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学案
第2课网络基础——网卡
![第2课网络基础——网卡](https://img.taocdn.com/s3/m/675335da33d4b14e852468e1.png)
3、对搜索的结果进行筛选。
4、收集网卡的类型及产品示意图。
5、查看网卡设备信息。
四、课堂检测
1、在‘西安教育网’中搜索“网卡的相关知识”。
2、讨论IP地址的分配有什么特点。
3、如何使用ping命令查看网卡故障。
五、知识拓展
网卡选购要点。
2、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对网卡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
3、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间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增加了彼此间的友谊。
学生天地:
1、课堂展示:
每位学生都可以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并与大家分享。
2、小结本课
3、学后反思
一、自学导航
1、利用网上资源,认识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网卡。
2、认识网络资源:
软件下载中心:
西安教育网:
二、小组讨论
1、网上了解网卡的类型及相关知识。
2、对自己不会的部分作个标记。
三、合作探究—网卡相关知识查询的具体操作
1、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
年级:七年级周次:课时:1课时北屯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导学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星期一、二
一、课堂安排
1、结合学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
2、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二、细做笔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每位学生都应该对网卡的相关知识做下笔记。
课题:第2课网络基础——网卡设计人:房翠玲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网卡的信息,熟练掌握查看计算机网卡信息和TCP/IP的参数。
网络改变世界学案
![网络改变世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97b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1.png)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一、【自主学习】1.网络的积极影响?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和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
④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
⑤网络促进的进步,丰富了,拓宽了。
⑥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
2.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的信息。
②沉迷网络,影响。
③容易被侵犯。
二、【基础检测】1.网络交往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这体现了()A.网络方便了信息检索B.网络促进了科技发展C.网络交往打破了时空限制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2.2017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6.1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29.6%。
我国网购规模不断扩大体现了()A.网络有利于人们结交新朋友B.网络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迅捷C.部分公民沉迷网络D.网络促进文化传播3.“互联网+旅游”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8年某省前三个季度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8%。
“互联网+旅游”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说明()A.网络促进了人才、资金的流动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C.网络是社会生产最好的工具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4.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等众多嘉宾参加了大会。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互联网大会的原因是()A.网络能改变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B.网络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C.在网络上,我们认识的都是真正的朋友D.互联网一定能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5.2017年3月27日,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在“创新引领追赶超越”中省媒体聚焦陕西科技创新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对陕西2016年科技创新成果亮点进行了总结。
他介绍说,今年,陕西将统筹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科技资源大数据库,形成涵盖需求征集、众包、众筹、技术交易、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子平台的“陕西科技云”。
1.4网络协议学案
![1.4网络协议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98ca667fd5360cba1adb54.png)
铜梁中学校高 2018 级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够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思想。
2、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常用连网的设备,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参数,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体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技术思想方法,将分层、分步解决问题的思想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引入】我们每天使用互联网,你是否想过,它是如何实现的?全世界几十亿台电脑,连接在一起,两两通信。
上海的某一块网卡送出信号,洛杉机的另一块网卡居然收到了,两者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物理位置,你不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吗?互联网的核心是一系列协议,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它们对电脑如何连接和组网,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理解了这些协议,就理解了互联网的原理。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1-26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填空。
一、网络协议1.什么是网络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循的规则称为协议。
在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也有一些规则和约定,这就是网络协议。
每个网络中至少要选择一种网络协议。
在局域网中,一般会使用、、三种协议中的一种。
⑴如果网络的规模较小,只是为了简单的文件传输和设备共享,最关心的是网络的速度,这时最好选择协议。
⑵如果你所选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是Novell Netware,那么协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⑶如果你正在规划一个高效率、可互连性和扩展性强的网络,并与Internet要实现连接,协议是理想之选。
2.网络协议OSI模型⑴分层体系结构对复杂问题的解决与分析,可以采用一种分层的思想方法来解决。
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中,就采用了这种分层设计的思想,网络协议也是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前面所述的三种协议都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不同协议的分层结构是不同的,每种协议都会有独特的层次结构和组织方式,是由各自的生产厂商自行定义的。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e27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1.png)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教案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小学阶段,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开设一堂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共享资源、互相通信的系统。
