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选择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选择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e3941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0.png)
B:1.保罗·A·萨巴蒂尔认为政策研究分为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2.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3.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分配4.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C:1.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2.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可能、依然、受控3.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经验分析、比较分析、初步的预测分析4.查尔斯·琼斯之处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解释、组织、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5.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有权威的分配D:1.对政策目标群体便捷的界定一定要合乎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问题的要求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3.德瑞——”问题界定之父“4.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支持联盟框架5.杜鲁门及1971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6.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分配的内容是价值、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分配的行为及结果具有权威性。
7.定量分析方法的犯法论基础——实证主义哲学8.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ABCD26页F:1.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G:1.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3.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4.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公共性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7.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直接引导、间接引导8.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官方决策者、非官方决策者9.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再分配问题的美国学者是:西奥多·罗威10.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11.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12.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及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13.国际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14.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系统性、互动性、联动性及定向性、复杂性及多样性、稳定性及突发性15.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及行为的一个过程。
公共政策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898f6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9.png)
公共政策概论一、单选题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D )最早提出的。
A 西蒙B 伊斯顿C 史密斯D 拉斯韦尔2.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 利益性B 权威性C 强制性D 限制性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D )。
A 执政党B 公共政策客体C 非官方决策主体D 公共政策主体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 )A 詹姆斯·E.安德森B 托马斯·戴伊C 罗伯特·达尔D 古德诺5. ( B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 政策的评估B 政策的制定C 政策的执行D 维政策问题的构建6.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B )A 公共问题B 社会问题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B )A 史密斯B 西奥多·罗威C 威廉·邓恩D 德罗尔8.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B )A 互动性B 全球性C 系统性D 复杂性和多样性9.公民的( D )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A 道德水平B 宗教信仰C 心理文化D 教育文化水平10. ( A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 (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 (或一种活动)A 管制B 管理C 限制D 强制11.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 M ·拉米什的著作是( B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C《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D《公共政策分析导论》12.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A )A 威廉·邓恩B 托马斯·戴伊C 罗威D 林布隆13.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C )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公共政策概论考题
![公共政策概论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9398168bd63186bdebbc2f.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A. 利益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A. 公共政策主体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利益集团D. 大众传媒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A. 公共政策客体B. 目标群体C. 思想库D. 政策目标6. (A)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B. 全球化C. 国际化D. 信息化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A. 传统习俗文化B. 政治文化C. 精英文化D. 普通文化水平8. 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B. 罗威C. 林布隆D. 科臣9.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A. 管理B. 强制C. 管制D. 限制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1. (B)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目标D. 政策对象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地位。
A. 权威B. 重要C. 次要D. 枢纽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A. 效果评估B. 可行性评估C. 风险评估D. 价值评估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国开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f8150daef5ef7bb0d3c6a.png)
国开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题目 1: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参考答案:政府题目 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参考答案:利益题目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参考答案:公共政策主体题目 4: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参考答案:大众传媒题目 5: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参考答案:目标群体题目 6:()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参考答案:公共政策环境题目 7: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参考答案:精英文化题目 8: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参考答案:科臣题目9:()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参考答案:管制题目 10: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题目 11:()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参考答案:政策议程题目 12: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地位。
参考答案:枢纽题目 13: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参考答案:可行性评估题目 14: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参考答案:经济人。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二)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ab928b0f6bd97f192279e9b5.png)
第五章公共政策工具一、单项选择题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3、(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C)A、政策效率B、政策社会效益C、政策目标D、政策经济效益6、《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A、欧文·E.休斯B、萨拉蒙C、亚瑟·林格林D、林布隆(林德布洛姆)二、多项选择题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BCD)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ABC)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BC)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D、不花政府的钱6、直接提供作为政策工具的优点(ABC)A.直接提供所要求的庞大机构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B.直接提供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如讨论、谈判以及较高的信息需求C.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使成本最小化。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f5b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4.png)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彬考值务2曲题及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章至第六章之后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论述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答案]D2.第W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答案]A3.()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答案]C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答案]B5.卡%.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0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答案]ABCD7.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A.慈不足8.鲁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答案]ABCD8.威旋.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0A.结构平衡9.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答案]BCD10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0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答案]ABCD10.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0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2018电大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
![2018电大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adcfcec850ad02de804194.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A.利益 B.权力C.公共 D.权威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C.限制性 D.利益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C.条件 D.行为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C)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三、判断题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答案:√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答案:√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答案:×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bd48c06c175f0e7dd13707.png)
第五章公共政策工具一、单项选择题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3、(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C)A、政策效率B、政策社会效益C、政策目标D、政策经济效益6、《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A、欧文·E.休斯B、萨拉蒙C、亚瑟·林格林D、林布隆(林德布洛姆)二、多项选择题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BCD)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ABC)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BC)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D、不花政府的钱6、直接提供作为政策工具的优点(ABC)A.直接提供所要求的庞大机构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B.直接提供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如讨论、谈判以及较高的信息需求C.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使成本最小化。
公共政策概论考题
![公共政策概论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acf8ebc8d376eeaeaa31aa.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利益集团D. 大众传媒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A. 公共政策客体B. 目标群体C. 思想库D. 政策目标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B. 全球化C. 国际化D. 信息化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A. 传统习俗文化B. 政治文化C. 精英文化D. 普通文化水平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B. 罗威C. 林布隆D. 科臣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A. 管理B. 强制C. 管制D. 限制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目标D. 政策对象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A. 权威B. 重要C. 次要D. 枢纽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
