+、Na+、H+、Ag+、NH4++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3价Fe3+,Al3+-1价Cl-、OH-、NO3-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篇二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九年级上册笔记重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笔记重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笔记重点归纳一、化学。

(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本质没有变化。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操作要点为“一横二放三慢竖”,例如取用大理石时。

-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点为“一斜二送三直立”。

- 液体药品:- 较多量液体药品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吸取,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₂)78%、氧气(O₂)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₂)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红磷燃烧实验)- 原理:4P + 5O₂点燃2P₂O₅,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通过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 注意事项:红磷要过量,装置气密性要好等。

2. 氧气的性质。

-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一、走进化学世界1.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专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比如说水,化学要搞清楚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它为啥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还有它怎么从液态变成气态(蒸发)或者固态(结冰)的。

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这就像是给物质化个妆,外表变了,本质可没变。

像把冰融化成水,水再变成水蒸气,虽然状态变来变去,但它还是水,没有变成别的东西。

- 化学变化:这个就比较酷了,是物质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了新的物质。

就像木材燃烧,最后变成了灰烬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回不去原来木材的样子喽。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现象,像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或者生成沉淀。

不过要注意哦,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比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取用- 固体药品:块状的要用镊子夹,就像夹菜一样,把它放到试管口,再慢慢竖起来让它滑下去;粉末状的就用药匙或者纸槽,把它送到试管底部。

- 液体药品:如果是少量的,就用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可别伸进容器里面,不然就像乱闯禁区一样不礼貌啦。

大量液体就直接往细口瓶里倒,标签要朝着手心,防止液体流下来把标签腐蚀了,就像给标签穿个防护服。

- 物质的加热- 加热用酒精灯,灯帽要正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得用灯帽盖灭,就像给它戴个小帽子让它安静睡觉。

加热固体的时候,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就像给试管里的固体一个小斜坡,让水顺利流走。

加热液体呢,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然液体就像调皮的孩子容易溅出来伤人。

二、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就像一个大杂烩,里面有好多成员呢。

主要是氮气,占了大约78%,氮气就像个低调的大哥,虽然含量多,但不怎么爱出风头。

氧气占了大约21%,这个氧气可就厉害了,是我们呼吸离不开的东西,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燃料,让我们能有活力。

还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虽然含量少,但每个都有自己的小作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完整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第1页共7页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实验仪器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初中化学九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九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走进化学世界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①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②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③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④加热器皿:酒精灯。

⑤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空气1. 组成: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①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②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 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