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作者:邱淑新,李占东,杨二龙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6期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海洋油气工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几点思考。

本文从人才引进、
教学改革、实践规划培养等方面讨论了东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现阶段的状况和下一步
人才培养攻关的方向,分析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动向,重点分析了海
洋油气工程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意见,如多角度教学、多样化考核、开展综合性
较强的大学生创新实验等。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
主要是科学技术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竞争。

高等教育体制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培养大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了要求。

在大学生中开
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而且促进了大学生自
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而且有
利于最终实现我国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

创新教育是指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
意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

创业
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
新精神以及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

创业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极大地
促进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知
识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还比较低,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观念、兴趣、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正视大学生创新创业
能力的现状,剖析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找到相应的对策,是目前高校发展的
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海洋油气开发需求而新设立的专业,以面向深海“开发、钻、采、输”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理论教学培养模式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仿真实践、企业实践四模块教学培养模式,东北石油大学是国内首次设
立该专业的院校,因此对于专业的建设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出现较为成熟的关于海洋油气工程
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模式培养。

一、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从总体规划来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海油和海工两个方向,其综
合性集成了海上油气藏开发、钻、采、集输四个环节。

李占东等曾指出,国内石油院校的海洋
油气工程专业目前师资上面临严重不足。

因此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充分考虑油田企业人才需求,一方面加强深化与三桶油企业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人才引进、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培训和
国外进修,有潜力的硕士生到相关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然后留校,等等手段,搞好教师梯队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教师梯队建设,注重石油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新老接替;聘请现场具有高级职
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兼职指导教师。

目前,我校海洋油
气工程专业已经完成2名副高职骨干教师赴国外为期1年的访学交流,2名青年教师分别去石
油大学(华东)和西南石油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

二、构建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此体系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教学体系方面,根据毕业生和在校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期安排等方面的反馈信息结合企业需求,修订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删除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按数学、力学、化学、地质学4个体系合理设置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按专业需求设置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合并、内容更新、停开不实用课程等手段优化配置专业选修课模块,同时加强课本理论内容与油田实际内容的联系,并通过增加企业兼职教师学术报告等手段,使学生接触专业领域前沿成果和油田实际生产,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由于受海上平台生产的限制,现有实习环节基本沿用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联系造船厂对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海洋平台结构及海上石油装备及仪器仪表;通过陆上钻井实习、采油实习与中海油渤海培训中心实操模拟场地实习相结合的手段,完成海洋油气工程学生的生产实习,并积极开展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增强学生对海上实际生产环境的认识;搞好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协调工作,切实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改革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选题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设计,课题更加贴近现场实际,使学生掌握海洋油气工程领域日常生产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技能;优化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重视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实施和研究,探索应用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毕业设计环节,全部采用实际科研课题,选送部分学生到中海油各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尤其是已经签约中海油的学生,通过积极协调实习学生提前到工作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直接接触未来的工作环境,实现大面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三、采用多角度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的考核
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尽可能地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启迪引导学生,通过问答式、图解式等教学手段,使难懂、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简单,推动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不再是消极地听课,而是积极的求智者。

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尤其需要公正的评估体系。

在考试内容、方式、方法和成绩的评定上破除了传统的刚性原则,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空间和更自由的形式。

考试内容既注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考查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尤其强调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思维等。

四、开展综合性较强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践
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经费和学校配套资金,采用高效联合共享实验室、完善自建实验室和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手段。

目前,东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系已经开展了第一批海油渤海培训中心实习培训,并寻求我校秦皇岛分院优势,新建秦皇岛造船厂等认识实习基地,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合起来,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设计综合性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结论
本文着眼于国际和国内教改热点话题———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论述了海洋油气工程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模式,结合现阶段高校教育的特点,以东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四点建设性建议: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加强师资梯队建设、构建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角度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和开展综合性较强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