A. 效果评估B. 可行性评估C. 风险评估D. 价值评估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1-14)试题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1-14)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ce8f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a.png)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1-14)答案解析(正确答案已附后,请用Ctrl+F查找答案)第1章本章自测测验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选择一项:A. 政府B. 个人C. 企业D. 社会组织反馈正确的答案是:政府题目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选择一项: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C.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D.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题目3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选择一项:A. 公共B. 利益C. 权威D. 权力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利益题目4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选择一项:A. 利益性B. 强制性C. 限制性D. 权威性反馈正确的答案是:权威性题目5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选择一项:A. 社会需求B. 社会利益C. 公共权力D. 集体利益反馈正确的答案是:社会利益题目6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选择一项:A. 系统性B. 层次性C. 超前性D. 整体性反馈正确的答案是:系统性题目7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选择一项:A. 系统性B. 倾斜性C. 合法性D. 权威性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倾斜性题目8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必备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51fbfbc38bd63186bcebbc40.png)
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D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C.系统性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5、(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D )。
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 )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 集权者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D )。
A. 秘书B. 助手C.领导者D. 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B. 压力集团C. 行政D. 社会团体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D )。
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 )。
A. 基本掌握B.选择C.共识D.互动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 )的失效。
A.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14、(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C )。
A.对策模型B.互动模型C.浴盆模型D.系统模型16、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国开一网一平台行本《公共政策概论》2022年7月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一网一平台行本《公共政策概论》2022年7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f53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5.png)
国开一网一平台行本《公共政策概论》2022年7月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性的分配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2.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詹姆斯・E・安德森B.古德诺C.托马斯•戴伊D.罗伯特•达尔3.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A史密斯B.西奥多・罗威C.威廉・邓恩D.德罗尔4.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A.系统性B.互动性C.全球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5.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
A.米歇尔・希尔B托马斯・戴伊C.艾莫尔D.保罗・A・萨巴蒂尔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7.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oA.结构优良性问题8.结构适中问题C.结构平衡问题D.结构不良问题8.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
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9.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
A.理想化的政策B.执行机构C.目标群体D.政策环境10.策评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A.政策制定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IL执政党12.目标群体13.补贴14.追踪决策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简述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两大特征。
16.简述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17.简述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减版单选:1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家(拉斯维尔)最早提出的。
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7决策权利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利),因为政治权利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10决策权利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利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14(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16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19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务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直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对人们依据事务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22对于利益补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公事公办)”。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霍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使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
25科学家明确地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维标志。
26“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
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社会组织层级化)。
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性)政策理念。
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实质是(公共决策权利多元化)。
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31(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32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
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即使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三、判断题1.公共政策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错)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对)3、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环境。
(错)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不包括有效性、对称性。
(对)5、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人。
(错)6、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
思想观念是结果的真正决定者,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政策。
(对)7、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8、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意味着一定要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
(对) 9、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独立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政策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
(错)10、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错)11、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对)12、中国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是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不独立行使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
(错)13、中国的职业团体不属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
(错)14、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错)15、心理效应在追踪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追踪决策的特征之一。
(对)16、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是决策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并告知执行者不得随意机动。
(错)17、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
因此,在决策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对)18、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是指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对)19、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对)20、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对)21、因果理论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对)2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对)2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制定是一个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错)24、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错)25、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对)26、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对)27、由于公共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宜放到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错)28、绩效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
绩效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但不包括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
(错)29、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
(错)30、顺序决策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错)31、头脑风暴法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错)32、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错)33、剧烈变革思维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
这种思维方法最初用于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后来逐渐用于其他领域。
(错)34、在运用思维方法时,决策者一方面要注重理性选择的关键性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地发觉灵感和注重直觉。
(对)35、在公共决策中,决策者必须首先具有职业行为的思维方法,将决策过程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来对待。
(对)36、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
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对)37、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对)38、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对)39、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对)40、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
(对)41.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对)42、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只要坚持使用系统分析法就可以解决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错)43、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对)44、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对)45、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错)46、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
(对)47、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对)48、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错)49、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对)50、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与他们对其个人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无关。
(错)51、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对)5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对)53、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是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
(对)54、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这些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对)55、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是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之一。
(对)56.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对)57、中国的国家权力由人民代表大会之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享。
(对)58. 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但不包括行政机构的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错)59. 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
(对)60. 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61.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有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