它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高效。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小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教案。
【第一部分:引入计算机网络】在开设这堂课之前,要先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
可以通过举例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进行思考,例如: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是如何使用网络与他人交流?为什么我们需要计算机网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并对其产生兴趣。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我们需要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首先,介绍“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
服务器是一台计算机或设备,在网络中提供资源和服务;而客户端是用来访问这些资源和服务的设备,例如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
然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通信线路、数据传输协议和网络地址。
通信线路是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的路径,数据传输协议是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的规则,网络地址用于识别计算机在网络中的位置。
【第三部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后,我们需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
首先,讲解网络中的常见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器、网络搜索引擎等。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应用程序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如何发送电子邮件、如何进行网络搜索等。
同时,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导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第四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利与弊】计算机网络虽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利与弊。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4d0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7.png)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健康的网络交往的乐趣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明白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导学过程】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
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新工具,经济贸易的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权、权、权、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和(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白((3)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和,给社会带来和((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探究一: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初中计算机网络的教案设计
![初中计算机网络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25656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1.png)
初中计算机网络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应用;3. 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应用;3. 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经验。
二、基本概念和组成(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网络、节点、链路等;2. 教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协议;3. 教师通过示例图或实物展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
三、主要功能和应用(10分钟)1. 教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如数据传输、资源共享、通信等;2.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3. 教师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10分钟)1. 教师讲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如有线接入、无线接入等;2. 教师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防火墙、病毒防护、个人信息保护等;3. 教师通过示例或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案例;2. 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不同的互联网接入方式;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问答活动,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应用以及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和使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OSI网络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OSI网络参考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814c20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2.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案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③服务和功能的概念不一样并非在n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n层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看得见的功能才能称为服务。
第n层功能的实现,是它向上一层提供服务的保证。
①服务访问点(SAP):即:n层实体向上一层实体提供服务时,所使用的n与n+1层之间的接口。
②层间的接口方式原语调用是层间模块调用的一个重要方式。
共享数据结构和数据缓冲区。
发送端:各层将数据单元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传递给下一层,直到物理传输介质。
接收端:将各层从其下一层接收数据单元,去掉与本层有关的控制信息后,递交上一层,依次类推。
三、OSI 参考模型概述1. OSI的分层结构2. 数据传送单元采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单元来分别表示相邻层间和对等层间的不同的信息传送方式。
(1)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定义:指已建立连接的对等层实体(N)之间交换信息的数据单元。
组成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2)接口数据单元:IDU(Interface Data Unit)定义:在(N+1)层和(N)层的接口上,(N+1)-PDU和(N)- PDU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组成:(3)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定义:是相邻两层的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时所使用的数据单元。
SDU与PDU并不等同。
若PDU较短,而SDU较长时:SDU进行分段。
若PDU较长,而SDU较短时:SDU进行合并。
典型例题:网络协议实质上是一组约定或规则,但它不包括对()的约定。
A、信息的传输顺序B、信息的格式C、信息量D、信息内容巩固练习:1、ISO/OSI网络参考模型共分()层。
A、4B、5C、6D、72、在OSI模型中,第N层提供的服务是哪项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A、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B、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层协议C、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学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c6b14c8e9951e79b8927ea.png)
网络改变世界一、学习目标1.感悟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极大便利。
2.理解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
3.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二、自主预习1.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
2.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经济贸易的。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搭建新平台。
4.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
三、合作探究材料:小明和父母说,他希望家里有电脑能上网,小明的爸爸说:“网络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假的,骗人的,而且孩子小,没什么自控能力,很容易玩游戏上瘾,我不赞成买电脑上网。
”妈妈说:“网络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还能用来上网校学习,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再说了,以后电脑越来越普及,他不懂电脑,不会上网,怎么和别人交流,怎么适应社会呢?我看上网很好,我赞成。
”问题一:小明的父母说的有道理么?问题二:你怎么看待上网这件事?问题三:你知道网络的哪些作用?四、随堂演练1.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交往空间。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①刷微博,关注好友动态②上网店买日用品③关注国家消息,关心国家大事④发布虚假消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限广阔的交往空间。
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体现在()①网络给了我们自由飞翔的翅膀②网络交往的快捷便利是无可比拟的③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④网络交往无限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随着Wi-Fi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每到一地必连Wi-Fi已经成了许多智能手机用户的习惯。
不过,在央视315晚会上,几位工程师利用伪造Wi-Fi技术窃看了台下观众的上网内容,观众的邮箱及密码“准确”被盗取并在大屏幕上向大家展示,让许多人对公共场所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
初中信息技术_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5de00b0029bd64793e2c3d.png)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网络技术基础第1课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第1课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技能目标:1、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2、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培养热爱网络、文明上网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辅助讲解引导。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单元网络技术基础第1课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学情分析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印象有体会,但概念模糊,不系统,这节课补充了计算机多络的概念,让学生在感受因特网的基础上,对因特网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首先更正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其次让学生通过本节课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从而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而且,学生对网络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本节课学习还能学会一项技能,就是学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还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基于生对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单元网络技术基础第1课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效果分析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网络技术基础第1课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本课学生能对本单元中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有正确的理解,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并且学习之后,学生们普遍能够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大部分能在学习后达到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和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的技能目标。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94e0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3.png)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分层结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熟悉计算机网络常见应用及其原理;
-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服务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性能指标
2.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结构
-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簇
-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协议
3.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 网络接口卡(NIC)
- 网络交换机(Switch)和路由器(Router)- 网关(Gateway)和防火墙(Firewall)
4. 计算机网络常见应用及其原理
- 电子邮件
- 文件传输协议
- 远程登录和虚拟专用网络
- 万维网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5. 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
- 网络配置和管理
- 常见网络故障排除
- 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
- 理论授课相结合,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
- 作业评分占总成绩40%
- 实验报告评分占总成绩30%
- 期末综合考试占总成绩30%。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设计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4ad9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9.png)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设计XXX《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XXX2.学科:信息技术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熟识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知识结构。
二、结合实际中遇到联网问题,探寻ip的用处。
三、对ip的作用进行自我探究。
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
IP地址的管理办法。
2、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能力目标:1、如何查看和设置局域网内部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
2、让学生能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主机号。
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2、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研究第一章时,学生有很多机会上网享受网络冲浪带来的乐趣,研究效果不错;可进入第二章后,较多的理论研究使学生研究本模块的热情一点点被减淡。
再者前面一节所学的域名是由一些有意义的单词或中文组成,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而本节IP地址是一串没有特定意义的数字,又分成ABCDE五类,情况较为复杂,学生研究起来有一定困难。
如果教师如果继续把理论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研究情绪低落。
故教师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就是尽量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把道理讲得尽量通俗易懂,再结合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数字的理解分析能力,使课堂效率得以最高。
四、教学对象分析研究第一章时,学生有很多机会上网享用收集冲浪带来的乐趣,研究效果不错;可进入第二章后,较多的理论研究使学生研究本模块的热情一点点被减淡。
再者前面一节所学的域名是由一些有意义的单词或中文组成,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而本节IP地点是一串没有特定意义的数字,又分成ABCDE五类,情况较为复杂,学生研究起来有一定困难。
假如教师假如继续把理论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研究情感低落。
故教师采取的主动应对步伐就是尽大概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把道理讲得尽大概通俗易懂,再结合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数字的理解分析能力,使课堂效率得以最高。
小学网络教学实施方案(8篇)
![小学网络教学实施方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67875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d.png)
小学网络教学实施方案(通用8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网络教学实施方案(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网络教学实施方案1为应对当前疫情形势,根据上级相关部门通知的要求,我校积极行动,主动作为。
为保障在防控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为组织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工作,确保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巩固好“双减”“五项管理”等工作成果,根据《xx市疫情防控指导意见4号文件》和《xx县教育局疫情防控指导意见1、2号文件》和《xx县教育局线上教学指导意见》等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组织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x业务指导组:xxx和各年级学科组长成员:全体教师二、实施原则(一)以生为本,科学谋划,组织开展高质高效的线上教学活动。
(二)以语文和数学学科为主,兼顾心理辅导、体育和其它学科。
(三)统筹安排,统一实施。
充分发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作用,优选教学资源。
统筹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资源,合力实施。
三、实施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疫情防控解除四、实施办法(一)软、硬件准备。
软件:1、“xx白板5”或“腾讯课堂极速版”;2、班级QQ或微信群硬件: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选其一“xx白板5”下载地址及使用方法:“腾讯课堂极速版”下载地址:,使用方法:(二)学习资源①电子教材②教学资源xx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xx省“x教云”:xx市教育云平台线上教学地址(三)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各班授课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搜集并优化学习资源,制定好线上教学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编制相应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练习,可要求有条件的家长亲子共学。
2、个别针对辅导。
对于没有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生,任课教师应探索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个性化、针对性专门辅导,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播出的有关课程,解决学生在家学习问题。
云教版六年级第7册《网络技术》全册教案(2023)
![云教版六年级第7册《网络技术》全册教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0c89d1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4.png)
云教版六年级第7册《网络技术》全册教案(2023)第一单元: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时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课时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常见应用,并能够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举例- 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课时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通信方式- 课时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和通信方式,并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和通信方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实例分析、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第二单元: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课时3: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威胁- 课时目标: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网络威胁的种类和危害,并能够提出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 教学重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威胁的认识,网络安全防护方法的提出-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安全案例课时4: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隐私- 课时目标: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研究网络隐私的保护方法,并能够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隐私- 教学重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网络隐私的保护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隐私保护工具第三单元:网络应用与创新课时5:网络搜索技巧与利弊分析- 课时目标:研究网络搜索的技巧和方法,了解网络搜索的利与弊,并能够运用合理的搜索策略获取有效信息- 教学重点:网络搜索技巧和方法的研究,利弊分析的理解-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实例操作、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网络搜索引擎、相关案例课时6:网络创新与合理利用- 课时目标:了解网络创新的概念和意义,研究网络创新的方法和原则,并能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个人创新和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网络创新的概念和方法的研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创新案例以上是《网络技术》全册教案的初步安排,帮助学生们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应用与创新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01ced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9.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常常根据网络的规模、连接方式、拓扑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按照网络的规模进行分类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局域网是相对于较小范围的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局部区域。
局域网常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等场所,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等特点。
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城域网覆盖范围更大,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
城域网常用于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学校和企业间的通信等领域。
3.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广域网是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可以覆盖不同城市、国家甚至全球。
广域网常用于跨越地理空间的大规模信息传输,例如互联网就是一个典型的广域网。
二、按照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分类1. 点对点网络:点对点网络是指只有两台计算机直接相连接,数据直接在这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
这种网络适用于小范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
2. 多点连接网络:多点连接网络是指有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数据可以通过某个中心节点进行转发。
这种网络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可以实现分布式计算和资源共享。
三、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1. 星型网络:星型网络是指所有计算机都直接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中心节点负责数据的转发和管理。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简单、易于管理,但中心节点成为了单点故障。
2. 环型网络:环型网络是指所有计算机按照环形连接方式相连,数据通过环路进行传输。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构建简单,但信号传输时延较大。
3. 总线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是指所有计算机都通过一条公共的总线连接,各个计算机之间可以自由地发送和接收数据。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适用于小型局域网,但总线成为了数据传输的瓶颈。
年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节 《改造家庭网络》学案.docx
![年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节 《改造家庭网络》学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6ea18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c.png)
第2节改造家庭网络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认识网络的接入方式。
2. 理解互联网通信协议,掌握网络通信中数据的编码、传输和呈现的方式。
3. 掌握IP地址的查询方法,并制订家庭网络的改造方案。
一、网络设备连接方式
通过网络设备接入网络的方式主要有两类:、。
思考活动一:
想一想,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分别有什么优点与缺点?可以从安装难度、便捷性、稳定性与安全性等方面思考。
二、互联网通信协议
TCP/IP 协议,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是用于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的一套标准和技术规范。
它实际上包含了一系列的相关协议,构成了一个协议簇,这个协议簇规定了计算机之间如何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数据。
思考活动二: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互联网应用(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短视频应用等),描述它是如何
使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
三、IP地址
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地址由四个位二进制数组成,共计位,我们通常将其写为四个十进制整数,每个整数的范围是0到255,中间用隔开,例如192.168.1.1。
四、改造家庭网络
任务一:
学生小组合作,记录家中所有需要连接网络设备的位置,然后画出家庭网络连接示意图。
任务二:
学生合作完成,结合设备连接示意图,尝试绘制自己家庭的房屋平面图,规划家中网络设备的位置,并在平面图中标记出来。
完成后进行小组分享展示。
任务三:
学生合作完成,根据平面布局图规划本次家庭网络改造需要购买的设备及数量,通过网络搜索,完成预算清单。
完成后进行小组分享展示。
3.3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 学案
![3.3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48bfe603d8ce2f016623a3.png)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2.知道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学习内容随着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移动数据通信的需求,无线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重要领域。
由于组建小型无线网络的成本低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办公、家庭、商场、娱乐等场所越来越多地安装了无线网络。
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便捷地利用信息系统获取信息。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目前,智能家居设备逐步进入人们的家庭,为便于共享互联网接入,不少家庭中已组建了无线网络。
下图所示为应用电话线接入互联网的小型无线网络示意图,观察该图或结合自己家中的无线网络,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图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是通过什么途径联网的?(2)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一般需要哪些设备和材料?(3)使用无线网络有哪些优势?无线网络与传统网络利用铜质电缆、光纤等物理链路传输信号不同,它是釆用无线电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的。
无线网络的主流应用包括能够让用户进行超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网络和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传输网络(即公众移动互联网),也包括近距离无线局域网。
随着移动终端及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技术日趋多样,如蓝牙、红外、Wi-Fi等。
用户一般根据对无线网络的使用或组建需求来确定网络的接入方式。
1.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由于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信号相对稳定,已成为人们接入无线网络的重要方式。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网速提高以及流量资费的降低,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网络的用户也越来越多。
2. Wi-Fi ( Wireless Fidelity )接入Wi-Fi为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IEEE802.11) 。
Wi-Fi 接入的特点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距离较长、保密性好、通信可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局域网由()和()两大部分组成。
2、按照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局域网可分为()、()、()等。
3、网卡的主要作用包括()、代码转换、数据链路控制和数据缓冲存储管理。
4、网桥是工作在()上的网络设备。
5、10BASE-5中,10表示(),BASE表示(),5表示()。
二、选择题
1、下面的设备中与其它设备不同的一项是()
A.网络接口卡B.网卡C.网络适配器D.HUB
2、集线器的功能是()
A.放大信号和按原方向传输B.存储转发C.转换协议
D.将一个接口转换为多个
3、在使用交换机的情况下,若网络的总线带宽为M,共有N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带宽为()
A.M/N×2 B.M+N C.M D.M/N
4、中继器的功能是()
A.放大信号和按原方向传输B.存储转发C.转换协议
D.将一个接口转换为多个
三、简答题
1、简述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课后作业:
答案:
一、填空
1、网络硬件设备和网络软件
2、总线、环网和星/树型
3、接口控制
4、数据链路层
5、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ps,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
号,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为500m
二、选择
1、D
2、D
3、D
4、A
三、简答
局域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通常在几十米到几千米的范围内。
传输速率高:其传输速率一般在1Mbps~10Mbps之间,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传输速率已经可以达到1000Mbps,甚至1000Gbps。
延迟小:典型的局域网延迟一般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
误码率低:局域网的误码率通常在10-8~10-11之间。
配置简单:共享式的局域网或交换式局域网的一般应用通常不需要任何配置就可直接进行网络通信,因此对网络使用者的技术水平的
要求较低。
拓扑结构有规则: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并且通常较规则,包括环型、总线型、星型或将上述几种形状组合起来形成复合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